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章 投资了期货(1/2)

第106章 投资了期货

“是啊。”

梨歌看到消息, 立刻利索回复。

“理论研究……”

陆楷斟酌着字句,

“理论研究成果距离落地那一天很遥远。”

更何况理论研究本身就很难出成果。

梨歌瞥了一眼屏幕,

我当然知道啊。

不过她打字时还是表达了感谢:感谢告知[抱拳][抱拳]。

非常商务。

非常客气。

也非常疏远。

陆楷隔着屏幕都能想到她礼貌又带着疏远的表情,

他唇角不由得勾起。

摇摇头,

回复:好的, 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

这个人真不错啊,

还好心来提醒, 梨歌想。

刚见陆楷时她印象中这样的商务精英是不茍言笑、明哲保身的大佬做派。

没想到他很热心,还有几分古道热肠。

再加上他的表弟杭子安一直热心给梨歌每条动态点赞,

这让梨歌对他印象不错。

要是自己是正经做生意当然不能踩这个坑。

陆楷提醒得对。

但自己是想赔钱那就只能一意孤行了。

梨歌这时候想象自己像传说中许多先驱一样,

黑夜中踽踽独行, 背负着不被世人理解的重担,

独自守候着信仰的光。

因此回复完陆楷后她立刻发了个朋友圈,

转发了《三体》预告片,还配感触:

“罗辑,不为人知的艰辛。。”

几分钟后杭子安:“表哥, 你到底有没有劝梨总啊。”

“她怎么发这么个朋友圈,是不是你刺激她了。”

陆楷:……

*

杭子安从国外几个潮牌那里获得了代理权,

开起了自己的实体和线上实体店。

或许人靠自己爱好赚钱还真是更容易,

他的店里生意不错。

甚至还有几个网红特意来他店里选购商品,

让他小小火了一把。

这对一家新开业的店铺来说是意外之喜。

他趁机给眉眉出马, 给自己店铺招聘几个店员。

眉眉当然推辞:“我社恐,担心招不到什么员工。”

“你就别谦虚了,听说那位无人机大神就是你招走的。”

杭子安这些天时不时往花不完公司跑,

早就对公司内部的一些事烂熟于心。

眉眉就不再谦虚,

不过她随口问:

“你表哥团队不是跨国大企业,让他的HR总监出面帮忙不是更好?”

“那种菁英调调跟我这小打小闹百姓店很容易水土不服。”

杭子安连着摇头。

“这倒也是。”

眉眉点头,

“陆总自带精英范儿 ,看见他我都会莫名其妙紧张,生怕一个不专业就给公司丢脸。”

“我哥这么多年就那样。”

杭子安不以为然,

“不过他最近接地气多了,那天我去找他还撞到他在看《三体》哈哈哈。”

《三体》啊,

眉眉立刻跟杭子安聊起三体:“最近我们宿舍好多人都在看。”

两人都没想起梨总那个三体的朋友圈。

*

王法在团队例会上宣布:

我们团队已经初步统计了近五十年间玉米价格的波动。

团队成员们松了口气。

她们拿了花不完投资的200万科研经费后,

先是陡然惊喜,之后却是更沉甸甸的重担:一定要研究出个样来。

目前总算有个初步的成果。

视频那头的花不完公司也同步听到了这个消息。

梨歌赞许点点头:“你们做得很好。”

就连她都没想到这个团队能这么迅速。

统计50年的玉米产量听上去简单,

其实有很多年的数据并不公开,

要依靠自己去查找各大玉米产区的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甚至还要动用一些私人学术人脉去其他高校借阅。

还有一些数据真假要自己去翻阅地方志,

在各部门的数据中比对,核对勾稽关系,

理清楚背后隐藏着的数据逻辑,

判断哪个才是真正的产量。

总之这并不简单。

王法微微点头,并没有露出骄傲自得:

“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我们要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波动。”

说完后诸人都面露惊讶。

这是一个几乎庞大到不能做到的命题。

其中牵扯的人力、物力、脑力都远远超过他们现有的团队能力,

更遑论背后还需要花不完再投资巨大金额。

卓行插嘴:“这里面的变量太多了,这怎么分析?”

玉米的价格波动可能是今年种玉米的农民变多了,

明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玉米减产,

甚至还有可能是某种枯苗病的大流行,

这里面的变量太多。

团队其他成员也跟着点头,

显然都赞同卓行的观点。

毕竟现实生活不是数学函数只有X和Y两个变量,

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变量太多了!

“如果我们真的能研究出其中的经济规律那我们就不用待在这连空调都没有的小破学校了,而是应该站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奖台上。”

文文也觉得这个要求有点太过石破天惊。

“大家冷静一下。”

梨歌安抚诸人,“我赞同王教授的想法。”

她现在是急需花钱!

店铺一月能产生三千万利润,现在账上已经有3.6亿元;

戈壁滩海鲜又生产了三茬,是0.9亿元;

小龙虾养殖和老玉米种植产生了一波利润,是0.05亿;

而枸杞树承包到了一年之期,

如果不延续捐赠认养方式,马上又会产生新的利润。

总之,

这些拉拉杂杂的收益让花不完公司的账上现在趴着5个亿!

梨歌真是痛心疾首,

如果没记错的话她最近一直在忙着花钱!

可是再怎么挥霍都没用,

好容易花个几千万出去,立刻就会入账几个亿!

这钱像是长了胶水一样,就是赖在她这里不走!

因此她急需找到新的花钱通道。

还有什么比一个宏大而不切实际的研究更适合花钱呢?

团队成员找资料、查阅文献,还没做说明就能花掉几百万。

要是遇上科研团队花费还会更多,

可惜梨歌是真的不敢放心投资应用型的团队,不然花费应该更大。

不过这个团队也不错,

这种注定就是假大空的研究理论最适合撒钱了。

因此脑子一转梨歌就开始胡诌:

“根据约翰·希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或许时间拉长到一定程度能看出真正的影响因素,想当年他老人家研究了150年的经济周期,我们才50年,那算什么?”

学渣习婷婷立刻查阅:

原来这位是赫赫有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还是一系列均衡理论的奠基人。

牛哇。

她竖起了大拇指。

不忘给身边林招娣讲解:

“这个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有均衡的。”

旁边林招娣更迷茫,

还要靠习婷婷小声讲解,

听完后她也竖起大拇指:“你真厉害,什么都知道!”

卓行不忍卒看。

明明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动态均衡理论是老学者提出的两种理论,

被习婷婷糅杂到一起胡说一气。

得,

这两人是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讲题,

一个敢讲,一个敢听。

他只好咳嗽一声,给在场诸人讲解:

“他研究了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史,认为应该按照7到10年周期波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