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的日子过得飞快。
整个分布在广阔星域的空间干扰器进入待命状态,只等最终指令。
一旦启动,主战场辅q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空间泥沼,这是人类为星兽主力准备的巨大牢笼,也意味着参战的人类舰队,同样将失去快速撤离的可能。
官方媒体的宣传达到顶峰,反复强调团结、牺牲与希望。
黎愿的形象和宣言被用作凝聚人心的最后旗帜。
同时,任何失败主义言论都会受到最严厉的打击,确保后方的绝对稳定。
所有核心星球的民防系统进行了最后一次全星球范围的演习。
普通民众大多已转移至后方,留下的只剩下无法离岗的必要工作人员。
一种悲壮的平静笼罩着这些人类最后的家园,街道变得空旷,但重要的基础设施周围,巡逻的机器人和军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在这最后的三十天冲刺里,每一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疲劳累积到了极限,但精神却如同绷紧的弓弦。所有人都明白,当倒计时走向终点时,他们将没有退路,唯有将这段时间倾注的一切,化作决定文明生死存亡的最终一击。整个星际联邦,如同一头伤痕累累却獠牙毕露的巨兽,匍匐在巢穴边缘,等待着最终时刻的来临。
***
当倒计时的数字最终跳变为“30”时,一种奇异的变化席卷了整个星际联邦的备战体系。
先前那种机器超频运转般的喧嚣、密集的舰队调动、星球表面日夜不休的施工噪音,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关小了音量,一切都不知不觉地沉寂下来。
这不是松懈,而是如同弓手在引箭离弦前,那屏息凝神、肌肉锁定的最终瞬间。
整个文明进入了战前最深沉的静默阶段,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必然。
庞大的星际舰队结束了最后的演练,所有非必要的通讯保持绝对静默。
舰船以最低能耗模式,如同暗礁般悄然悬浮在预设的防御阵位上。
引擎熄火,舷窗遮蔽,只留下最基本的传感器和被动侦测系统全功率运行,像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
星球表面,那些林立的对空弹井完成了最后的检测后,发射井盖缓缓闭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地表的防御工事停止了所有表面活动,部队转入深入地下的预设阵地和堡垒。整个星球从远处看,仿佛恢复了荒芜和死寂。
最后一批隐形侦察舰和自动探测器,如同扑火的飞蛾,悄然驶向星兽最可能来袭的方向,它们自身,几乎注定无法返航。
与此同时,后勤、信息与文明也迎来了最终备份。
所有前线星球的物资仓库完成最终盘点并密封,后勤补给链进入待命状态。
从战舰的能量核心到单兵武器的能量匣,都进行了战前最后一次全面深度自检和维护。
民用超空间通讯网络被严格限流,非紧急信息一律延迟发送。
官方频道只剩下最简洁的战备通报。整个星际网络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此外,在绝对的保密状态下,一项代号为“火种”的计划进入了最终执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