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2章 百草堂之大皂荚(2/2)

王宁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手里拿着那包掺了劣药的麦门冬:“大家看清楚,这麦门冬是钱多多送来的,里面掺了劣质药材,而且大皂荚不宜与麦门冬同用,是我妹妹一时疏忽,犯了用药禁忌。但我保证,李老汉的病,我一定能治好!”

村民们看着王宁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前几日他用大皂荚救了人,议论声渐渐小了。这时,张娜端着煮好的甘草绿豆水跑过来,王宁立刻接过,小心地给李老汉喂服。

半个时辰后,李老汉的呕吐渐渐止住,脸色也好看了些。他虚弱地开口:“王大夫,不怪你……是我自己身子弱……”

王宁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刘二:“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二脸色难看,却还想狡辩:“谁知道你是不是用了别的手段……”

“够了!”林婉儿上前一步,眼神冰冷,“你三番五次来百草堂闹事,真当我们好欺负?再不走,我就把你之前设卡拦路、散布谣言的事,报给县里的官差!”

刘二看着林婉儿手里的短刀,又看了看围过来的村民,知道再待下去讨不到好,只能狠狠瞪了王宁一眼,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人群散去后,王雪走到王宁面前,低着头,声音带着哭腔:“哥,对不起,是我记错了禁忌,还信了钱多多的话……”

王宁摸了摸她的头,语气温和却坚定:“别哭,知错能改就好。但你要记住,用药如用兵,一步错,可能就会害了人。以后不管是谁说的方子,都要先查典籍,确认药性,绝不能再犯这样的错。”

张阳这时从旁边走来,手里拿着那包麦门冬:“王大夫,这钱多多肯定是故意的,说不定和孙玉国串通好了!”

王宁看着手里的劣药,眼神变得凝重:“嗯,这事没这么简单。我们得尽快找到证据,不能让他们再用这种手段害人。”

李老汉的病情稳定后,百草堂的灯亮到了深夜。王宁坐在诊桌前,面前摊着那包掺了劣药的麦门冬,指尖捻着一颗发黑的颗粒,眉头拧成了疙瘩。张娜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钱多多向来精明,这次敢掺劣药,背后肯定有依仗。”

“依仗就是孙玉国。”林婉儿从门外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我刚才去村口的客栈看过,钱多多的马车还在,孙玉国的手下刘二也在那里,两人关着门说话,我在窗外听见‘麦门冬’‘皂荚’‘栽赃’几个词。”

王雪坐在一旁,手里攥着那本药材小册子,眼眶还是红的:“都怪我,要是我当初记牢禁忌,就不会让李伯受苦,也不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王宁抬眼看向妹妹,语气缓和了些:“这事不全怪你,钱多多故意误导,孙玉国暗中使坏,他们早就算计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证据,让村民们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他顿了顿,看向张阳,“张阳,你明天去镇上的药材行问问,看看最近有没有人大量收购劣质麦门冬,尤其是和孙玉国、钱多多有关的。”

张阳点头应下,又拿起那包麦门冬仔细看了看:“这劣质麦门冬上有股霉味,应该是存放不当受潮了,而且颗粒大小不均,和正品差得远。钱多多把它混在正品里,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第二天一早,张阳就背着药篓去了镇上。王宁则留在百草堂,给李老汉复诊。李老汉的精神好了不少,坐在竹椅上,拉着王宁的手说:“王大夫,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啥人好啥人坏还是分得清的。孙玉国和钱多多那伙人,就是想把咱岭上的皂荚抢过去卖钱,你可不能饶了他们!”

王宁安抚好李老汉,刚送他出门,就见钱多多从村口方向走来,脸上堆着假笑:“王大夫,听说李老汉没事了?我这心里也踏实了。对了,上次那批麦门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回去查了查,好像确实混了点次货,这就来给您赔罪。”

王宁看着他惺惺作态的样子,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钱老板倒是消息灵通。只是不知道,这‘次货’是不小心混进去的,还是故意放进去的?”

钱多多的笑容僵了一下,连忙摆着手:“当然是不小心!我钱多多做生意讲诚信,怎么会故意掺劣药?这次我带来了新的麦门冬,都是正品,您看……”他说着就要打开手里的布包。

“不必了。”王宁打断他,“我已经让人去镇上查了,看看最近是谁在倒卖劣质麦门冬。对了,昨晚我听人说,你和刘二在客栈见面,聊得很投机?”

钱多多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慌乱地看向四周:“我……我和刘二就是偶然遇见,随便聊了几句。”

“随便聊几句‘栽赃’?”林婉儿从旁边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块玉佩——那是昨晚她在客栈窗外捡到的,玉佩上刻着个“钱”字,“这是你的吧?掉在客栈门口了。”

钱多多看到玉佩,额头瞬间冒出冷汗,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张阳背着药篓回来了,进门就喊道:“王大夫,查到了!镇上的‘和记药材行’说,前几天孙玉国让人买了一大批劣质麦门冬,还说要‘让百草堂出个大丑’!”

证据确凿,钱多多再也装不下去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王大夫,我错了!是孙玉国逼我的!他说要是我不把劣质麦门冬卖给你,就断了我的药材货源,还说事成之后给我五十两银子……我一时贪财,就答应了,我不是故意要害人啊!”

王宁看着跪在地上的钱多多,眼神冰冷:“你为了钱财,不管村民的死活,还好意思说不是故意的?李老汉要是因为你的劣药出了意外,你担得起责任吗?”

钱多多不停地磕头:“我知道错了,我愿意赔偿李老汉的医药费,还愿意指证孙玉国!只要您能饶了我,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王雪站在一旁,看着钱多多的样子,心里又气又恨:“你早干什么去了?要是我们没查到证据,你是不是还打算帮着孙玉国栽赃我们?”

林婉儿上前一步,对钱多多说:“想赎罪可以,明天跟我们去村里,当着所有村民的面,把孙玉国的阴谋说出来。要是你敢耍花样,后果你知道。”

钱多多连忙点头:“我去!我一定去!我把所有事都告诉村民,绝不隐瞒!”

王宁看着他,缓缓开口:“希望你说到做到。明天上午,在村头的皂荚树下,当着大家的面把事情说清楚。要是你敢反悔,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们也会把你找回来。”

钱多多连声称是,爬起来踉跄着跑了。张阳看着他的背影,问道:“王大夫,你真信他会说实话?”

王宁拿起桌上的劣质麦门冬,沉声道:“他现在是骑虎难下,孙玉国要是知道他被我们抓住了,肯定会杀人灭口,他只有指证孙玉国,才能保住自己。”

林婉儿点头附和:“我会盯着他,不让他跑了。明天我再去把刘二也带来,让他们当着村民的面对质,看孙玉国还怎么抵赖。”

王雪看着哥哥坚定的眼神,心里也安定了些:“哥,明天我也要去,我要让村民们知道,孙玉国和钱多多是怎么算计我们的,也要让大家知道,大皂荚是好药材,只是不能用错了方法。”

王宁看着妹妹,欣慰地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去。让大家都看清真相,以后再也不会被他们的谎言欺骗了。”

夜色渐深,皂角岭村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百草堂的灯还亮着。王宁坐在诊桌前,翻看着手边的《本草纲目》,书页上关于大皂荚的批注,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他知道,明天会是关键的一天,不仅要还百草堂一个清白,还要守住皂角岭的药材,守住村民们的信任。

秋日的阳光洒满皂角岭村头的皂荚树,粗壮的枝干上挂满红棕色的荚果,树下早已挤满了村民。王宁穿着月白长衫,站在一块青石上,身旁是捧着证据的张阳、神色坚定的林婉儿,还有攥紧小册子的王雪。不远处,钱多多低着头,刘二则被林婉儿的手下看得严实,两人不敢有丝毫异动。

孙玉国没想到王宁真的能让钱多多反水,他一大早闻讯赶来,想在村民面前辩解,却被愤怒的村民围在圈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王宁,你别在这里妖言惑众!钱多多和刘二都是被你逼的,根本没什么阴谋!”

“是不是阴谋,让他们自己说。”王宁看向钱多多,声音清亮,“钱老板,你昨天答应的事,该兑现了。”

钱多多浑身一颤,抬起头,看着周围村民质疑的目光,终于咬了咬牙:“是孙玉国逼我的!他说只要我在麦门冬里掺劣质药材,再骗你们和大皂荚同用,让村民出事,就能让百草堂名声扫地,他好垄断皂角岭的大皂荚!他还说事成之后给我五十两银子……”

“你胡说!”孙玉国急得跳脚,“我什么时候让你做这种事了?你别血口喷人!”

“我没有胡说!”钱多多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你给我的药方,上面写着‘麦门冬配大皂荚’,还让我故意说这方子能增强药效,你以为我没证据吗?”

张阳立刻上前接过纸条,展开给村民们看:“大家看,这上面的字迹,和孙玉国之前来百草堂抓药时留下的药方字迹一模一样!而且这劣质麦门冬,镇上和记药材行的人也能作证,是孙玉国买走的!”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孙玉国。之前被刘二煽动过的村民更是又羞又气:“原来都是你搞的鬼!差点就信了你的话!”

刘二见势不妙,想偷偷溜走,却被林婉儿一把抓住:“刘二,你也说说,孙玉国让你设卡拦路、散布谣言,是为了什么?”

刘二被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说:“是……是孙掌柜让我做的……他说不让村民采皂荚,等冬天没药了,大家就只能去济生堂买药,他好抬高价……”

真相大白,孙玉国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村民们怒火中烧,要把他送到县里治罪。王宁上前拦住大家:“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要是再敢来皂角岭作祟,再送官不迟。”

孙玉国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从此再也没敢踏足皂角岭。

事后,钱多多赔偿了李老汉的医药费,又给百草堂送来了大批优质药材,发誓以后再也不做投机取巧的生意。王雪则拿着自己的小册子,在皂荚树下给村民们讲解大皂荚的知识:“大家看,这成熟的皂荚是红棕色的,有蜡质粉霜,炮制的时候要去籽、盐水泡,它能祛痰开窍,但体虚、咯血的人不能用,也不能和麦门冬同用……”

村民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拿出纸笔记录。之前带头要和王宁一起采皂荚的老汉笑着说:“以后咱们不仅能自己采皂荚,还知道怎么用,再也不怕被人骗了!”

入冬后,皂角岭又下了几场雪,偶尔有村民咳嗽痰多,都来百草堂取大皂荚粉。王雪已经能独立辨证,她仔细询问病情,确认患者体质后才敢用药,再也没出过差错。张阳则把炮制好的大皂荚分装成小袋,方便村民取用。

这日,王宁带着林婉儿进山巡查,看着漫山的皂荚树,林婉儿笑着说:“现在没人敢来抢皂荚了,这些树总算能安心生长了。”

王宁点头,伸手摘下一枚冻得发硬的皂荚:“这皂荚不仅能治病,还是皂角岭的根。只要咱们守住它,守住医术,就能一直护着村民们平安。”

回到百草堂时,院子里飘着药香,张娜正在给村民抓药,王雪则在一旁教孩子辨认药材。夕阳透过窗棂,洒在墙上挂着的《本草纲目》上,书页间的皂荚叶,在光影中轻轻晃动,像是在诉说着这味药材守护乡邻的故事。

从此,皂角岭的大皂荚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更成了村民心中的信仰。每年秋天,大家都会一起进山采摘,晾晒的皂荚堆满百草堂的院子,那辛香的药味,伴着村民们的笑声,在皂角岭的山谷里,年复一年地回荡。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