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5章 大眼带人不亮招人(2/2)

几乎与此同时,相州府城(彰德府治所)内。

诸葛不亮站在自家商铺二楼的窗前,望着街道上明显增多的巡逻兵丁和行色匆匆、面带忧色的路人,眉头微蹙。城外的流民已聚集数千,虽然知府和本地乡绅(如韩琦家族的庄子)开设了粥棚每日施舍稀粥,勉强吊着性命,但城内的紧张气氛却与日俱增。他深知,这种脆弱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

他迅速回到书案前,铺开信纸,研墨挥毫,将相州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汤阴、内黄等地)赤地千里、河流干涸、流民聚集的严峻情况,以及地方官府应对乏力、粮价失控、社会秩序濒临崩溃的现状,简明扼要地写了下来。写完,他取出专用的细小信管,将纸条卷好塞入,来到后院鸽舍,挑选了一只最健壮的信鸽,将密信绑在鸽腿上,轻轻一抛。信鸽扑棱棱展翅高飞,向着东南开德府的方向而去。他必须让秦王殿下第一时间掌握最真实的地方情报。

做完这一切,诸葛不亮来到前厅,找到正在核对账目的父亲诸葛青。诸葛青年近花甲,面容清癯,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儒雅气质,但眉宇间也带着对时局的忧虑。

“父亲,”诸葛不亮开口道,“如今是多事之秋,朝廷虽知灾情,但赈济到位尚需时日。相州多山,情况尚比南边平原略好,但亦不能久持。儿有一计,或可缓解眼前之困,亦能为将来谋利。”

诸葛青放下账本,看向儿子:“哦?亮儿有何高见?”

诸葛不亮从容道:“眼下城外流民众多,其中不乏精壮劳力和善于女红的妇人。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以工代赈?可招募些妇人,到咱家的肥皂、白糖工坊做些分装、贴标等轻省活计,管饭,再给些微薄工钱。再招募些男子,去城外咱家的田庄,修缮水利,挖深池塘。父亲您想,今春大旱如此,依往年经验,秋汛恐会更猛,提前加固堤坝、疏通沟渠,有备无患。”

诸葛青捻须沉吟:“此举……虽是好意,然耗费颇大,且易招人非议。自有官府主持赈济,我等商贾之家,何必越俎代庖,徒惹麻烦?”

诸葛不亮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几分商人的精明和谋士的深远:“父亲,您这算盘打得可就窄了。您想想,平日哪有这么容易招募到这么多廉价的劳力?如今正是‘抄底’纳人的好时机!我们所费不过些许粮米工钱,却能得实实在在的水利工程和工坊产能,更能收买人心,稳固家业。此其一。”

他压低了声音:“其二,据儿所知,秦王殿下在海外(指流求、金山等地)正亟需大量人口垦殖。如今内地流民遍地,正是输送人力的良机。我们在此地以工代赈,暗中甄别、安抚流民,待殿下那边船队准备停当,便可有序输送。这岂不是大功一件?父亲,您要相信儿的眼光,用不了十天半月,殿下要人的指令,必会到来!我们现在做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更是为国分忧的义举!”

诸葛青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的分析,尤其是提到秦王殿下的海外布局,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他深知儿子如今的身份和见识已非寻常商人可比。思索片刻,他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释然和赞许的神色:“亮儿思虑周详,远胜为父。就依你之言去办吧!我这就吩咐下去,在城外庄子设点,招募人手。家中存粮,还可支撑一段时日。”

诸葛不亮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知道,父亲这一关过了,他在相州的这步棋就能走活。既能缓解本地压力,又能为秦王殿下的大计铺垫,一举两得。

就这样,牛大眼带着数百流民,踏上了前往大名府的艰难旅程,前路未卜。

而诸葛不亮则在相州城内,悄然布下了一颗以工代赈、暗蓄人力的棋子。

北方的旱灾仍在持续,但不同的人,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焦灼的土地上,寻求着生机与变数。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