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8章 平抑粮价(2/2)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以漕帮帮主罗五湖为首的水路豪强势力,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于河北东路各主要码头、城镇贴出了招工信息。

漕帮招募的范畴更广:熟悉水性的船工、能扛包的力夫、维护船只的工匠,甚至是一些有胆识、能跑腿的年轻人。待遇参照市场价,但胜在稳定,且背靠漕帮这棵大树,对于江湖漂泊惯了或有一把力气的人来说,吸引力不小。罗五湖此举,既是响应秦王的暗中调度,趁机扩充自己在北方的势力,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无论是赈灾粮运输还是劳工输送)储备人力。

这三股强大的招工潮,如同三股巨大的漩涡,开始强力吸附着原本无序、绝望的流民群体。

效果立竿见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名府周边乃至整个河北东路,人们对粮食价格的关注度,骤然下降了!

那些原本囤积居奇、等着发国难财的各地粮商,刚刚聚集到大名府周边,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他们起初看到官府以六贯钱一石的高价少量收购粮食时,还心中窃喜,以为奇货可居,准备继续抬价。粮价一度被炒到接近七贯。

然而,好景不长。招工启事贴出后的第二天,涌入粮市的购买力明显减弱。流民们有了新的希望——去打工挣现钱,而不是死守着一点点施舍的稀粥等死。对粮食的恐慌性需求锐减。粮价应声下跌,从七贯跌回六贯,再到五贯半……

到了第三天,一场精心策划的“雷霆一击”终于到来。大名府城内最繁华的街市口,一家悬挂着“四海粮号”崭新招牌的巨大铺面,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隆重开业!铺门一开,伙计抬出巨大的价牌,上面用朱笔赫然写着:

“新到江南粳米,售价:一贯钱一石!限量供应,售完即止!”

“一贯钱?!”

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翻了整个大名府!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那些趾高气扬的粮商。一贯钱?这几乎是太平年景的平价!在这大灾之年,简直是白送!

人群疯狂地涌向四海粮号,秩序几乎失控,全靠早已准备好的王府侍卫和衙役奋力维持。那些外地粮商先是目瞪口呆,随即气得暴跳如雷。

“这……这是搅局!是恶意压价!”

“四海粮号?从来没听过!哪来的?”

“他们有多少存粮?敢卖这个价?肯定是虚张声势!想逼我们降价!”

有头脑“灵活”的大粮商,恶向胆边生,召集手下,筹集巨款,嚎叫着:“买!给老子全买下来!看他能撑几天!等他没粮了,价格还得回到咱们手里!”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四海粮号的柜台前,一边是疯狂抢购的平民百姓,另一边则是几个大粮商派出的管事,挥舞着银票,叫嚣着要“包圆”。四海粮号的掌柜却是不慌不忙,笑眯眯地照单全收,只是严格执行“每人限购一斗”的规定,防止真正需要口粮的百姓买不到。

然而,这些粮商的算盘再次落空。他们“扫货”没两天,大名府知府宗泽突然发布告示:府库已拨付专款,委托“四海粮号”代为采购大批粮米,用于官仓储备及平粜。即日起,城内居民可凭里甲出具的凭证,每日按一贯钱一石的官价定量购粮。城外粥厂,亦将逐步增加米粮投放。

这一下,等于官府直接下场,用四海粮号的低价粮稳定了基本盘。粮商们想要垄断市场、抬高价格的企图,被彻底粉碎。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就在他们库存积压、资金链紧张、期盼着四海粮号“很快断粮”之时,运河上,连绵不绝的船队出现了!足足上百艘吃水极深的大型漕船,浩浩荡荡驶入大名府码头,船上满载的,全是黄澄澄的稻米!桅杆上飘扬的,正是“四海”旗号!

原来,陈太初早已通过王奎、罗五湖等人,将吕宋、南洋乃至金山提前囤积的粮食,通过海路运至登州、即墨,再换内河漕船,源源不断输送而来!之前的低价售粮和官府采购,不过是抛出的诱饵和佯攻,真正的杀招,是这深不见底的后继粮源!

看着运河上望不到头的粮船,那些原本不可一世的粮商们,面如死灰,如丧考妣。他们囤积的高价粮,瞬间成了烫手山芋。降价抛售?血本无归!继续囤积?只会烂在手里!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以猎物的全面崩溃而告终。

大名府的天空,似乎在这一刻,透出了一丝久违的亮光。

招工的希望,平抑的粮价,

如同两只强有力的巨手,

开始将这艘在灾难深渊边缘挣扎的巨轮,

一点点扳向生的彼岸。

而这一切的背后,

是那个在开德府守孝的秦王,

于无声处布下的惊雷。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