武彩却显得很轻松:“这对你孙大区长来说有什么难的?你如今可是开州的明星区长,政绩突出,又是宋省长的侄女婿,这层关系哪个部门不得仔细掂量一下?你去协调,肯定比我们企业自己跑要顺畅得多。”
孙哲文听出她话里那若有若无的醋意,语气平淡地岔开了话题:“你扯这些没用的干嘛。我是真对省厅那边的审批节奏和尺度没把握。哎,等我先找人问问情况再说吧。”
他话锋一转,回到了正题,“不过,听吴菁的描述,你们这次的投入看来不小啊?前期大概需要多少?”
武彩依然轻描淡写:“初步估算,前期收购加上必要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投入,大概需要三个亿左右吧。武开公司账上能动用的资金还有一个多亿,剩下的部分,一部分申请银行贷款,必要时海投那边再追加一些投资,差不多就能覆盖了。”
孙哲文不禁啧啧感叹:“现在的武总,口气真是不一样了,几个亿的投资在你眼里好像已经不算个什么了。想当初……”
他的话说到一半,没有继续下去。
武彩却在电话那头轻笑起来,主动接过了话头:“想当初,我穿着打扮像个落魄的中年妇女,在你办公室哭哭啼啼,求着你帮我要那点补偿款,是吗?”
孙哲文也想起了她第一次来找自己时的情景,不由得笑了:“是啊,真是时过境迁。谁能想到,当初那个为了一点补偿款焦急万分的女人,如今手里能调动这么庞大的资金了。”
付曦还在紧锣密鼓地整理那份关于开州锂业收购案的详细报告,孙哲文也尚在向省里小心翼翼地探询环评资质变更的政策口风,但消息却不胫而走,悄无声息地迅速传遍了开州的大街小巷——实力雄厚的武开科技,即将收购区属的老牌企业开州锂业。
这消息本身,倒也算不上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企业产权转让,本是市场经济中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
然而,这则“正常”的消息,却在开州这座小城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开州锂业,毕竟曾是区里红极一时的标杆企业,规模不小,在老一辈开州人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而武开科技,尽管背后有神秘的海投集团撑腰,传闻资金雄厚,但明面上的规模满打满算也不过几百号人。这样一个“小个子”,如今竟要一口吞下拥有上千职工的“大块头”,难免让人心生疑虑,议论纷纷。
市井坊间,茶余饭后,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这是好事:“武开有钱有背景,锂业有底子有资源,强强联合,说不定真能盘活!”
更多人则持怀疑态度:“哪有那么简单?厂子里那潭水深着呢!光有钱顶什么用?那些陈年老账、上千号人的安置,是几个钱就能摆平的吗?”
“我看啊,别又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折腾一番,苦的还是厂里那些工人。”
而真正因此消息心绪难平、躁动不安的,正是身处风暴中心的开州锂业职工们。
他们早已受够了眼下这种半死不活、温水煮青蛙的日子。厂子的设备时转时停,外面的锂产品市场明明红红火火,价格节节攀升,可自家的产品却像被施了咒一样,就是打不开销路,这其中的蹊跷没人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