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到那些,被他们隐瞒的田地。
不一定需要飞天去找。
但如果可以飞天,又能方便很多,通过热气球居高临下,把下方的一切尽收眼底,这就是朱允熥最初步的打算。
如果他们可以做出来,肯定是最好的。
朱允熥道:“那么接下来的,全靠道衍大师,还有高燧堂弟了。”
朱高燧拍着心口,郑重地保证道:“殿下,请你放心把这件事交给我。”
对于研究这些,可以飞天的东西,他是绝对最积极,也是最兴奋的,做梦都想把能飞天的东西做出来。
甚至还想过,亲自飞上天空。
从高空中,看一看地面是怎么样的。
看到朱高燧的积极,朱允熥笑了笑,再吩咐他们继续努力加油,随后问姚广孝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
是否还需要,他提供其他新的方向。
其实还有没有方向可以提供,朱允熥不敢保证,他会的东西,能拿出来的,基本拿出来了,都在科学学堂里面。
现在就连朱高燧,懂的都有可能比朱允熥要多。
毕竟当年上学的知识,朱允熥大部分还给老师了。
只见姚广孝想了一会道:“回殿下,暂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一定及时找殿下。”
朱允熥笑道:“不定,我也不懂。”
随后,他们一起笑了。
朱允熥送了朱高炽出海,顺便来这里走一走,只是其中一个计划。
他还有第二个计划,让人到醉仙楼,把那个掌柜李丰带来。
然后到工厂那边看一看,还有点其他想法。
别了姚广孝后,朱允熥来到伤残老兵的工厂。
石安志看到朱允熥又来了,赶紧出来迎接。
朱允熥问道:“现在整个大明,没有人照顾、没有谋生能力的伤残老兵,基本聚集在这里了吧?”
所有老兵,都在这里了。
人多起来,如果只是让他们,单纯的生产丝绸布帛,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将会浪费那么多劳动力,也会导致未来可能发生一些别的问题。
朱允熥今天出来,主要是想为他们,扩展多一些新的产业。
尽管海外的丝绸布帛市场很大,但江南地区那些商人,很快会有大量的货物涌入,这个产业在不久之后,一定会卷得不像样。
朱允熥可不想,一直卷下去。
石安志点头道:“回殿下,基本在这里了!”
“以前跟随陛下,一起打天下的伤残老兵,都被我们聚集起来。”
“后来各次北伐,发生过各次战争,导致谋生能力受限的老兵,或者是战死士兵的家属。”
“整个大明的,愿意来的。”
“我们全部接纳了。”
石安志最后,还做了补充。
这是朱允熥同意,也得到了朱元璋授意。
主要是那些老兵,或者战死的士兵家属,数量实在太多了。
朝廷不可能,对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照顾上,最多就是给一笔抚恤,以后是生是死,看他们的运气如何。
朱元璋不是没想过,要负责他们的未来。
但以前的大明,穷啊!
现在的大明,不一样了。
朱允熥让他们通过干活的方式,换取活下去的条件,以及改善生活。
那些老兵,肯定是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