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野心家
苏婉是着实没想到, 她这等穿越女都没有的翻云覆雨精神,竟是在本土女主身上体现了,不仅体现了, 人还付诸行动!
只是,现下不是感慨的时候。
无他, 因苏家二房苏荷花,成为苏家村乃至整个昌平的谈资!
上次老爷子带全家出动去刘家说事, 结果都没开口,反倒是给自己气病了。
从府城回家, 他就不想再管这事儿, 一则, 给三个儿子早早分家, 现今人各自在各家做主,哪需要他这老东西插手,二则孩子都大了,各有心思, 不是他一个隔辈老人能管得了的。
要是苏婉知晓老爷子是这种想法,绝对会笑, 有现在的果——小一辈不咋将老爷子的意愿放在眼里,那绝对是老爷子自己作出来的。
当年二堂哥分家,家里小辈谁私下里不说老爷子偏心啊!
但老爷子执拗了一辈子, 不可能临到老醒悟,甚至,现在更是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态势。
你当初做决定不听我的话,现在出事, 我已经出过一次面,后面咋的, 你自己看着办!
因此,自上次从府城回来,他一直没过问荷花婆家的事。
而苏长沐,怕真将老爹气出个好歹成了全家的罪人,长房眼看着期盼多年的秀才要考中,三房的进士已经为官,要是老爷子现在因自家出事,这两房绝对不会放过自家。
因此,他撂下差事专门来侍疾。
再有就是他必须回村,闺女将老爷子气出病,他再不回去,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而且若是老爷子有什么意外,兄长、同父异母的弟弟都会埋怨他,在三兄弟中,他真就孤立无援了。
苏长沐是回村了,但白氏在府城,关键是丈夫不在家,她也就操心操心儿子的衣食,这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更何况白氏本就不是安分之人。
去了刘家两次,又与二女儿在外面约着见了三次,也没说啥,就老生常谈给闺女灌输抓住男人的心,看紧钱财。
期间,荷花也回了两趟娘家。
彼时,无人知晓两人在合计什么。.
而刘家,忙着走关系找门路给刘家宝活动差事,也没顾得上儿媳。
这一个疏忽,也不知咋的,荷花竟是与杨管事搭上线了。
刘家哪能咽得下这口气,偏苏家村的苏家在昌平府是独一份的名声,借着苏进士,本是三姓的私事闹得满城风雨。
苏家有心想隐瞒都瞒不住,老爷子知晓了自家出嫁的孙女竟然私下与商队管事有来往且传得沸沸扬扬,当即气了个仰倒。
就连梁老爷子都惊动了,专门来开解好友。
这下,苏长沐一家在府城是真待不下去了,只能搬回村,老爷子又不待见,村里人还指指点点,气得苏长沐想抽死昏头涨脑的糟糠。
“你说你,平时拎不清就算了,给荷花出什么混招,先不说小一点的阿静、欢欢,就是杏儿都没说亲,三弟一家能放过我们!”
看着丈夫满脸怒气恨不能再抽自己两巴掌,白氏捂着青肿的脸默默流泪,她,她真是冤!
二女儿与那杨管事有来往,她是真真不知道。
可荷花却一口咬定是回娘家,并没有见什么杨管事。
白氏有口说不出,她要说了,女儿就彻底说不清,她只能自己受着,只希望
苏长沐不知她所想,咬牙发狠,他活了大半辈子,是有些汲汲营营,可那也只是为了银钱走了与家风不同的商道而已,咋到女儿这里,直接就不知羞耻还,还
他气的脑子一阵一阵发晕,撑着额头道:“你好好想想怎么向爹请罪。”
嘴上是说着请罪,心里却已经在琢磨要如何休妻,才能将自己撇清,反正儿子年纪也大了,与布坊大管事的女儿很是有些意思,这门亲事只差临门一脚.
夏收已经临近尾声,村道边,有人家铺了席子晾晒麦子,未到上学年纪的孩童三三两两坐在席子边玩着打石子。
打石子不是什么复杂的游戏,小孩子在路边河滩玩,看见圆润好看或是形状怪异的小石子捡回家,洗干净后与同伴一道玩。
每人手里攥几颗出拳,谁的石子数量多谁先,几人的石子混在一起一把撒开,弹自己的石子击中别人的,且不击中其他任何石子,即可获胜赢得被击中的石子。
甜杏熟了之后,也会用杏核玩。
苏婉戴着草帽晃悠悠往村里去,路上的小孩见了或是叫婉婉姐,或是叫姑姑,她都一一应下。
老爷子发话,要家里所有主事人都去他跟前,苏婉就跑腿叫人。
原本让家里下人去也成,只是怕二伯多想,她才出门亲自跑这一趟。
一则她已经定亲,这些负面消息对她影响不大,二则就是心里承受能力强,要是杏儿去,说不定听见路人说闲话得气坏。
站在二伯家门口,见院子静悄悄,门户都虚掩着,苏婉扬声叫人,得了屋里人的回应道:“二伯,爷爷让去他那边吃饭。”
苏长沐与妻子面面相觑,几息后反应过来应声,“知道了,这就来。”
苏婉沉默一瞬后道:“二伯二伯母你们收拾收拾,我去叫大伯。”
相较于苏长沐,苏长渝倒是轻松,只是看到从书房出来的长子,皱眉道:“我过去就行,你好好温书。”
八月就是院试,最后一哆嗦,家里却是不消停,苏长渝很是气闷。
苏志强活动着手腕闻温声道:“不影响,再说我还要跟梁公子打听一下新夫子的脾性。”
闻此言,苏长渝没再阻拦,只是借着苏婉与孙女苏静说话,低声道:“你跟两位夫子打听打听课业,致远书院的夫子不一般呢!”
说着想起了三弟的亲家,遗憾道:“可惜安儿不在,要是在家,带你去秦家拜访,能得秦夫子指点,这次就稳了。”
苏志强抚着衣袖没说话,其实他有去拜访秦夫子的门路,况且三堂弟离家之前带他去过秦府,只是,想到前些年为人确实不堪,实在无颜去请教。
倒是可以跟两位夫子切磋切磋,毕竟也算同窗,只是他早几年出书院而已!
这厢,苏婉正答应帮侄女苏静移栽花木,摸了摸两个小辫子,笑道:“过几日姑姑让人接你和弟弟去我家玩儿,姑姑给你做好吃的糕点。”
“今儿不能去吗?”苏静眨着眼睛有些不高兴。
“今儿姑姑忙,再说糕点要提前准备干果,过两日姑姑准备好了叫你。”
从大伯家离开时,看着苏静依依不舍的眼神,苏婉笑着挥手让人进屋。
往家走时,有人在耙麦子,见到苏长渝笑着打招呼,都知道苏志强在准备秀才试,顺嘴说吉利话加油鼓劲。
苏长渝笑着回话,走远了才嘀咕道:“势利眼,别看面上笑嘻嘻,背后地里还不知咋说咱家呢!”
苏婉惊奇,不自觉瞪大眼睛,她与这位大伯的交集不多,但从仅有的交集和别人口中知晓,是个不喜长舌不爱下地瞎讲究的读书人。
可现在这样,倒真像村里的农家老头,面上圆滑,见面三分笑,背后也会说人是非。
苏长渝对上侄女惊讶的眼神,斜撇一眼道:“看啥,我说的不是实话?”
最大的孙子忞轩都已经是说亲的年纪,他也是知天命之年了,现在倒是有些看不惯自己年轻时的那些读书人的臭毛病,反而以往看不惯的习以为常,就如背后嚼人舌根!
苏婉笑着摇头,到自家门口,她想了想,跟上了大伯大堂哥的脚步。
算了,回家也是挠心挠肺的好奇,还不如去二堂哥家看看情况。
苏志刚家,正堂坐了一屋子人,好在都是自己人,苏婉趁着老爷子不注意,溜去西间。
杨氏正抱着女儿哄睡觉,见她进来笑而不语。
苏婉搬了凳子坐在门口听。
老爷子气色很差,脑门上还绑着布条,布条在熬煮的药汁里浸泡过,嗅着能提神醒脑。
见一大家子都到齐了,他缓缓道:“以后儿女亲事,不用过问我,你们当家的自己做主。”
一句话,令在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苏长沐、白氏更是直接跪地。
见次子要说话,老爷子率先开口打断:“我老了,能活到志强考中秀才接手学堂、老三家的把官坐稳就知足了,给你们早早分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就不要来烦我了。”.
他这次真是气狠了,活了一辈子,最看重脸面,结果被一个孙女踩到他脸上。
“志强你不用分心,好好温书就成,不懂的去府城请教你秦家叔父,争取这次院试一次过。”
短短几句话,他说得很是吃力,停下歇了口气,又道:“院试结束,你就在学堂教学生,早晨来时把阿静带过来,你奶帮忙带着。”
苏长沐跪在地上,袖中的手紧紧攥着,终于到自家了,期待又惶恐。
可惜,老爷子却直接将目光调向三儿子,“老三,杏儿的亲事有眉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