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特重重地点头,他再次看向电视里那个接受采访的身影,眼神无比坚定,
“我会努力的!我发誓!十年!不,也许用不了十年,我一定会进入NBA!我要和他并肩作战,或者……成为他的对手!”
李飞。
这个名字,在这一刻,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入了十岁少年杜兰特的心中,成为了他篮球之路上最初,也是最明亮的灯塔。
。。。。。
深夜,TNT亚特兰大总部演播室,灯火通明。
一场临时的专家座谈会正在紧急召开。主持人凯文·哈兰坐在中间,他的左边是传奇解说马夫·阿尔伯特,右边则是依旧处于亢奋状态的比尔·沃顿。
“先生们,”哈兰表情严肃地开口,“我想我们都同意,今晚发生的事情,值得我们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这仅仅是季后赛第二轮的第一场,却打出了总决赛第七场都未必有的震撼。李飞,小前锋。马夫,你解说了无数场比赛,你见过这样的事吗?”
马夫·阿尔伯特推了推眼镜,沉吟道:“闻所未闻。凯文,关键点不在于身高,而在于李飞的移动能力。我们见过拉尔夫·桑普森,也见过马努特·波尔,但他们无法像李飞一样,用脚步跟上一个标准尺寸的小前锋。范甘迪的战术之所以能够成立,其唯一的基石,就是李飞那不合常理的运动天赋。他不是一个被摆在三号位的‘高个子’,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只是身材被放大了1.2倍的‘小前锋’。”
“何止是放大!是神化!”比尔·沃顿挥舞着手臂,激动地抢过话头,“你们还在讨论战术,而我看到的是艺术!是篮球的进化!萨博尼斯,一个能投三分,能高位策应的欧洲魔术师,他解决了传统双塔的空间问题。查尔斯·奥克利,一头永远充满能量的野兽,他负责所有的脏活累活,他的强硬弥补了萨博尼斯移动的不足。而李飞,他是粘合剂,是变量,是终结者!”
哈兰引导着话题:“但这个阵容并非没有缺点。比如,萨博尼斯的防守移动速度,如果对方用极致的小个阵容,不断打挡拆攻击他这一点呢?”
“问得好!”
沃顿指向镜头,“但这正是这个阵容的精妙之处!李飞的协防范围有多大?他站在罚球线,伸开双臂就能覆盖到三分线!奥克利的横移速度对于一个内线来说堪称顶级!他们可以用一个覆盖半场的移动区域防守,来保护萨博尼斯这个点。”
“热火尝试过了,结果呢?他们要么被逼到外线仓促出手,要么冲进去就被三只巨手直接摁下来。这不是给联盟出难题,这是直接宣布,‘旧时代的解法已经失效,请更新你们的系统’!”
专家们讨论了近一个小时,从进攻的错位打法,到防守的轮转体系,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
尼克斯队,或者说李飞,为整个NBA联盟,设置了一道新的,几乎无法逾越的壁垒。
。。。。。
芝加哥,公牛队的训练馆内,气氛有些凝重。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正在反复播放着尼克斯对阵热火的比赛录像。当看到李飞在三分线外开始背身碾压马什本时,连一向沉稳的罗恩·哈珀都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这家伙……是认真的?”
卡尔·马龙,这位刚刚加盟公牛,与李飞在西部缠斗了多年的铁肘硬汉,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拍了拍身旁斯科蒂·皮蓬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道:“斯科蒂,恭喜你,以后这个大家伙归你了。我终于不用再跟那块花岗岩在低位肉搏了。”
皮蓬的脸色却笑不出来,他死死地盯着屏幕,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