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诗会上发生的事只在小范围流传。
参加诗会和买门票当观众的都是家族子弟, 虽然丢人的只是高平才俊,但他们毕竟同为家族子弟,因此这件事只在世家之前流传, 百姓们并不知道。
在百姓眼中, 这诗会便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诗会前弄得那么轰动,连百姓们都知道钱娘子和高平家族子弟的矛盾, 结果诗会当天什么消息都没有。
哪怕诗会结束, 也只是公布了诗会前三名, 只字未提他们之间的矛盾, 谁赢了谁输了,一概不知。
这让一心吃瓜看热闹的百姓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
吃瓜吃到一半远比吃不到瓜的感觉更难受, 但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世家子弟不想透露消息,寻常百姓就得不到消息。
也就是现在没有报纸,要不然诗会第二天百姓们就会看到诗会的详况转播。
高平,谨王府
云煦泽得知诗会的消息并未在民间传开,轻笑道:“钱山长果真是个聪明人。”
作为诗会的知情者,哪怕世家子弟们不约而同地隐瞒消息,只要钱娘子想要把消息传开,有的是办法。
她没么做, 便彰显了自己的格局,高平家族子弟还得领她的情, 一收一放尽是手段。
章丰钊道:“王爷可以放心把高平书院交给钱山长了。”
“是啊,有钱山长在, 高平书院就出不了乱子。”
云煦泽看向小福子:“书院有没有说什么何时进行入学考核?”
小福子道:“钱山长已经放话,八月初进行考核, 八月中旬便要开学。”
这入学时间和太学大差不差,想必都是按照太学的规章制度来。
云煦泽随口问道:“报名入学考核的女郎多吗?”
小福子听言,脸色有些怪异:“可能是受了市舶使的激励,报名的女郎颇多,还包括蒋长史的夫人。”
云煦泽是第一个任命女子官吏的人,进入高平书院,哪怕进不了太学,也能在毕业后入仕。
众人都对云煦泽有信心,因此报名的女郎很多。
但云煦泽怎么也没想到赵娘子也会报名。
“晟阳知道吗?”
“自是知道。蒋长史并无意见,只是蒋老夫人有些不满,因为小郎君还小。”
蒋晟阳膝下同样有个嫡子,如今尚且年幼,还是需要阿娘陪伴的年纪。
蒋老夫人显然更在意孙子。
云煦泽却不以为意:“高平书院并不强制学生住在书院,赵娘子完全可以每日回府陪伴小郎君。”
他当初就是用这个借口说服许娘子。
朝廷明白女郎的种种不便,所以才没有强制女学生住宿。
章丰钊道:“各有各的道理,蒋长史怕是要为难了。”
婆媳之争,男子夹在其中,帮哪个都不成。
小福子道:“蒋长史聪明能干,应该能处理得了吧?”
云煦泽突然来了兴趣:“去把晟阳叫来。”
他很好奇蒋晟阳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成亲三年,蒋晟阳终于迎来了婆媳之争。
章丰钊摇摇头:“王爷怎可看下属的热闹?”
还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云煦泽干咳一声,收敛表情道:“先生此言差矣,本王只是打算替晟阳出个主意。”
顺便看个热闹而已。
过了一会儿,蒋晟阳到了。
云煦泽道:“听说赵娘子报名了高平书院的入学考核?”
听到这话,蒋晟阳面色一苦:“王爷消息灵通。”
云煦泽故作不满道:“书院招收女郎,是本王提议,父皇应允的,晟阳这般是不想让赵娘子如书院?”
蒋晟阳连忙摇头:“王爷明鉴,下官并无此意,只是为家务事所扰。”
他当初娶赵娘子,就明说他是为了找人管理后宅,蒋晟阳一心扑在仕途上,为了家宅安稳,他甚至没有纳妾,也没有通房女婢。
结果如今后宅还是变得不稳,自从儿子出生后,因为教养儿子的问题,蒋老夫人和赵娘子就时常起争执,这也就罢了,毕竟只是小冲突,两人都不是记仇的人,过后就没事了。
但这次因为高平书院的事,蒋老夫人发了大火,坚决不肯让赵娘子去书院。
别看赵娘子平日里温婉贤淑,但也是个有主意的人,她决定了的事就不会更改。
让蒋晟阳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他已经有了住在官署的念头。
云煦泽见蒋晟阳一脸苦涩,毕竟是自己的得力助手,问道:“你应该不反对赵娘子入书院吧?”
“下官自是不反对。”
他是云煦泽的心腹,自然不会反对云煦泽的政令,更何况这是朝廷支持的。
云煦泽道:“那你今晚回去告诉蒋老夫人,父皇鼓励女郎入书院,凡是有家眷加以阻挠,一律视为对朝廷不敬,蒋老夫人若是想耽误你的仕途,就尽管闹下去。”
他就不信蒋老夫人会不在意蒋晟阳的前途。
蒋晟阳愣了下,大喜道:“王爷英明。”
有云煦泽这个命令,蒋晟阳不需要做出选择,便可以解决家庭矛盾。
云煦泽笑道:“本王不只是为了你,你家中发生的事,其他人家中也可能发生,如此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让郡衙把本王的意思传出去,若是真有人敢对朝廷不敬,那便依法论处。”
“诺。”
蒋晟阳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他那么沉稳的人也被家务事折磨,可见后宅安稳有多重要。
章丰钊等蒋晟阳离开才开口道:“原来王爷真的有办法帮蒋长史解围。”
云煦泽道:“本王从不说大话。”
其实说白了就是以势压人,但偏偏这一招最好使。
如云煦泽所说,女郎想要入书院,第一个阻碍就是来自家人,可能是夫君,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公婆。
但不管是哪个,女郎们想要克服这个挫折并不容易,弄不好会弄得众叛亲离。
云煦泽的命令就相当于把家庭矛盾转移,由内因转为外因。
以云煦泽在高平的权势,还真没人敢把他的话当儿戏。
章丰钊叹气道:“高平会发生的事,其他地方也会发生,书院招收学生怕是不顺利啊。”
女郎可能招收不够。
云煦泽沉吟一会儿,道:“本王会给父皇上书,把每个书院的学生名额归入郡守考功,完不成招收学生的任务,会直接影响郡守考功,如此一来,本王相信各郡郡守会自己想办法招够学生。”
章丰钊看着云煦泽,笑了:“王爷聪敏,老夫佩服。”
“先生过奖了。”
章丰钊若是生活在后世,就会知道这世上有个词叫任务指标,完不成就受罚,上面的人发布指标,
很多时候,指标这个东西都意味着表面功夫,没什么实际意义,但不得不说,这东西在某些特定时候特别好用。
比如现在!
......
诗会结束后,便是神医比赛的复赛,因为是考基本功,复赛地点就放在高平联合学院的医学学堂,参加复赛的大夫有二十人,一间学堂就够用了。
因为要考察基本理论和药材识别,还要指点大夫们的不足之处,复赛足足进行了一天,才选出来前三名。
这三人便可以参加最后的决赛。
决赛内容很简单,他们会对同一个病人诊脉,要诊断出病人生的是什么病,要用什么药治疗,能把病人治好就算通过。
病人是太医们选出来的,他们一共选了五个病人,一个比一个难治,谁能治好最多的病人,谁就是神医比赛的胜者,能得到由云煦泽亲笔书写的“陵州神医”匾额。
毫不夸张地说,这块匾额是能当传家宝的存在。
如果说初赛考察的是大夫们的行医经验和医术,那决赛考察的就是他们的上限,看看他们的医术到底在什么水平。
谨王府
云煦泽虽然没有亲自去现场,但他一直在关注神医比赛,问道:“太医们有说什么吗?”
蒋晟阳道:“不出意外的话,刘大夫会是最终胜者,但他并非天赋多好,只是占了年纪的便宜,见的病症多了,触类旁通,会治的病症也就多了。”
“太医们说王爷若是不想神医比赛变成笑话,最好在比赛结束后,让进入复赛的这二十人留在学院上课,他们的基础都太弱了,需要加上基础。”
云煦泽道:“本王正有此意,只是他们并非高平人,不一定愿意留在高平。”
蒋晟阳道:“有太医给他们上课,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们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拒绝。”
云煦泽颔首:“那你去探探他们的口风。除了这二十人,之前答应留在医馆的那些人也有资格去学院上课。他们和那些医学生基础不一样,到时候把他们安排在一个班,起名为进修班。”
“诺。”
云煦泽道:“如此一来,能填上不少医馆的窟窿,再加上已经毕业的几十个医学生,一多半的医馆都有人坐诊,已经可以让医馆正常运转。”
蒋晟阳拱手道:“王爷高瞻远瞩,为百姓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云煦泽摆手:“只是缓解而已,谈不上解决。”
百姓大多数是因为穷看不起病,哪怕这医馆是官府开的,有些百姓还是会因为穷看不起病。
但云煦泽清楚自己管不了所有人,能帮助寻常百姓,不再让他们被医馆讹诈,这就足够了。
复赛结束后的第三日,神医比赛决赛开始。
毕竟是引起轰动的神医比赛,云煦泽便让人在凤栖楼前面空地上搭了个台子,决赛就放在那里举行,能让百姓们看到决赛的进行。
同时评委也会当众宣布最终胜者会是谁。
毕竟是会得到“陵州神医”称号的人,总要让人知道他是谁。
决赛当日
云煦泽难得出了王府,早早来到凤栖楼二楼。
与此同时,凤栖楼周边茶楼饭馆都坐满了人,凤栖楼周边街道上也围了一群人,都等着看最终胜者。
参加决赛的三个人一出现,便引起不小的轰动。
“刘大夫!我阿娘的腿就是刘大夫治好的,刘大夫肯定是神医。”
“胡说,周大夫才是最厉害的,擅长针灸之术,针扎下去就好了,甚至都不用吃药,省了不少药钱。”
“你们都靠边站,赵大夫才是神医,我兄弟中了蛇毒,脸都变紫了,眼看着就不行,最终还是赵大夫治好的。”
“刘大夫......”
因为之前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初赛,让这些大夫有了不小名气,能从初赛脱颖而出的大夫大都有自己所擅长的。
云煦泽在二楼听着百姓们的声音,道:“这么快就有支持的人了?”
蒋晟阳道:“似乎都是他们曾经治好的病人家眷,他们治好了病,百姓们显然感恩戴德。”
云煦泽的目光放在高台上,除了居中坐着的几位太医,还有三个人坐在他们左侧,这三人便是进入决赛的三个大夫。
其中两个是中年人,一人是白发苍苍的老翁。
老翁应该就是那位刘大夫。
“怪不得刘大夫占了年纪的便宜,这年纪确实太大了,他是哪里人?”
蒋晟阳道:“宜阳郡人。”
云煦泽挑眉:“离高平挺远的,这刘大夫身体挺硬朗,还能经历长途跋涉。”
蒋晟阳笑道:“可能是大夫都懂养生,刘大夫说话中气十足,身子骨硬朗,一看就是长命百岁的主儿。”
云煦泽道:“挺好的,活到老学到老嘛,正好多学几年医术。”
蒋晟阳道:“下官去打探他们的口风,有十五人愿意留下,刘大夫没有犹豫便答应,还说哪怕家人们不愿意搬来高平,他自己也要留下。”
“刘大夫对医术很是痴迷,恨不得日日到学院上课。”
云煦泽颔首:“这是好事,不过他愿意到医馆坐诊吗?”
他们这些人到学院上课不需要学费,太医们也会倾囊相授,但并非没有要求,去医馆坐诊就是要求。
蒋晟阳道:“愿意。刘大夫说埋头读医术没用,得实践才有用。”
“这老翁思想很先进嘛,虽然年迈,但是个人才。他家人若是愿意来高平,让人好好安排,有什么困难都由官府解决。”
“诺。”
他们说话间,
很快就有五个病人走上高台,他们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哪怕是外行人,也能看出来他们身体不好。
刘大夫三人面前桌上都放着脉枕,等病人坐在自己面前,他们就开始诊脉,同时观察病人的面相。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这四样基本技能可以说每个都很重要,这三人能走到决赛,基本技能自是掌握得极好。
每个人都认真询问病人的症状感受,时不时触摸病人疼痛的地方,有人还特意凑近闻了闻。
等一切都了解完,他们才在纸上写下病症和药方,因为三个人都得把五个病人看一遍,他们不需要当众说出病人的病症。
他们只需要把自己诊断的结果呈给评委,自会有评委判断他们诊断得对不对,药用得合不合适。
就这么轮流看病,每个病人都要被问三遍,但没一个人不耐烦,因为他们已经得到承诺,决赛后便会有人给他们治病,诊金和药钱都不用给,完全免费。
有这种诱惑,别说回答三遍,就是回答十遍,他们也毫无怨言。
云煦泽看着
蒋晟阳道:“是太医们在初赛时巡视医馆时选出来的。”
也只有初赛时才有那么多病人。
别看只有五个病人,但这都是精挑细选的,他们的病并不容易治,又因为是决赛,需要谨慎再谨慎。
半个时辰过去,本来围观的百姓走了一多半,因为太枯燥了,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外面越来越热。
倒是茶楼饭馆里的百姓还在,他们坐在里面,不用顶着大太阳,自是要比街上的百姓自在些。
云煦泽不懂医术,看得也有些无聊,摸出魔方开始玩。
蒋晟阳在一旁陪着云煦泽,但他要尽职很多,目光落在高台上,若是有意外发生,他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
决赛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高台周边本来变得稀疏的百姓重新变得密集,可能是得到消息,重新回来看比赛结果。
看到这一幕,云煦泽想起前世看球赛,一些假球迷没耐心看过程,只在乎结果。
和现在的情况有些类似。
评委们已经看完了刘大夫三人的问诊记录和药方,为首评委起身扬声道:“陵州神医比赛的胜者为刘忠!”
话音刚落,支持刘大夫的人瞬间欢呼出声。
其他两位大夫的支持者就比较丧气了,撇嘴道:“年纪那么大,最起码比赵大夫多行医了二十年。”
听到这话,旁边的百姓不满了:“照你这么说,你那位赵大夫也比年轻大夫多行医二十年,输了就输了,别说那么多废话。”
大多数百姓都是在看热闹,连决赛有了结果,纷纷欢呼起来,凑个热闹。
刘忠先是谢过评委,然后看向百姓们,扬声道:“老夫已经决定留在高平,今后会在南夷岛的龟甲医馆坐诊。”
刘忠也是聪明的,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宣传一波。
有陵州神医这个称号在,龟甲医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会人满为患。
云煦泽道:“刘忠在南夷岛坐诊?那他要到学院上课岂不是得经常坐船?他的身体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