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愿殚精竭虑,愿随陛下同生共死,挥师北上,还于旧都。
为期两月而筹,若过此期,战机便失。
所有部署,皆为复汉大业计,伏请陛下圣裁。
若有整调,臣必遵旨而行。
臣亮顿首再拜,恭候陛下圣谕。”
刘备看完诸葛亮的部署,心中不免感慨:
孔明此部署,条理分明,攻守兼备,竟将前路诸般艰险尽皆筹谋妥当。
阿斗所言不假,我得孔明相助,实乃汉室之幸,更是我刘备之幸!
自七请卧龙,孔明倾心辅弼,夙兴夜寐以报知遇。
每临困局,其运策帷幄、绝境寻生机之智,以致基业日隆渐盛,可堪比曹魏。
及忠笃之心,令人感念无措。
天下贤能如丞相者稀,朕得此良臣良相,实乃天幸也!
还有啥要整调的呢?
完全就按丞相所言布置就好。
此生诸葛亮并未官至丞相,然刘备心中,总以丞相相称。
于是,刘备决定暂弃攻打交趾郡,按照诸葛亮之建议,立刻阻止起兵北伐。
当然,说是立刻,亦不能立时起兵。
当前军务繁杂,需即刻统筹调度与全员动员,尤以人事调整为要:赵云、魏延、张卫等将现驻吴地,须速速调遣至汉中。
与此同时,凉州、汉中、益州将领正待南下赴任,亦需妥善安排迎接事宜,确保衔接无隙。
江东军士更需全面动员,整肃军备、严阵以待。
此等万般要务关乎战局,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当高效推进,断不可有半分迟滞。
依丞相研判,此番调度与动员,最快需以两月为限。
务必严守此期、全力推进,若稍有拖延,恐错失战机、徒留千古遗憾,切不可掉以轻心!
刘备有种感觉,在这场北伐调度中。
他身为皇帝,更像是下级被调动者,但刘备非但无半分不悦与抵触,反倒感到无比欣然。
刘备心中暗下决心:
“昔闻阿斗所言:
二弟殒身、三弟横亡,我不听丞相苦劝,执意兴师东征孙权,欲为兄弟雪恨。
彼时丞相与众臣亦屡次进谏,某皆置若罔闻。
奈何才疏谋短,仇未得报,反失荆州之地;一把火焚尽精锐之师与栋梁之才,致国力大损。
自己悲苦而亡,却留一危局与丞相,实乃千古之愧,何其负丞相也!
既有来生,定当收敛锋芒,不复孟浪行事,谨从丞相之谋、善纳忠言,方有复兴汉室之望矣!”
于是,立刻下诏停止南下,全力筹备北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