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章 军队才是最要紧的,绝对的武力,碾压一切!(1/2)

第88章 军队才是最要紧的,绝对的武力,碾压一切!

说完科举, 那就该说说田地了。

土地,是所有王朝兴衰的关键。

每一个王朝的末期, 都逃不过土地兼并四个大字。

在这个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土地上,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亦或者是皇室,对于土地的看重,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和科举不一样,动土地, 那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怕只是稍微动一动, 都有可能引来滔天巨浪。

“抢夺世家土地, 其实很简单,只要世家亡了, 土地必定会归回朝廷,只是任何一次世家的动荡, 最后都会演变为整个朝廷的动荡。”

颜士玉的奏折只写了一半, 另外一半就是卡在了土地上。

李暮歌往后翻了翻折子, 折子上其实写了很多改革土地的法子, 颜士玉不是没有丝毫灵感。

李暮歌甚至在上面看见了很多古代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方法,甚至连一些现代的承包制度,都在上面被提了一句。

颜士玉的脑子是真的很灵活多变, 李暮歌没想到她能想到那么深远的未来。

但所有改革, 最后都只是一纸空谈。

要说空谈, 关于现代社会的大同思想, 在历史的两千年前就已经出现过,可想要实现那个概念, 直到现代,也只是初现苗头。

“殿下,方法有很多,无论是政策还是实行的方法,臣都想了一遍,但最后,臣一一否决了,后面全都是被否决的想法,臣的折子还没写完。”

颜士玉见李暮歌将后头写得那些全都看了,无奈开口,为李暮歌解释折子上那一大片冗长的内容。

李暮歌看完了,她合上折子,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想法,其实都言之有物,只要按照上面的政策去进行改革,一旦成功,无论是哪一条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殿下所言极是,可无论是哪一条,都不可能成功。”

颜士玉能想到法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办法比现在的局势要强。

但她无论怎么推算,都觉得这些办法,不可能安安稳稳地铺开,甚至可能连长宁城都走不出去,就被那些大世家给拦下来了。

大庄建国两百年,这两百年间,每一任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想过要遏制世家的发展,想过要将世家手里的土地夺回来。

但说来讽刺,除了现在李暮歌掌权的当下外,没有一个皇帝夺回过大片土地。

而李暮歌之所以能够夺回大片土地,还是因为夺嫡之争,有很多世家在此期间押宝失败,败了,连带着家族也败落了。

后来更是出了西北的事情,凌家和杨家的地,算是拿了回来。

可惜对于整个世家群体来说,光这么几家,称得上杯水车薪。

根本无法根治眼下的乱局。

李暮歌有时候都会想,每一个皇帝都生那么多孩子,还任由孩子夺嫡,争取朝堂上大世家的支持,是不是就是为了,实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赢了的人,可以将那些输了的世家,也吞吃掉。

但这种方法其实危险性极高,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养出来一个超级大世家。

所以李暮歌的想法只能说是她自己想多了,皇帝就是纯纯控制不住自己,同时又很不是人,喜欢把孩子当蛊养。

“再难,总也得办,大庄的情况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好,后世人肯定会说,眼下是盛世,可盛世的花团锦簇之下,是腐烂的枯枝,是恶臭的土壤。”

李暮歌侧过头去,看向花厅外那一盆盆开得正艳的花儿。

她继续意有所指地说:“况且,花只会开一季,等过了季节后,等待它们的是万物死寂的冬日,入冬之前不做准备,它们全都会死。”

李暮歌很担心入冬的问题,因为不光去年冬天有雪灾,这些年来,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了。

连带着全年的温度都在下降,李暮歌很担心是小冰河时期快到了。

算一算时间,上一次灾厄频频,民不聊生的时间,是前朝立国之前,四百多年前了。

这个书中的世界,完全是以现实世界作为模版,那么小冰河时期的大概规律,应该也大差不差。

一旦进入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温度下降,人口减少,死者多,恐生瘟疫,疫病让人死得更多,资源变少,人们就会开始形成许多小团体,然后战争开始,各方掠夺资源过活。

李暮歌几乎能预见接下来的人间惨状。

土地改革势在必行,高产的粮种,抗寒的棉花,更好的建房材料,更高效的取暖燃料等等,全都得铺开。

李暮歌之前急,其实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在,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见了太多太多,她很担心未来。

颜士玉不知道小冰河时期的存在,但她从李暮歌口中,听到了李暮歌对冬日的恐惧。

想想去年冬天的雪灾,颜士玉也心有余悸。

她有些愧疚地低下头,说道:“是臣思虑不周,百姓度日艰难,情况已然到了不变则亡的地步,臣竟还想着世家不允,殿下,臣愿为殿下马前卒,上奏土地改制一事!”

科举改制是润物细无声的转变,土地改制则是翻天覆地的大动静。

颜士玉如果成了那个倡导土地改制的人,她会成为世家的敌人,她生前死后都得不到安宁。

历史上那些主导改革土地的狠人,没有一个得善终。

李暮歌不忍看见颜士玉步那些大臣的后尘,她开口道:“你让我再想想吧。”

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保住所有人,让事情顺利进行。

“殿下,眼下没有比臣更好的人选了,臣家中除了年迈的祖父外,并无其他牵挂,祖父是太傅,一生教书育人,自保之力还是有的,颜家已经成了这副模样,臣没有什么好失去的。若是能借此,名垂万世,也算是不枉来这世间一遭。”

李暮歌有些心烦,她瞪了颜士玉一眼道:“之前是谁劝我说要徐徐图之的?你就是这么徐徐图之?别一副要为民请命,牺牲自己的模样,我看了眼睛疼,先弄点儿小东西,其余的事情,等我登基了再说。”

既然要徐徐图之,那就真快不得。

李暮歌现在还只是储君,她的权势还没有发展到最大,如果她能成为朝堂上绝对的君主,掌握绝对的权力,那么世家说什么,也就不重要了。

想要对付世家,她得有军队。

李暮歌想,她知道接下来主要发展什么东西了。

别的都能再等等,唯有军事不能等。

然后在颜士玉有些懵的眼神下,李暮歌开始跟她讨论怎么为军队改革。

她要打造常胜之师,要打造绝对忠诚于她的军队,有这一支军队在手,世家的反抗,微不足道。

李暮歌捋清思路,跟颜士玉开始商量起来,她现在强的可怕,等到夜深,两人已经商量出一个雏形了。

首先,这支军队只挂在李暮歌名下,和禁军不同,这支军队必须要常年作战。

因此李暮歌叫这支军队特种兵。

颜士玉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取名字,她没多问,她作为臣子,君主取名,她老实听着便是。

特种兵需得从各地选拔,每一个人都得是军队之中最强的那一批人。

首先定了两千人,当人选定下后,全都到长宁附近来,李暮歌将亲自练兵,等时机成熟,这些兵就可以去西北西南等地,与其他国家战斗。

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不败之师。

等那个时候,李暮歌改革土地,哪个世家敢跳出来说一个不字,这支军队就会出现在那个世家占据的土地上。

就是这么没有礼貌。

因为说到了兴头上,所以两人都不困,险些通宵。

天亮之前才睡下,李暮歌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起来往宫里走了,今日照例上早朝,并非休沐日。

李暮歌坐在马车之中时,人还有些不清醒,她是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工作上的卷王。

昨天好不容易提前下班了,谁知道她还将工作带回去干,甚至免费加班干,真让人无奈。

经营国家和普通工作不一样,李暮歌觉得这有点儿上头,尤其是看见一个国家的百姓,在她的影响下,慢慢过上好日子,她会更高兴。

今日早朝,没什么新鲜事,李暮歌批了几处闹水患的地方免税三年的请求。

顺便她还在早朝上说了一声,现下国库库银充足,一些之前搁置的水利工程都要开工,不用征用当地民夫,而是雇佣民夫。

“他们去做工,可以抵了当年的徭役,但不能如之前服徭役时一样,而是如正常做工一般,每日做工不得超过五个时辰,十日一休,工钱按照当地的工钱结算,别让孤知道,谁家子弟在这上面贪钱。”

李暮歌特意在朝堂上提了一句,眼神在那几个有前科的大臣身上扫过。

那几个大臣立马低下头去。

他们的族人之前贪污银钱被抓出来过,当时他们就觉得脸上火辣辣得疼!身为世家子弟,家里又不缺他们钱财,何苦去贪那么一点儿工钱!

大庄的法律规定,服徭役会结算一部分工钱。

比不得正儿八经做工,但确实会有,甚至连吃什么都有规定,因为服徭役都是做很苦很累的活儿,所以在吃上,要求一天当众能见些荤腥。

也不让监工随意鞭笞百姓,或是压榨过度,让百姓死亡。

只是法律规定得很好,到了底下的执行层面,情况就一塌糊涂了。

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犯贱,拿走了一部分百姓的工钱,于是百姓服徭役,一分钱都没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