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坊找你爹,顺便拎两条鱼回来做午饭。”张氏絮叨着翻看橱柜,可惜道:“早知道把腊肉泡上了,现在这时节,鲜菜少,没得好东西招待。”
苏婉指着控水的苜蓿、荠菜道:“哪没鲜菜,这不就鲜菜,昨天才挑的呢。”
张氏不想用野菜招待贵客,毕竟,在贵人眼里,这是喂猪的草,哪能用来招待客人。
苏婉才不管这些,道:“秦老太爷在京城啥没吃过,都能得皇帝赏赐贡品呢,山珍海味经常吃,倒是这野菜,我敢打保证,没吃过几回。”
“而且读书人多喜欢野趣,吃新鲜野菜也是野趣的一种呢,说不定秦爷爷吃完诗兴大发,写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苏婉这一番话,逗得张氏失笑,不过也有了定心丸,问道:“那中午菜咋做?”
“中午做凉拌苜蓿,荠菜木耳豆皮和炸番豆凉拌一道,韭菜炒鸡蛋,麻辣洋芋排骨,再做条鱼,烧个排骨鸡汤,主食就腊肉米饭吧!”
张氏琢磨菜单,觉得还可以,“我让你姐提两条鱼呢!”
苏婉利落道:“那就一条清蒸,一条红烧,我再剁点瘦肉,包个荠菜饺子,凑齐八道菜。”待苏
长青回家进门,先洗过手杀了一只鸡,才去隔壁见礼。
梨花边收拾鸡边道:“幸好家里买的肉还有,不然这手忙脚乱的,给大哥丢人!”
午饭是在隔壁吃的,也没在正堂摆桌,就在葡萄架下的石桌上,知晓苏志刚是二孙子,秦老专门让他留下作陪。
苏家这边,李氏、张氏、杨氏和梨花在灶房吃,苏婉带着三个崽崽陪闻声在通堂吃。
一顿饭,安儿很是殷勤,不停地帮闻声夹菜。
吃完饭了,才磨磨蹭蹭说道:“闻声叔叔,能不能再帮我抓两只兔子,我今年要好多好多的小兔子,你帮我抓两只能生小兔子的兔子。”
小树眼睛都亮了,跑到闻声跟前,惊喜道:“闻声叔叔,你会打猎,你打猎的时候能不能带上我?”
闻声今日有重任,自是不会答应,但却应承道:“过几日不忙了我去山里,到时候碰到兔子给你们抓回来。”
小树怏怏,安儿却是乐得蹦起来。
苏婉调侃,“你两倒是掌握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精髓!”
吃过午饭,秦老听闻作坊的人回家吃饭了,去作坊看了一回,顺道在鸡场转了转。
在村里人吃完午饭准备下地干活或是去作坊上工时,乘马车出村回府城。
此时,张康毅已经自侄子口中得知,苏家来了一位叫秦老先生的客人。
张椿这小子,中午没回自家吃饭,跟堂弟张松张柏一道来了三叔家,蹭了一顿饭不说,三句不离秦老先生,尽显摆自己了!
什么“秦老先生夸我机敏”,或者“秦老先生握着我的手教我运笔”
末了肯定道:“秦老先生肯定是秦芸的爷爷,说话的语气跟秦芸可像了,不过比秦芸好。”
“秦芸见了我的课业不是笑话我字丑,就是说我笨!”张椿靠在椅背上喋喋不休,“哼,看她下次来我怎么说,她爷爷都夸我,再说我笨,我可要回嘴了。”
张松慢悠悠道:“还吧,最好还手,看志栋哥不罚你抄五百遍书。”
“怎么会?”张椿想都不想直接出口反击,突然明白过来,秦芸跟志栋哥定亲了,他们都叫志栋哥小夫子,那以后见了面不得叫秦芸小师娘,这,这,这辈分咋就突然降了呢?
张军乐呵呵看着孙子斗嘴,对儿子道:“康毅,你要不去看看,看长青家可要帮忙?”
张康毅坐着没动,摆手道:“人低调来就没想着大张旗鼓,再说,府城官场都没人知道,我们就不去打扰了。”
他出门准备去作坊,看到从巷子口闪过的马车,眉眼丝毫没动,踩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出了巷子,此时,村道上已经没了马车的身影。
这天中午,村里好些人家知晓苏家来了贵客,是从京城来的秦家亲戚。
原因就是自家孩子回家念叨京城有太学、国子监,最有名的书院是琼林书院
有人猜到可能是秦夫子的爹,但却没人知晓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帝师秦老,苏家村人,除了张康毅,无人知晓秦嵩云乃帝师之子。
于苏家而言,不过是秦家老太爷临回京前来看看孙女以后的夫家,就像视察一样。
送走秦老众人皆松了一口气,苏长青、张氏商量备些山货,让苏志栋送往府城。
秦老走后没两日,闻声驾车送秦芸来家。
这是自两家定亲后,秦芸第一次登门,很是有些羞答答!
苏婉再一次见识到古人的早熟,也没像往常一样开口打趣。
家里没大人,但秦芸却规规矩矩去隔壁给两位长辈见礼,将家里准备的礼物递上,温声道:“好久没来看望爷爷奶奶,今儿天气好,闻声叔就陪着我来了,爷爷奶奶这段时日身体可好?”
“都好都好,来就来带啥礼哟。”李氏眉开眼笑,拍着秦芸的手让别见外,道:“还是婉婉陪你,晌午想吃什么跟奶说。”
倒是旁边的老爷子问了一句秦老可有回京。
“爷爷回京城了,临走前留信,让爷爷有机会了去京城走走。”秦芸温声细语,一派大家闺秀模样。
见完礼,刚进苏婉家大门,秦芸四看,见没外人在场,挠苏婉咯吱窝,“笑我还当我没看见!”
苏婉跳着躲避,道:“淑女,淑女,不能丢了形象啊!”
两人打闹一番,才坐在通堂说话。
“爷爷昨天回京了,爹说爷爷回京不来说声失礼,刚好闻声叔上次答应给安儿捉兔子,我就一道来了。”
“师娘出月子身体咋样,小鹿呢?”苏婉问道。
秦芸的弟弟还没大名,因鹿有长寿之意,因此,小名叫小鹿。
“我娘恢复的好,七八月我爹避亲不在府城待,到时候估计要来你家。”秦芸捏了一颗干枣,咬了一口道:“我娘跟弟弟的身体都好,还要多感谢大舅送得鹿,我娘还给表姐准备了礼物,到时让表姐来家一起玩。”
秦芸说大舅表姐,苏婉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还是梨花接话,“可以啊,七八月府城热得很,刚好避暑。”
苏婉这才明白,秦芸口中的大舅就是张大舅,表姐是小草,不过,她更关心科举避亲,好奇道:“师父都不当官了还要回避?”
秦芸嘟嘴,“我爹不一样,因我爷爷的身份,即便我爹不为官,官场上的人也会,未免日后被人说嘴,我爹干脆不在府城待。”
苏婉了然点头,继而想到以后的会试,道:“那我哥以后参加会试,岂不有很多人要避亲?”
秦家在朝为官的多了去了,不得半朝人休假回家!
“那不一样,要避也只我大伯二伯两人,不过,师兄参加会试,那得多少年后啊!”秦芸挠脸想象。
苏婉也畅想了一回,感慨:“那时候,估计我侄子都会打酱油了!”
秦芸脸色爆红,却是佯装无事吃干枣。
想到秦家急急定亲,苏婉状似无意,问道:“是不是京城发生什么事儿了?”
秦芸也没多想,吐了枣核,向两人招手。
待三人头凑到一起,才低声道:“听我爹说圣上要立太子,好些人家都在走动关系,想借着从龙之功飞黄腾达。”
梨花云里雾里,苏婉却是知晓朝中立太子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奇道:“圣上多少儿子啊,不是说太子都是嫡长子么?”
秦芸却警觉起来,摆手,“别问了,跟我们没啥关系,我们就自在过日子就好了。”
中午下学,安儿、小树吱哩哇啦跑回家,嚷嚷着要看兔子。
“闻声叔还没回来,见了人怎么不问人?”苏婉皱眉看着一进门就冲进西院,又冲出来的三人。
杏儿安儿、小树乖乖给秦芸见礼,都称呼为师姐。
小树嘟囔,“我要叫表嫂的。”
苏婉在灶房清嗓子,道:“谁在多事儿,午饭站着吃。”
三小只对视一眼,扯着嗓子喊“知道啦”,然后叽里咕噜跑进通堂。
下午,苏婉给秦芸装了六只小公鸡,一篓子鸡蛋,还用木桶装了两条鱼封好桶盖,闻声才从山里回来。
苏家村要打猎,得穿过山上的山地到对面的山林里,不比姚庄打猎方便。
而且闻声是专门来打猎的,自然不会只在外围打几只兔子野鸡,他扛回来一只黄羊,腰上的袋子远看都在扑棱。
四只大兔子,二十多只小兔子,还有三只山鸡。
山鸡看样子是被打晕了,从袋子提出来时软趴趴,放地上没动静。
“狍子留在山上了,你大伯回来时帮忙带下来。”
听闻还有一只袍子,苏婉惊讶,“后山猎物很多?”
秦芸打击道:“别想了,闻声叔可是会看猎物留在山里的痕迹,你进去,估计不是喂狼就是喂老虎。”
苏婉伸指头戳了戳黄羊,黄羊扑棱挣扎了一下,她吓得后仰坐地上,“还活着?”
“活着,回去处理。”闻声用麻绳将黄羊四蹄捆在一起,搬上马车。
苏婉连忙去菜园割韭菜,拔油菘,现在菜园子鲜菜不多,但韭菜、油菘、菠菜都新鲜,而且芹菜也长开了,虽还是嫩,但吃着味道正好。
在菜园转了一圈,拳头大的茄子摘了六个。
鲜菜虽品种不多,但也一篮子。
秦芸临上马车前念叨:“家里种完番麦来府城看我啊,我分了好几盆兰花菊花,到时候就长好了,你带回来栽花圃。”
“行!”苏婉笑着答应。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闻声没多寒暄,赶着马车出村。
马车刚消失在墙角,隔壁学堂下学,孩子一窝蜂冲出来。
安儿、小树带着几个想看兔子的冲进院门,见笼子里的兔子激动地哇哇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