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池,就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因塌陷形成的洼地,积水之后汇聚成湖泊。
蒙卡小天池距离光明顶不远,这个天池不大,说湖泊有点夸大了,蓝天白云之下,山尖碧水一弯,湖面汇聚的水汽时不时被风儿撩拨,于山顶游走,如浮云遮眼,仿佛不在人间。
唯一的问题是天池水很是阴寒,山顶的气温极低,潮气极重,根本不适宜人类居住,平日里人迹罕至。
三日之后,正午时分,阳俆带着吴毒,还有十几个高手早早的等待在这里。
也许是因为身处武侠世界的限制,貌似不论是什么样的组织都要跟武林扯上关系,当年姑苏慕容几代想兴复大燕,然后终日里在江湖中打转,跟草莽撕扯。
明教也是如此,明明是以造反为己任,又偏偏摆脱不了武林中人的习气,面对外来挑战,偏偏要遵守武林规矩,这种堂而皇之的上门挑战,阳俆按照规矩是必须接下的。
若是武成玉,自己拥有如此大势力的教派,手下弟子近万,面对一个打上门的喇嘛,派底下小弟们一拥而上打废了再说,谁有心情跟陌生人玩单挑。
也许是阳俆对于西域密宗的高手极为重视,毕竟密宗也是西域的一大武林势力,也许是他刚刚继任教主,也需要一场大战打响自己的名声,所以阳俆郑重其事的接下挑战,严阵以待。
“启禀教主,山下有个喇嘛上山了,最多一炷香就能到达天池口。”,阳俆多少有些谨慎,除了身边的十几人,山脚下也埋伏了一大队人马。
毕竟对昔日明教与密宗大战的过往有些了解,在阳俆看来,这些密宗喇嘛其实也从来不讲什么礼义廉耻,有些手段用起来比任何人都脏,该有的防备绝不可少。
“只来了一个人?他一人就敢来挑战我明教?”,阳俆很是诧异,扭头与吴毒对望一眼。
这个喇嘛到底是目中无人到了极点,还是干脆过于天真,居然一人就敢来挑战明教教主,反正阳俆是绝对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按照阳俆的预判,这个所谓的大轮明王上门,起码也要跟着百十个随从才是,怎么可能只是孤身一人。
若是如此,等下比武阳俆赢了,大可以故作姿态放这喇嘛回去,可如果阳俆输了,为了稳固自己在明教的地位,绝对会一拥而上,不会让这喇嘛有下山的机会。
明面上该讲的规矩要讲,但打输了还要什么面皮,这一点倒是符合这些枭雄的基本底色。
只不过若是真的只有一人,那阳俆今天的大张旗鼓就显得太多余了,山底下可埋伏着几百个人呢。
“再探,看看这喇嘛身后是不是埋伏了什么人?”
果然是一炷香的时间,阳俆等人已经远远的看到了这个喇嘛,形象十分怪异,若不是之前拜帖写着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的字号,他们绝对不认为对方是密宗的。
衣着倒是正宗的喇嘛僧袍,四十来岁的样子,可是长相着实有些不正经,首先是头发,喇嘛的头上虽说不像中原和尚那样剃的铮亮,很多都还留着一层毛,跟剪了个平头一样。
但这个所谓的喇嘛,头上头发居然不少,而且还是卷毛,呜呜渣渣的跟个狮子狗一样,用后世的眼光看,就是个烫发爆炸头,别说是喇嘛,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存在这种发型。
至于长相,皮肤黝黑,额头很是饱满,下颌角明显较宽,两腮多肉,脸型有种方圆结合的感觉,乍一看会觉得敦厚有福,自带市井的亲切感。
眼睛不大,细长型,眼神很是灵动,又带着些狡黠,配合脸型和堆起的笑容,倒是让整个人显得非常喜庆。
最后就是一个大鼻子,占的面积不小,鼻头圆润饱满,鼻翼较宽,一看就有福,还有偏厚实的嘴唇,咧开嘴笑的时候,自带几分诙谐和自来熟。
至于个头,不高不矮,身材敦实,身高按后世标准大概有一米七,但是配合爆炸头绝对超过一米八了。
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这个大轮明王完全就像是个跑江湖的手艺人,哪里有密宗高僧的做派。
殊不知扮演德云刚子的武成玉此时也有些尴尬,这身造型其实连他也有些驾驭不了。
在想到扮演密宗喇嘛给明教找麻烦的时候,他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形象还就是后世的德云班主,话说当初刚刚穿越时,他也是以德云社宋朝弟子的身份说书才混了个温饱。
所以武成玉对郭老师还是感恩的,当时说的那些东西真的是看德云社的相声学来的。
作为一个比德云班主早了上千年的云字科弟子,他觉得有必要让小黑胖子在这个世界亮亮相。
但一扮上就知道不现实了,首先喇嘛都是毛寸或者光头,他要想易容就必须把发型也换了,若是能留一个桃心倒是最相得益彰。
可他的易容术可以控制脸部肌肉,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头发生长,一旦把头发剪短,绝对不可能立刻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