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前几日一场春雨才过, 虽是随风入夜,却连绵两日。
经此,嫩芽像抽条般疯长。
树枝被“绿宝石”点缀, 山地更是披上绿丝绒外袍,青翠山谷犹如镶了一面镜子, 春日暖阳下有些灼目。
搭好只有顶棚的帐篷,苏志刚看向小儿玩闹处。秦小鹿与苏旻逸头戴花环, 嘻嘻哈哈追着蝴蝶,侄女在旁边伸着胳膊看护。
他笑道:“旻逸, 爹回家了, 你乖乖听姑姑的话, 别往湖边跑。”
忙着与好兄弟比赛抓蝴蝶的苏旻逸头都没回, 只抽空“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苏志刚无奈摇头,将镰刀放在背篓中,背手溜溜达达往上山的山道上走去。
天幕下铺了油布, 苏婉将野餐东西往出摆,总觉缺了什么, 看了好几遍,拍着脑门懊恼,“水果忘拿了。”
虽只苹果梨子和杏干, 可也是水果啊!
想到出门前秦小鹿、苏旻逸抱头嚎哭那一出,她咬牙,两臭小子联手演戏,竟是让她慌乱中忘了拿放在通堂桌上的小包袱。
秦芸不知从何处摘了一束野花跑来坐在油布上整理, 各色野花夹杂着翠叶树枝,看着很是热闹, 她眉开眼笑,真真印证了人比花娇!
苏婉目光在花束上转了两转,望向不远处拿着镰刀的苏志栋,笑道:“大哥,水果忘拿了,要不你回去取一下?”
“水果没带,那不吃了。”苏志栋还未开口,倒是坐在她旁边的秦芸着急道。
苏婉双手向后撑在油布上,用下巴指着远处追赶的两崽崽,咬牙道:“都是这两臭小子干得好事,我一着急放桌上忘了。”
此时,苏志栋已经走过来,见油布中间被吃用的东西沾满,确实没水果,道:“我下去取,刚好再背点木炭,晌午烤肉。”
“我在附近撒了点雄黄,你们也别往草深处钻,小心点儿。”
.
苏婉也不回话,看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放空自己,反正这话又不是交代自己,她回话岂非太没眼力劲儿!
还有,早就定好中午只热煮好的粥、烤饼,何时说要烤肉了?
如是想着,嘴角不自觉扬起弧度,秦芸手里的花,定是大哥陪着去林子采的,至于中午改吃烤肉,嘿嘿
见妹妹不接话只静静发呆,苏志栋将目光游移后定在未婚妻脸上,道:“渴了先喝点蜂蜜水,我回家取水果,很快的。”
秦芸犹豫,看着三个大水囊,皱眉道:“水够喝,不是还有粥吗,别回去了,怪远的。”
苏志栋眼中笑意漫出,轻声道:“没事儿,我脚程快。”
旁边的苏婉觉得有些噎,待大哥的背影越走越远,才拍着胸口出声道:“哎呀,噎死我了。”
秦芸莫名,看着她:“早饭噎着了?”
“不是早饭。”苏婉摇头,胳膊一软,直接躺油布上,调侃道:“是卿卿我我的狗粮!”
虽不明白狗粮是什么,但秦芸放下花束扑上来,挠苏婉痒痒,嘴里低声嚷嚷:“有本事你以后别定亲,让你笑我们。”
看,这都“我们”了,苏婉躺油布上打滚,嘴上却是不服输,还继续调侃。
两人笑闹着滚作一团,梨花和两崽崽看过来时,就见两人从雨布滚到草地上。
秦小鹿一扔手里的野花,奔过来,嘴里还喊道:“姐姐,我来帮你。”
见好兄弟要帮亲姐姐,苏旻逸自是不肯落后,倒腾着小短腿,喊道:“姑姑,我来帮你。”
结果,两人在冲往“战场”的中途,你推我挤,还没能跑到天幕下,俩崽崽抱在一起滚在了草地上。
梨花在一边又要护着不让两小的往低处滚,又要拉架,很是忙碌。
苏婉和秦芸坐起身时头发乱糟糟,花束早已散落,她边捡边道:“这两人不是好的恨不能穿一条裤子,咋一转眼就打起来了。”
梨花蹲在一边笑道:“准备帮你两,结果,路上自己先斗在一起了。”
“嘿~,别打了。”
突然,山上传来安儿的喊声。
山谷几人齐齐转头看去,苏婉、秦芸的视线被天幕挡住,两人爬起身走出来。
后山密林边,隐隐约约可见人影。
怪不得上山后往山谷走时,这两人溜没影儿了,原来是跑后山去了。
秦芸双手放在嘴边喊道:“快下来。”
开春了,豪猪最喜欢在林子外围觅食,若是碰上
话音传出老远,回声一波又一波,山上的人却没了动静。
秦小鹿、苏旻逸还抱起一起,却是停手望着山上,向往道:“我也想去。”
梨花没好气道:“死了那条心吧,你两要不听话,以后可不带你们出来玩了。”说完提溜起两人的衣领,往帐篷处走。
俩崽崽也不怕掉地上,松开对方,故意曲腿在半空荡悠,嘴里喊着荡秋千喽!
秦芸的喊声,刚爬上山顶的苏志栋也听到了,他站在路边笑望谷底,即便人影小小的,他也不介意。
风过山林,沙沙作响,他笑着转身往下山回村的路走去。
“志栋~”
听到身后叫声时,已经能看见山下村庄,苏志栋驻足转身,就见张康毅从山路下来,见人加快脚步,他站树荫下等待,“康毅哥,你咋在山上。”
“我来看看地,这不眼看要种番薯洋芋了。”张康毅笑道。
想到停了三年的作坊,今年也没听爹说上工,苏志栋问道:“今年作坊开工吗?”
自大旱后,作坊就一直停工。
今年南边的流民陆陆续续回家,本地人有地有粮,吃的番薯洋芋有限,作坊若是开工,也会有人来卖洋芋,若是不够,还能去北关收。
本来,他就想去北关收洋芋早早开工,收到从府城传来的消息,歇了心思,张康毅道:“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准备洋芋收了再开工。”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以往,张康毅总觉得这类人肯定女气,没有男子气概。可看着面前之人,他却不得不承认,世上真有这种人。
心中已是百转千回,面上却丝毫不显,道:“京使来巡,家里谨慎些!”
苏志栋一惊,面色微变,不过一息又恢复平静,笑道:“康毅哥,你从哪得到的消息,一般这种御史巡查不都是隐姓埋名私下查访的吗?”
张康毅惊讶于苏志栋的镇定,不过,他也没恶意,直接开门见山道:“说是保密,但想知道的人总会知道,而且,这次是圣上特意指派,并非微服私访。知府大人让人传话,巡查使可能会来咱们村。”
几年北地不再免费,而北旱南涝,又是局部蝗灾,国库估计也见底了,所以,今年北地的税收尤为重要。
“圣上派人来,也想看看救灾情况,查查是否有贪污之事,不用想,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两人边说话边往山下走,眼看快到苏家门口,张康毅斟酌后问道:“志栋,之前洋芋切块种的法子,在前知府大人面前婉拒了酬谢,朝廷也没见动静,但这次番薯育苗移栽,圣上可能会有赏赐,明面上是我,但你也知道”
苏志栋打断他的话,毫不在意,“康毅哥,朝廷要封赏你接着就是了,番薯都是你从南边带回来的,咱村也是你家最先种,大家都知道。”
张康毅回望后山,压低声音:“圣上跟前的人不要小瞧,若是不想正面碰上,提早想个合适的法子”
苏志栋看着青砖路上的背影渐行渐远眉眼沉沉,直至身影消失在褐色院墙后,才进自家院门。
菜园忙碌的张氏见长子独自回来,且脸色不好,还以为咋了,惊慌道:“你咋现在回来了?”
“娘,没事儿,我回来取苹果。”苏志栋正了脸色摆手,没见到爹的身影,问道:“我爹呢?”
“去你里正爷爷家了,也不知啥事儿!”
想到张康毅刚才所说,苏志栋猜测,“应该是今年税收的事儿吧,免税三年,今年开始收税,应该就是这事儿。”
张氏担心,“也不知会不会涨税?”
苏志栋提着篮子在柴棚下的木炭堆挑拣,道:“应该不会,咱们北地去年就风调雨顺,今年也该交税了,南边说不定还得继续免。”
南边,蝗灾才过,即便今年雨水正常,水稻能丰收,那也得先让支撑了三年的灾民吃饱肚子,收税,最快也得等明年。
更何况,回家的流民还需要安顿,若是能遇上像卫大人这样真心为君为民的好官,说不得能不向朝廷伸手,自己解决归乡人的安家问题。
可若是遇上那没手段的,估计朝廷还得出钱!
张氏起着菜畦,嘟囔:“还是风调雨顺的好,虽要交税,但人勤快些总不会饿肚子!”
心中无不庆幸有二女儿,不然,就自家以往的家底,哪敢大旱之下天天吃两顿干饭不说,馍馍、点心还不断顿!
苏志栋装好木炭,从灶房提了半只鸡,用竹筒装了好些调料粉,提上水果才出门。
此时,山谷湖边,安儿正在用镰刀削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