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词,自古就有,且意思相同。宋朝的朱熹《庚子应诏封事》:“债负既足,则又生希望,愈肆诛求。”
“孩子是我中国之希望。”董逊喃喃复读,他虽了解周怀民不多,但已从行事上看出,此人对儿童极为照顾,原来他的初心在这里。
贺连翘继续道:“其二,便是防疫,众人皆知,瘟疫重在防护,而防护靠的是全民参与,我卫生堂主要组织和宣讲防疫细则。”
什么!众人皆知?我一个知县都不知!瘟疫重在防护?不是瘟疫来了做好隔离吗?
“其三,便是医监,周会长说,要让百姓都能看得起病,一县之卫生堂,当监察本县各药堂医馆,并组织交流会诊培训等事,提高本县之仁心医能。”
董逊听了骇然,周怀民此人真乃天纵之才,一个生员而已,不过二十,也无治县经验,怎能把这些政务安排的如此精密,环环相扣?
本朝的府、州、县也有专职医官。
府设医学正科一人,州设典科一人,县设训科一人,负责辖区的医药卫生。
各县还设有惠民药局、养济院和安乐堂。
但许多药局有名无实或局舍破败,如今钱粮艰难,长期荒废。
而周怀民如今废除医官及惠民药局,改设卫生堂,人员更多,工作更细,要求更严。
见贺连翘讲解完,记实韩宗昌站出来。
董逊指着韩宗昌笑道:“他就不用介绍了,我们之前见过面,记实韩宗昌,密县大乡绅。”
韩宗昌尴尬一笑,别提什么大乡绅了,现在只是一个五十亩的百姓,爹为了顾全面子,都没和自己分家。
“你们……咱们的民报我都看过,知道记实是干嘛的,这和卫生堂还不同,是朝廷之前从未有的工作。”
“董会长,虽然我们报社不是一县之堂,但能监察一县之事,不仅我们能监察,朝廷也能监察。”
董逊被震惊到,报社乃是周怀民直管,不属于总务堂和平安堂。权力甚大,他当然知道。但朝廷还能管,这真是倒反天罡。
看来这一县会长的工作不好做呀,百姓又可以推举本村会长,本村会长又可以推举一县之代议。
本地平安院也有监察,周怀民的报社也要做监察。
这也能理解,但反贼却要朝廷也来做监察?真是老将耍镰刀,少剑!
“朝廷如何监察咱们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