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
工业区。
背风的山体之下,这里是部落为数不多尚在运行的地表设施。
闷热的厂房内,一号“复金式高炉”的第一开闸,放出了大量的铁水。
“快,快统计!”
无数身披黑色马褂的研究人员奔走其中,激动的写写画画。
为什么?
因为,这是部落第一座大型高炉,也是第一座应用了“符合金属材料”“炼器手法”“炼金基础理论”,以及“加护建造”多项技术建立的高炉,亦称为“复金式高炉”。
高炉是用三合精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有机陶砖内衬。
三合精钢,是纯度在68%左右的鲁金、铁钢、明铁按照12:13:7的比例,混合制造,并辅助少量魔法金属碎屑,熔锻而成。
其拥有强大的抗腐蚀性、保温性、延展性,以及抗氧化、抗魔侵、抗附着的特性。
不仅可以用于修建高炉,更是未来水箱、管道,乃至精密构件的重要材料。
有机陶砖,本体是曾经的“乌源陶”略微改进配比而来,使用了少量“净气晶”,以及些微龙鳞碎屑。这边是“有机”二字的由来。
其性质足够强大,可以扛住数千度高温,并且不粘锅。
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 、炉缸5部分。
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在高温下焦炭(部分阶层采用喷吹煤、火油、可燃气体等进行辅助增温、反应)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灵风、符文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气体,以及少量火元素等诸多高活跃性元素能量,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这也是部落的自主冶炼金属纯度,第一次超过了70%,这种纯度的金属本身就带有某种祝福特性,二次加工也更加容易获得加护。
也难怪矮人工匠喜欢高纯度金属。
后续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
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这些也不会浪费,后续将用于钢能混凝土的制造。
而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 ,还有副产高炉渣和高炉煤气。
而煤气,目前暂时无法民用。
却可以供给部落的部队,用于迅速生火,以及辅助性的爆破手段。
更重要的是产量。
这一炉的产量,抵得上原本的老式高炉与人工锻打全部加起来的五倍还多。
不仅如此,其同比例下,投入的冶炼料,与人工消耗,反而还降低了不少。
低消耗高收益,说是一次革命也不为过。
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高炉突然发出了一阵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