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姜维此刻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武艺和胆识!他毫无惧色,反而长啸一声,枪法陡然一变,变得更加迅疾,更加凌厉!他将长枪舞动得如同梨花纷飞,又如同暴雨倾盆,竟然以一己之力,同时接下了张苞和关兴的攻势!
只见他枪尖一抖,精准地点在张苞蛇矛的矛杆之上,将其荡开半尺,同时腰身一拧,险之又险地避开关兴拦腰斩来的一刀,反手一枪直刺关兴面门,逼得关兴回刀格挡!动作一气呵成,仿佛背后长眼!
“好!”就连狂猛的张苞,见到姜维如此精湛的武艺,也忍不住在心里暗赞一声。
姜维心知久战不利,必须速战速决,挫敌锐气!他瞅准一个空档,佯装力怯,拨马便走。
“哪里走!”张苞杀得眼红,不疑有诈,催马便追。
关兴心思细腻些,感觉有些不对,急忙喊道:“兄长小心!”
却见姜维听得身后马蹄声近,猛地一个回身,手中长枪如同闪电般向后刺出!这一招“回马枪”,乃是枪法中极高明的招数,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张苞追得正急,眼看就要追上,忽见眼前寒光一闪,姜维的长枪已到胸前!他大惊失色,再想躲闪已然不及,只得拼命将身体向后一仰!
“嗤啦”一声,锋利的枪尖擦着张苞的胸甲划过,带起一溜火星,将甲胄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若非张苞反应够快,这一枪已然透胸而过!
张苞惊出一身冷汗,败退下去。关兴见张苞遇险,急忙上前救援,挥刀猛砍姜维。姜维气势正盛,回身又是一枪,枪尖精准地点在青龙刀的刀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铮鸣!关兴只觉一股大力传来,手臂酸麻,青龙刀几乎脱手,心中骇然,知不可力敌,只好护着张苞,且战且退。
主将败退,蜀军士气受挫,再也无力进攻,在张苞、关兴的指挥下,缓缓向谷外撤去。
姜维勒住战马,并未深追。他横枪立马于谷口,银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如同战神临凡。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守住粮草,既然已经击退敌军,便不宜冒险追击。看着蜀军退去的身影,他缓缓松了口气,但眼神依旧警惕。
……
蜀军大营,中军帐内。
张苞、关兴二人盔甲不整,身上还带着血污和尘土,一脸愧色地跪在诸葛亮面前。
“丞相!末将无能,未能焚毁敌军粮草,反被那姜维杀败,损折兵马,请丞相治罪!”张苞声音低沉,带着不甘与羞愧。关兴也低着头,紧握拳头,显然对这一败耿耿于怀。
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两员爱将,他们勇猛过人,此番失利,实非战之过。他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亲手将张苞和关兴扶起。
“二位将军何罪之有?快快请起。”诸葛亮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责备之意,“此战之失,不在二位将军勇武不足,实乃那姜维……勇猛异常,智勇双全所致。”
他走到帐门口,望着斜谷的方向,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营帐,看到那个独战二将而不败的年轻身影。
“是我低估了这姜维的本领。”诸葛亮缓缓摇动羽扇,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既有对敌人的忌惮,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欣赏,“原以为他只是一智谋之士,善于布阵谋划。未曾想,其武艺竟也如此高强,能在伯瞻(张苞)和安国(关兴)的夹攻下战而胜之……当真是难得的人才。”
他沉默了片刻,脑海中思绪翻腾。如此智勇双全的年轻才俊,却效力于北汉,成为自己的劲敌,实在令人扼腕。
良久,诸葛亮才用一种带着无限惋惜和期盼的语气,轻声自语道:“如此良将,文武兼备,智勇足备……若是能为我大汉所用,该有多好啊。”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默然。他们从丞相的语气中,听出了对那姜维的极高评价,也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遗憾。这斜谷之敌,看来比他们预想的,还要难对付得多。而那姜维的名字,从这一刻起,也深深地刻在了所有蜀军将领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