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飞下来了,我看看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时冬点点头:“您说得对。这几个厂领导一看就不去省油的灯。”
张建军嗯了一声,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街道。
路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看到傻柱现在胡同里跟两个人在那说话。张建军还以为自己眼花了,还特意揉了揉自己眼睛。
坐在后面的周国栋眼尖,嘴也快,“哎!那人怎么看着像傻柱!
张建军也没让他们停车,他知道傻柱来城北那肯定是找钱媒婆的。至于傻柱到底是来跟钱媒婆算账的,还是来相亲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直到吉普车路过一个没什么人的路口的时候。
张建军也利用精神力观察了一下,确认无人注意后,心念微动,将一直存放在空间中的傀儡给放了出来。
傀儡现身的那一刻,直接灵活的钻进了胡同里,找了个僻静角落。
然后它的身体从上到下开始变化,骨骼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身形逐渐缩小,面部轮廓也变得柔和。
不过片刻功夫,原本魁梧的汉子已经变成了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
张建军透过意识观察着这一切,心中颇为满意。
这傀儡最得他心意的地方,不仅在于能够随意变换样貌,就连性别也能轻易改变,想要干一些勾当简直不要太方便。
中年妇女整了整身上的粗布衣裳,从容不迫地走出胡同。
她站在街口略微辨认方向,便朝着先前傻柱所在的位置走去。
说实在的,张建军要说他不好奇傻柱那是假的。
在这看见傻柱,他也不意外。
他倒要看看,傻柱这次来找钱媒婆,到底是为了讨回之前的媒人钱,还是要继续相亲。
当傀儡走到傻柱所在的胡同附近时,脚步自然而然地放缓。
远远地,能看到傻柱仍在与几个妇人交谈。正当张建军准备操控傀儡再靠近些时,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远处张望,果不其然,那不是易中海还能是谁?
易中海也注意到了这位“中年妇女”正盯着他看,做贼心虚地缩了缩脖子,匆匆转身离去。
坐在车上的张建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看来易中海也是刚巧路过,意外发现了傻柱。
原来,易中海昨天在轧钢厂请假后,今天一大早就动身前往通县。
他在通县像无头苍蝇般转悠了一整天,心里也明白这样盲目寻找希望渺茫,万一傻柱根本没去通县,他这一趟就是白跑。
疲惫不堪的他乘坐下午的班车返回四九城,没想到在车上路过这条胡同时,竟意外瞥见傻柱乐呵呵地与几个女人聊天。
他一时拿不准这些人是傻柱的亲戚还是相亲对象,只好躲在角落暗中观察。
易中海见那位“中年妇女”在胡同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做贼心虚,怕被傻柱发现,觉得自己不怀好意,只得悻悻离开。
胡同这边,钱媒婆这次倒是没让傻柱失望,从早上开始,前后带来了三四个姑娘。
钱媒婆这次可是卖了力气,谁让她在傻柱身上赚了那么多媒人钱呢!
这几个姑娘各有特色,有的是城里户口但没有正式工作,有的是农村户口但模样俊俏。就连那个地主成分的女儿也被带来了,但刚一向傻柱介绍,就被他一口回绝。
为此,傻柱还数落了钱媒婆几句。
钱媒婆和其他几个媒婆看在钱的份上,硬是忍下了这口气。
她们早知道傻柱眼光高,却没想到高到这种地步。那个农村来的姑娘,别的不说,单论长相就比秦淮茹还要标致几分。
傻柱一见那姑娘,眼睛都直了。可一听说对方是农村户口,家里还有父母和兄弟需要照顾,当即就拒绝了。
那姑娘急忙解释,只要嫁过来就是何家的人,娘家那边不会给傻柱添负担,只要五块钱彩礼就行。
几个媒婆也在一旁帮腔,说这姑娘是家里的独生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只是家境实在困难,连吃饱饭都成问题,这才想着把女儿嫁到城里,好歹能混口饭吃,别的都不强求。
即便如此,傻柱还是不院子,就是因为这姑娘是农村的。
不过最后一个姑娘,傻柱倒是颇为中意,两人彼此都看对了眼。这姑娘长相清秀,性格略显强势,是城里户口,在街道工厂上班。
虽说不是国营单位,但一个月也能挣二十多块钱。
家里就她一个女儿,虽然不打算招上门女婿,但姑娘明确表示,要娶她可以,以后必须给她父母养老送终。
傻柱对此并不反感,对姑娘提出的其他要求也都一一应允,还主动提出结婚时给十块钱彩礼。
这姑娘第一眼看到傻柱,觉得他长得有些老气,虽然今天穿得干净利落,但印象并不算太好。不过钱媒婆悄悄告诉她,傻柱家里只有一个已经上班的妹妹,以后房子都是他们小两口的。
而且傻柱是厨子,俗话说“灾荒年饿不死厨子”,在这灾荒年是最能体现了,要不然就之前农村的漂亮姑娘,傻柱想娶也不一定能轮到他呢。
而他在厂里吃饭几乎不花钱,这就是傻柱最大的优势。
为了给这位名叫李丽的姑娘留下好印象,傻柱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
钱媒婆也厚着脸皮上桌一起吃,席间好话不断,把傻柱和李丽说得面红耳赤。
李丽了解情况后,也觉得傻柱条件不错,在几个媒婆的助攻下,答应回家与家人商量,这两天就给答复。这可把傻柱乐坏了。
最后李丽打算回家的时候,傻柱一直把她送到胡同口。而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张建军和易中海看在眼里。
易中海离开傀儡大妈的视线后并未走远,他现在迫切想知道傻柱到底是在走亲戚还是在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