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杀猪饭(1/2)

第63章 杀猪饭

苏婉没说话, 只静静抱着窝在她怀里的杏儿。

安儿低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书院,下车时才听到他说:“我好好练字,帮二姐抄书不要钱, 明年冬天去腊月集摆摊,到时候挣钱了给大家买礼物。”

苏婉朝着看过来的苏志栋得意一笑, 鼓励道:“字要好好练,不过抄书还是有工钱的, 到时候你自己攒着。”

苏志栋着看满脸认真的弟弟,突然觉得, 弟弟比他还幸运!

进书院后兵分两路, 苏志栋带着二堂哥在书院转看, 苏婉则带着俩崽崽去后面夫子住的地方, 三个小厮帮忙拿东西。

安儿指着远处屋顶上的雪问道:“怎么没人扫雪?不怕屋顶塌了?”

一小厮笑道:“夫子们都喜欢吟诗,扫雪影响诗兴!”

等秦芸来时,杏儿安儿已经在洞门处打起雪仗,本来是一对一, 见到师姐远远跑来,立马调转火力, 集中攻击师姐。

“哇,二打一,不公平!”秦芸大喊着抓起路边的雪揉成团扔过来回击。

待三人停手时, 已经是一刻钟之后。

“师兄呢?”对于小师弟小师妹算不上恶作剧的行为,秦芸并不放在心上,反倒率先问起苏志栋。

苏婉解释道:“二堂哥送我们来的,不方便进来, 大哥带二堂哥去书院转转。”

秦芸嘟嘴,不过, 并没多说什么。

秦夫人见到三人来,很是高兴,招呼吃茶点水果。

苏婉笑着福礼,道:“师娘,年尾了家里准备杀年猪,想邀请师姐去家里玩玩。”

她话才说到一半,秦芸已经蹦起来欢呼,让丫鬟收拾东西。

秦夫人无奈道:“不急,过几天家里送你去。”

可秦芸半刻钟都不想等,跑去自己闺房亲自看着丫鬟收拾行李。

秦夫人吩咐嬷嬷去盯着,便与苏婉说起家常,听闻苏志刚一道来了,想让婆子请进来见一见。

“师娘,您现在身子重,养身体要紧,等明年满月酒时,我二堂哥肯定要代我爷爷来送礼,到时候见也不迟。”

未免发生学子乱闯的行为,夫子居住的地方管理很严格,而且二堂哥已经是成年人,还是个未成亲的,苏婉不想节外生枝,因此,委婉回绝。

“你呀!”秦夫人看出她的顾虑,索性直接说明,“是这样的,隔壁张夫子的家眷托我做媒,对方是张夫子兄长家的次女,张家如何你爷奶想来应该有所耳闻,我见见你堂哥,将此事当面说与他听,回去好与长辈慢慢商议。”

没想到送礼竟然送出一门亲事,苏志刚来见礼听完后,一行人也没多逗留,直接带着秦夫人的回礼归家。

“爹娘,师娘说给二堂哥做媒,对方是书院张夫子的侄女,你们知道张夫子家吗?”苏婉给爹娘说起秦夫人交代的事情。

今日去书院送礼,没留午饭急匆匆回家的原因就是这。

张夫子是永平府人士,永平府位于昌平府东北方,距离京师更近,因此,大部分人家嫁娶都是向顺天府靠拢,而且永平府人大多看不起昌平府人。

当年,张夫子来昌平府书院求学,苏长青虽年纪小,但因某些机缘,有所耳闻。

他踱步沉思,半响道:“这事儿,还得你爷奶拿主意!”

隔壁,苏志刚也在说同样的事情。

本来,今日他由堂弟带着在书院转转,等堂妹出来就回家,没想成,秦夫人专门让人带他过去见了一面,就因为说媒之事。

“秦夫人的意思,张家只托她帮忙说媒,并未指名道姓是咱家,若咱家觉得合适,回个话,她去问问张家的意思。”

老爷子放下书,站起身,道:“张家我知道,这亲事,恐怕不成。”

刚掀开门帘进屋的苏婉就听到这话,顺嘴问道:“为什么?又不是张夫子的女儿,我二堂哥这条件还配不上?”

若是张夫子的女儿,那是秀才人家的闺女,依苏志刚条件,确实属于高攀,但是秀才的侄女就不一样了,张夫子的大哥也是农户人家,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老爷子长叹一口气,没理会孙女,倒是对二孙子道:“你爹跟张夫子是同窗,在书院你爹是佼佼者,可惜科举不顺,张夫子却是在而立之年后考中了秀才,你爹”

永平府因距离顺天府近,有家资的学子都去京城书院求学,有能力的夫子也去京城书院任教,导致本地书院很是寻常,张夫子却是个另辟蹊径的,来昌平府求学。

当年在书院,平平无奇,甚至被昌平本地学子嘲笑。

但谁也没想到,就这样一位闷声不吭的人,竟然在而立之年又过五之后,考中秀才,而在书院叱咤风云且去京城游学的苏长渝,连个童生都没考过。

也是因此事,苏长渝彻底绝了在书院读书的心思。

老爷子清楚地记得,当年秀才试结果张榜后,长子喝得酩酊大醉,晕乎乎回家睡了三日,醒来后就不去书院了,留在书院的被褥笔墨等都是次子三子帮忙收拾回来的。.

苏婉:

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讲,她大伯与张夫子是竞争对手,且大伯是惨败的一方!

苏志刚却是沉思,他爹娘现在是没法指望了,亲事还得他自己做主,爷奶只是在说亲定亲时出面主事,而关乎一辈子的大事,他不想潦草应付。

“婉婉,你觉得秦夫人今日提起这门亲事,是何用意?”

冷不丁被提问,苏婉愣怔,伸向果盘的手顿住。

师娘做媒,应该不存在坑人之说,可二堂哥这话由不得她不深思!

苏志刚自顾自说道:“秦夫人才来昌平多久,且还有孕在身,张夫子家找秦夫人说媒,其心不诚!”

本来,他还没想到这个问题,刚才爷爷说起张夫子与他爹的过往,倒是令他茅塞顿开。

依照堂弟与秦夫子的关系,秦夫子不可能不知晓这些旧事,可秦夫人依然提起这门亲事,且大张旗鼓叫他去见礼,还特意提醒张家的事爷奶应该知晓

“我猜,张家是想借亲事在京城攀亲。”

苏志刚这一句话令众人醍醐灌顶。

是呀,若想在昌平府找合适的人家,秦夫人并不是最好的媒人之选,一则来昌平府时间短,不熟悉本地大户,二则有孕在身,更不可能大雪天出门交际说媒。

只剩一种可能,秦夫人在京城亲戚旧交中选择合适的人家去书信询问,若事情不成,张家女儿名声不受损,若成了,即便是破落户那也是京城人家,而且依照秦夫人性子,说的人家可能在京城不显,但家风绝对没问题,张家还顺势搭上了京城秦府这条人脉。

苏婉感慨:“就冲这份心计,大伯差张夫子十万八千里啊!”

老爷子接话,道:“你大伯啊,被我惯坏了!”

苏婉啃着苹果不接说话了,难得老爷子有自我反省的时候,她还是顺着点比较好,免得将人气生病。

想通其中原委,苏志刚也没觉得不舒心,秦夫人叫他去见礼虽说有其它用意,但何尝不是提点堂弟,他笑道:“志栋,你以后可得小心。”

作为秦嵩云的亲传弟子,苏志栋早已在书院切身感知到师父及京城秦家的威名。

不说巴结他的同窗,就是府城官家子弟都主动与他交好,下学后更是以各种名目邀约。

苏志栋笑道:“无欲则刚!况且有师父在,我遇事求师父就好,那些人还算计不到我头上。”

见他笑得习以为常,苏婉面上不显,心里却开始猜测回家读书的原因。

“大哥,你该不会是被各种恭维飘了,师父才让你回家读书吧?”

这话,引得屋内人全部看向苏志栋。

见不止爷爷看来,就是奶奶也停了手里针线活,他连忙摆手解释:“没有的事儿,就是同窗总是邀请我下学去酒楼茶馆,我嫌烦,师父说我考秀才试基础差不多了,就是缺乏切身感悟,待书院没啥用。”

话音越到后面越低!

见孙子低头愧疚的模样,老爷子心疼,宽慰道:“多少人挤破头想拜入名师门下,栋儿,只要你永远不忘初心,秦夫子收你这样一个弟子,是值得的!”

对于弟子以后如何,秦嵩云现在并不做猜想,倒是眼下,自豪于自己慧眼识珠!

见女儿收拾好行礼,成日磨着妻子要早早去师兄家,笑道:“后日休沐,爹亲自送你去。”

秦夫人诧异,“你不是还要找年礼吗?让闻声送吧,王嬷嬷跟着。”

“不用找了,志栋舅家给府里送了两头狍子,一头野猪,一只雄鹿,闻声已经报与我了。”

秦夫人大惊,这些野物,至少也有上百两了,自家白收是不是“四头野物,还有野鹿,这得上百两了,让闻声送些银钱,和回礼一起。”

“无事,后日我亲自跑一趟苏家村,京城送来的料子让人挑些合适的,海货也备些,笔墨纸砚多备,到时我一起送去。等苏婷添妆礼时,咱家多添点。”

秦嵩云感慨,“虽说这逢年过节给夫子送礼是尊师重道,可这些年,风气越来越差,也幸好我只志栋一个弟子,若再多收一个,这送礼都很头疼!”

秦芸嘟囔:“师兄才不会攀比,一定是他想到了爹你要给祖父母送年礼,这才让张家舅舅准备的!”

亲眼看着小棉袄胳膊肘往外拐,秦嵩云叹气,“哎呀,这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这还八字没一撇就护上了,以后可咋办?”

“爹~”,被爹打趣,娘也是看好戏的样子,秦芸难得害羞,跺着脚叫了一声,转身跑出屋子,道:“我检查下东西。”

“才来时还怯生生的,这才几个月哦,也就说起亲事稍微有些女儿家的样子。”

听丈夫念叨,秦夫人失笑,道:“她是不打算回京了,以后志栋若是科举有所获,说不定还要专门回京去张扬显摆一下。”

无视丫鬟婆子,偷听的秦芸跺着脚跑回屋,扑在炕上用被子蒙住头。

这股害羞劲儿,及至休沐随爹去苏家还没彻底消退。

苏婉见秦芸不如往日活泼,担忧道:“师姐,冻着了吗?”

秦芸摇头,规整好自己的东西,到通堂见到杏儿安儿才话多起来。

主要是安儿向她打听书院学子去北关的事儿,她恰巧听了好多,现在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听得杏儿安儿惊呼声不断,嚷嚷着比说书人说的都好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