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辙以为祖父留下他来是想安慰他,鼓励他。
没想到是将宁远侯府托付给他。陆轩回京以后,搬出侯府,他是知道的,刘茹从前也跟他说过,陆轩上世也是独自开府。
只是这一世,很多事情变化了,陆轩成亲了,没有跟宁远侯府彻底闹翻。他还愿意管侯府的人,还愿意维持表面的关系。
刘茹说很多事情与从前对不上了,比如说,早早得开战了,前世是靖王登基那年打起来的。原想着趁着大厉新皇登基,朝堂不稳,没想到靖王稳得很,有兵有粮草,三个国家都没占到便宜,瓜分是不可能瓜分的。
但是大方向又没有变,按照现在的趋势,三国还是不会占到便宜,不会分了大厉。
陆轩没有跟宁远侯府闹翻,但是也没有多好,他还是不愿意要侯府。为什么不要,这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富贵。
“辙儿,你不必想太多,轩儿志不在此,他今生能成亲生子,不再孤家寡人,咱们知足吧。接手了宁远侯府,不是宁远侯府能给他带来什么荣耀,而是他要一辈子拉拔侯府,是束缚。放过他吧。”陆寒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想通的,但是他实实在在想明白了,陆轩对宁远侯府没什么感情。
好的坏的感情,他都没有,他平时大概都是做做样子,好名声,他是有的,要这点名声大概也是为了妻儿不受人非议。
但从他写给自己的信里就可以窥见一二,称呼老侯爷三个字就相当明了了,这不是家书,这是公函。一字一句,皆公事公办。
陆辙从陆寒山营帐出来的时候,也是浑浑噩噩,与他大伯刚才相差无几。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高兴的是他还是宁远侯府的世子,难过的是,这是陆轩不要的东西。
一块石头有人抢,也有价值,一个爵位旁人不要,就没那么香了。
当夜很多人都没睡好,准备第二日的撤离,也没心思去想与战争无关,与性命无关的事情。
但是天刚蒙蒙亮,大晋又开始攻城了,城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登云梯都不用了,踩着尸体感觉都能爬上大厉的城墙。
现在撤退好像也来不及了,除非丢下百姓撤退,否则,很快敌军就会攻进来,先追上百姓。
陆大将军干脆也不走了,带着人留下来守城,让陆辙他们三个领着两千精兵带着百姓往后撤。
陆寒山看到爬上城楼的儿子,没说什么,只是挥刀砍杀。
陆辕和高同方来带兵赶来的时候,城门都已经轰开了一道缝了,他们是看不清,但是陆寒山被箭射中了肩膀,还被砍了几刀,虽是皮外伤,但是伤得也挺重的。
陆辕带人从后方杀过去,又命人大喊“大厉援军来了!”
很快扭转了战局,大晋的这次攻城被击退了,陆辕和高同方带着将士入了城。
陆寒山看到陆辕真的大吃一惊,他这个纨绔孙子,已经长成了威风凛凛的将军,任谁也不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