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章(1/2)

第34章

云煦泽对这个主动搭话的人有些好奇, 道:“你有事?”

程允晨微微笑道:“在下对乐器还算精通,想和郎君交流一番。”

原来是在找同好。

云煦泽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对乐器一窍不通, 方才只是觉得这些乐器长得古怪, 便多看了一会儿。”

程允晨闻言, 失望道:“那太可惜了,在下来了高平数日, 还不曾遇到志同道合之人。”

他是外郡人?

云煦泽挑了挑眉:“郎君贵姓?”

程允晨道:“郎君唤我程六郎便好。”

程姓?

云煦泽立刻在脑中搜索, 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家族, 问道:“你是合昌郡程家人?”

程允晨并不意外云煦泽猜到他的身份, 只是苦笑一声:“在下只是家中庶子,不敢代表程家。”

庶子是没资格在外面打着家族旗号行事的, 程允晨的身份也就在合昌郡管点用, 出了合昌郡不好使了。

有时候直系庶子还比不上旁支嫡子。

云煦泽并未在意他的身份,道:“程六郎也来参加诗会?可有把握赢得章翁的青睐?”

大康世家林立,世家之间等级森严,因此世家都很注重正统,嫡子和庶子虽然都是儿子,但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嫡子的前途有家族帮忙铺路,庶子却只能帮家族打理杂务,庶子若是想进入仕途, 只能自己想办法谋划,只有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家族的资源才有可能对庶子开放。

所以程六郎意图通过诗会扬名一点也不奇怪。

但出乎云煦泽的意料,程允晨并非是想借章丰钊扬名。

程允晨叹气道:“不怕郎君笑话, 在下自幼学习作诗,但一直没什么长进, 在下这次来参加诗会,其实并没奢望得到章翁的青睐,只是想见谨王一面。”

云煦泽目光一凝,故意开玩笑道:“你不会是想让谨王帮你作弊吧?”

程允晨忙摇头:“在下岂会做这般龌蹉之事,只是想到谨王府中可能还有空缺,在下想求谨王给在下一个机会。”

此人竟然想在王府入仕。

程家是合昌郡的大家族,按理说应该懂结交藩王的缺点,程允晨明知道弊端还这么做,意味着他除了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可走。

云煦泽故作疑惑:“你都不了解谨王,为了求得官身,便要在谨王手下当差,不怕以后后悔?”

程允晨道:“在下并非病急乱投医,事实上,来到高平后,在下了解了很多谨王手下事,正是如此,在下才想进王府做事。”

“谨王在今年六月就藩高平,仅用了三个月便在高平站稳脚跟,让三大家族臣服,仅这份能力便足以让人叹服。除此之外,谨王宅心仁厚,爱民如子,一来高平便免了高平百姓的秋税,令高平商户收购百姓用甘蔗制成的蔗糖,极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还有最近正在推行的新肥料一事,谨王每做的一件事都是利民之举。”

云煦泽还是第一次听外人当面夸他,心情还算不错,不过他没有和程六郎聊下去的兴致,道:“看来你真的了解过谨王,能不能在诗会上见到谨王就看你的运气了......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程允晨送他:“郎君慢走。”

看着云煦泽离开利丰楼,程允晨脸上的笑容消失,目光变得幽深。

衣着华丽,面容稚嫩却已经束冠,还这么巧地出现在利丰楼。

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他有八成把握方才之人便是谨王。

重新走在承安街上,云煦泽单手背在身后,右手把玩腰间的香囊,道:“小福子,你觉得方才那个人怎么样?”

小福子想了想道:“那人很有魄力,他都不一定在诗会上见到王爷,就敢因为这一点渺茫的机会来高平。”

云煦泽摇头笑笑:“程六郎可不像是默默等待机会的人,他敢这么早来高平,就想好了见本王的办法,诗会不过是最后手段。”

“虽然不能确定,但本王总觉得他方才认出我了。”

小福子惊讶:“不会吧,他又没见过王爷,我们穿的都是常服,金印也没带在身上。”

云煦泽道:“对于聪明人来说,他有的是办法确认本王的身份。”

小福子听出云煦泽对程六郎的欣赏,问道:“王爷想用他?”

云煦泽笑笑:“用人哪能这么随便,你先去查查程六郎再说。”

如果程六郎真的猜到他的身份,那方才那些话很可能是为了迎合他说的,世家子弟惯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不得真。

不过程允晨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云煦泽确实注意到了他,只要小福子查到的资料让云煦泽满意,云煦泽不介意用一用他,反正他正有招揽人才的想法。

程允晨倒是正好撞上来。

说完程允晨,云煦泽想起正在建造的凤栖楼,便决定去看看,结果到了那里后,把云煦泽吓了一跳。

“怎么围了这么多人?”

小福子解释道:“因为清匠司发明的水泥和红砖,凤栖楼建造得很快,百姓都被惊到了,每天都有人来这里观摩。”

好家伙,这凤栖楼还没建好,就要成景点了?

凤栖楼和以往的建筑都不一样,因为红砖和水泥充足,凤栖梧以砖瓦为主,不再以木头为主体,虽然还是符合大康人审美的对称结构,但多了砖房特有的宏伟感和厚重感。

云煦泽围着凤栖楼转了一圈,满意道:“清匠司这次差事办得不错。”

小福子笑道:“王爷交代的差事,他们当然不敢怠慢。”

正在这时,旁边的外郡人发出惊叹:“这也太快了,一个五层的阁楼,眼看着快要盖到一半了。”

“高平还真是有不少新奇东西,我之前在利丰楼看到精盐,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白的盐,一点苦味也没有,我们那里怎么就没有这种盐呢。”

“精盐早就有了,你竟然没见过?”

“唉,我们郡离高平太远,连琼浆玉液也是前不久才喝到一次。”

听到这话,有人觉得不对劲了,问道:“这位郎君你是哪里的?”

那人回道:“在下安州宣威人。”

“宣威?你是边郡人?”

边郡意味着位于大康边境,大康虽然国力强盛,但并非没有敌人,安州北面的胡人便一直对大康虎视眈眈,边郡便有抵挡胡人入侵的任务,所以边郡的兵力远多于中原各郡,而且边郡的兵力并非都由役兵组成,还有募兵来的精锐。

当然,这并非周围人惊讶的原因,最关键的是安州位于大康北端,而陵州在最南方,也就说两者一南一北,比陵州到洛京都远。

“不对啊,诗会的消息才传开半个月,你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从宣威赶过来?”

那人解释道:“我前几日刚到合昌郡,本是为外祖父贺寿,意外得知了诗会的消息。”

“这可真巧。”

本来安州距离陵州遥远,这里不该出现安州人,偏偏因为一个巧合让此人赶上了。

不过听说安州因为是边境,民风彪悍,比起吟诗作对,他们更擅长骑马射箭,应该不用担心被此人抢了风头。

云煦泽听到此人来自宣威郡时也吓了一跳,听了后面的解释才释然,轻声笑道:“还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不过章翁在安州也有这么大的威望吗?”

小福子也不太清楚:“奴才不知。”

云煦泽没再听他们接下来的谈话,带着小福子回了王府,将那个安州人的事告诉章丰钊。

“先生,仰慕你的人可是真不少,本王在街上看到不少外来人。听说几家大客栈已经客满,那些客栈老板都得谢谢先生。”

这些才俊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女眷,他们订客栈都是直接包一个小院,客栈的地方再大,也经不住这么包房。

章丰钊道:“听说安州武风盛行,人人皆以上阵杀敌为荣,他们那里也有擅长吟诗作对的世家子?”

云煦泽道:“那人看着白白净净,不像是习武之人,可能真的擅文......本王还以为来的都是陵州人,现在看来周边州郡的才俊也有可能来。”

章丰钊调侃:“王爷可是担心地方不够?”

云煦泽笑道:“凤栖楼自然够大,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分开举行,但高平城恐怕没有那么多地方让他们住。”

“王爷有何对策?”

云煦泽看了眼北面:“城内地方不够,不是还有城外嘛。”

“王爷说的是庄子?”

“不错,正好本王的庄子已经建好,地方也够大,应该能住得下。”

章丰钊皱眉:“那是王庄,岂能随意给外人住?”

云煦泽微微扬唇,道:“当然不能随意给他们住,想要住本王的庄子,得通过考验才行。”

“什么考验?”

云煦泽看向章丰钊,那目光不言而喻。

章丰钊顿时懂了,没好气道:“合着王爷并没有想好。”

“这些人是来参加诗会,那他们的才学必定不凡,本王才疏学浅,哪有能力给那帮才子设置考验,只能由先生来。”

章丰钊摇摇头:“罢了,王爷总是有理,老夫便出几个对子,只要对上来一个,就允许他们入王庄。”

“有劳先生了。”

......

程允晨自从上次在利丰楼见过云煦泽后,便取消了之前的计划,耐心等王府那边的反应。

这日,和他交好的几个郎君过来寻他:“六郎,王府刚刚传出消息,只要有人通过考验,就能住进谨王的庄子,直到诗会结束。”

程允晨对谨王的消息都很上心,问道:“什么考验?”

“我们这不是来找你一起去看嘛,去了就知道了。”

“那就走吧。”

几个人出了客栈后,便坐马车前往城外王庄,等他们到时,发现庄子外面已经围了一圈人,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

“这群人的消息都这么快吗?”

程允晨看到几个眼熟的人,脸色微变,低声道:“我们还是走吧,盯上王庄的人必定不少,我们争不过他们。”

在这个世家与皇室共治天下的时代,世家不仅代表着阶级,还意味着学识,一般来说越厉害的世家,其家族子弟越博学。

当然,凡事拥有例外,但例外只属于少数人,程允晨几人并不在其中。

程允晨想走,他的同伴却想看热闹:“好歹看看考验是什么,哪怕通过不了考验,看看别人怎么通过也好。”

程允晨无奈,只得陪着他们走近人群,听着那些人你一言我一语,他们很快就弄明白考验是什么。

王庄门口立着三块竖匾,上面写着三副上联,只要有人能对出一副下联,就可以入王庄,从现在到诗会结束的一切吃住都由王府负责。

“听说这三副对子都是章翁出的,我们快过去看看。”

程允晨也对章丰钊出的对子好奇,便随着同伴挤到前面,那三块竖匾很显眼,一眼便能看到。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看到这三副上联后,程允晨便陷入沉思,他发现要对上这三副上联,不仅要和上联对仗,本身也要对仗,这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程允晨很快就和周围人一样颓然地放弃,这不是以他的水平能在短时间内对上的,即便给他几日时间思考,也不一定对得工整。

章翁出的对子果然不简单,王庄不是那么容易住的。

“六郎何时来得高平?”

程允晨刚放弃对对子,耳边响起一个声音。

他心底微沉,面色平静地看向来人:“来了有几日了......兄长。”

来人穿着一身墨色常服,长发用玉冠束起,比起程允晨的普通,来人面如冠玉,端是一副好相貌,只是眼神阴鸷,让人难生好感。

此人便是程家二郎程允让。

看到此人,程允晨的同伴皆是变了脸色,有些担心地看了程允晨一眼,却无人敢开口说什么。

程允让嗤笑:“就凭你那蹩脚的作诗水平,难不成还敢妄想参加诗会?若是丢了我们程家的人,阿爷可不会饶过你。”

程允晨垂眸道:“兄长放心,允晨必不会让家族蒙羞。”

这时,程允让身边的人开口:“按我说,程六郎你就该老老实实打理家族产业,别总想些有的没的,这人啊,有时候就得认命,尽心为二郎办事,二郎又不会亏待你。”

程允让虽然是二郎,但他却是程家这一代的嫡长子,最受家族重视,即便这次诗会没得到章丰钊的青睐,程家也会利用人脉送他进洛京入太学。

此人话音一落,同伴纷纷笑道:“你倒是好心,可架不住有人心比天高,一介庶子,也敢妄想入仕,也就是二郎心善,若是在我家,我直接打断他的腿,断了他的妄想。”

听着同伴对程允晨的嘲讽,程允让并未阻止,反而听得津津有味,他就喜欢看程允晨眼睁睁看着希望破灭的样子,所以他并未阻止程允晨来高平。

程允晨已经听了很多遍这种话,程允让的这些簇拥几乎每次见他都要冷嘲热讽一番,他都习惯了。

等他们说完,程允晨平静道:“兄长可还有事?”

他们必定是兄弟,哪怕嫡庶的身份天差地别,但在外面,程允让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

程允让摆摆手:“我要解对,你走吧。”

程允晨拱拱手,便转身离开,他的同伴纷纷跟着他离开。

远离程允让后,其他人长长松了口气:“六郎,程二郎怎么每次见你,脸色都不好看?”

程家庶子众多,程二郎想针对也针对不过来,但就是看程允晨格外不顺眼。

程允晨淡淡道:“或许是我们八字不合。”

“别开玩笑了,哪能是因为这么扯的原因。”

程允晨扯扯嘴角,眼底带着几分讥笑。

与此同时,谨王府书房

云煦泽一愣:“相克?”

小福子道:“正是,听说程六郎出生时,正好赶上程二郎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熬过去,程家主母请大师为他祈福,还让大师给他算了一卦,结果就算出来程二郎和程六郎八字相克。”

“程家主母就认定是程六郎害得程二郎差点没命,当时就要杀了程六郎,不过被程家家主阻止了,若真因为这种荒谬的理由杀害庶子,程家恐怕就要成为合昌郡的笑料。”

“程六郎虽然保住了命,但这些年来,一直被程二郎母子针对,随着他生母去世,过得一直不好,他想在高平入仕恐怕也是为了脱离程家。”

云煦泽没想到会有这么荒唐的事,古人的迷信思想当真是可怕。

不过程六郎有这般经历,倒是让他和程家分割开来,或许可以一用。

小福子看着云煦泽的脸色,问道:“王爷可要招揽程六郎?”

“招揽?”云煦泽摇摇头:“他想为本王做事,总要让本王看到他的能力,若是他连光明正大见到本王的能力都没有,本王也无须给他机会。”

云煦泽记得章丰钊的提醒,他不会主动招揽任何人。

程允晨想要入仕,就要想办法说服高平某个家族举荐他,毕竟想要见云煦泽最起码得先进了寿安坊。

而有重兵把守的寿安坊,是不允许陌生人靠近的。

......

城外庄子门前的三副上联,在那些家族子弟的口口相传中,迅速在高平传来,很多人都在尝试对出下联。

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住进王庄,还有可能得到章丰钊的认可,毕竟这对子是章丰钊出的。

当然,虽然只有三副上联,但并不意味着只有三个人可以入住王府,这不是比赛,只要对上来,哪怕不是最合适的下联,也会被允许去住王庄。

一日过去,已经有三人对出下联入住王庄,只是对出来的下联勉强工整,入不了章丰钊的眼。

一直到三日后,才有人对出让章丰钊满意的对子。

上联是【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那人对的下联是【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对仗工整且有意境。

章丰钊看了后很满意:“陵州还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云煦泽笑了:“照先生所说,之前那些人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仅在对对子这一点,他们都名不副实。”

章丰钊说话并不客气,吟诗作对只是小道,平日里休闲娱乐尚可,那些早就决定要入仕的家族子弟肯定不会在这方面浪费太多精力。

只不过他们这次参加的是诗会,若是无几分真本事便来凑热闹,被章丰钊嘲讽一番也怪不得旁人。

云煦泽问道:“对出此对的人是谁?”

小福子笑道:“王爷,这人您认识,就是之前在凤栖楼见过的那位安州宣威人,他出身宣威周家,在家行五。”

“说来也是有趣,周家为他取名周北驰,本意是在疆场驰骋之意,周家不论嫡庶都是学武,唯有周五郎让家族给他请先生教授学问。”

云煦泽听言也笑了:“倒是个妙人。不论如何,宣威周家抵御胡人有功,让王庄的人招待好周五郎。”

世家与皇室共治天下,得到了不仅是权利还有义务,安州所有的家族子弟都要参军,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周五郎不仅在周家是另类,在整个安州都是另类,不是说安州没文人,只能说极少,安州百姓也不崇拜大儒,他们只崇敬上阵杀敌的将军。

在安州的家族地位,就看谁家子弟在战场上表现得好。

至于兵权,那是没有的,兵权肯定在皇室手中,这是立国以来皇室和世家的默契。

章丰钊道:“一个不被家族重视的才俊,王爷或许可以试着拉拢他。”

云煦泽惊讶:“先生不是不让本王出面吗?”

章丰钊挑眉:“老夫不信这点小事会需要王爷出面。”

云煦泽明白章丰钊的意思,沉吟道:“离诗会还有段时间,先观察他些日子再说。”

对子对得好,不见得有治理才能,或许此人只适合当个文学大儒呢?

云煦泽不想盲目拉拢人,得确定此人有拉拢价值再说。

章丰钊没再说什么,他只是见才心喜,便把周五郎推荐给云煦泽,至于用不用周五郎,全凭云煦泽决定,章丰钊不会干预。

云煦泽吩咐道:“小福子,去查查周五郎。”

安州离陵州很远,若不是因为琼浆玉液,高平的商队行商范围扩大,云煦泽还真不一定能查到想要的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