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在你斩杀即墨大夫有功,我也不处罚你。”
“你回武阳去吧!”
骑劫闻言身体一震。
回燕国下都武阳?
这是把骑劫直接从后续作战中排除掉了。
但骑劫也只能忍气吞声,领命离开。
一旁有乐毅的下属道:
“大将军,骑劫此人冲动易怒,让大燕受到如此损失,应该重重责罚他才对。”
乐毅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他是太子的人,就这样吧。”
乐毅和如今的燕太子姬平关系并不好,之前就因为燕国内部改革产生过好几次冲突。
骑劫是姬平最器重的部下,若是将骑劫重重责罚的话,那关系就彻底无法挽回了。
骑劫离开后,乐毅随即全面接手了即墨城的燕国军队。
在让燕军试探性地发起两天攻势后,仔细观察了整个战斗局势的乐毅摇了摇头。
“这样打是打不下来的。”
“嗯,先分兵扫荡其他城邑,将即墨暂时围困即可。”
燕军这一路过来,主要还是围绕着大中城邑。
许多小的城池和
即便是那些大中城邑,里面很多的贵族、地主等实力派人物也保持观望,随时有起兵反叛燕国重归齐国的可能。
乐毅的想法也很简单。
你齐国人不是死守即墨和莒城吗?
那你们就守着吧。
我们大燕军队直接把你们其他城邑都拿下,让其他城邑的人心全部归属燕国。
到时候你们守着这两座孤城又有什么意义呢?
燕国吞并齐国,本来就是一次蛇吞象,以小博大。
乐毅心知该快的时候要快,该慢的时候也得慢。
退一步说,若是能让齐国所有的抵抗力量都往这两座城池汇聚,也并非坏事。
这样一来,燕国在其他占领的齐国城池中推行秩序受到的阻力自然也就更小了。
即墨城上,田单看着外面已经安静好几天的燕军营地,眉头逐渐皱起。
“这乐毅,真是来者不善啊!”
田单看出了乐毅的想法,并告知给了其他人。
其余齐国人闻言都傻眼了。
“田单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田单沉默良久,苦笑一声。
“以我们如今的兵力,也只能堪堪守住即墨,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其他城邑我们是没有能力去支援的,听天由命吧。”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明太祖朱元璋:乐毅不愧是能和管仲齐名的存在。”
“汉高祖刘邦:说真的,朕看历史书的时候发现燕国居然真的能做到蛇吞象,朕都觉得不可思议。”
“汉武帝刘彻:齐国前不久还是天下第一强国,国民心中傲气可想而知。乐毅竟能将其在短时间内安抚下来,确实是大才。”
“光武帝刘秀:战国时代,燕国和齐国语言文字都不同,能在短时间内稳固地于齐国全境建立一个正常的统治秩序,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了。”
“秦始皇嬴政:呵呵,现在知道寡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好处了?”
“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点确实没毛病。若非是秦始皇打下来的基础,我们这些后世的皇帝建立大一统王朝确实没这么容易。”
“汉高祖刘邦:大汉建立的时候就已经不怎么有语言和文字问题了,大秦在这方面确实功劳甚巨。”
若非如此,刘邦一个楚(魏)国人建立的领导班子,又怎么可能获得三秦父老的支持,和项羽来来回回打了四年时间?
“明太祖朱元璋:其实这个时候的华夏就和欧洲很像,相当像。”
各国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沟通全靠贵族上层的通用语(雅言、拉丁语),平民百姓之间相互沟通是有难度的。
秦国和楚国为啥会被称为蛮子?
因为这两个国家常年和西戎、南蛮打交道,他们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出现了很多跟中原诸国不一样的用词和句子。
秦国其实还好,毕竟从秦穆公开始就心心念念融入中原,对中原各国来说大概也就是跟后世南北方口音差不多。
楚国的话,除去北方原本就属于汉阳诸姬的国土,南边郢都那一带的原生方言对华夏其他诸侯而言就是叽里呱啦鸟语花香,压根也不知道在讲啥。
到越国就更离谱,已经完全不是一个语系的东西了。
越王勾践当年会盟诸侯时都得带上翻译,不然根本没人能听懂他说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