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浑身是血,多处负伤,他环顾四周,身边还能站立的亲卫已寥寥无几,而如潮水般涌来的北汉军正不断压缩着他们的生存空间。关墙上,原本飘扬的“汉”字大旗,已被北汉的旗帜所取代。
他知道,上庸关,守不住了。辜负了先帝(刘备)的托付,辜负了丞相(诸葛亮)的期望。
一股巨大的悲怆和绝望涌上心头。刘封仰天发出一声长啸,啸声中充满了不甘与决绝。
“陛下!臣尽力了!丞相……封,有负所托!”
话音未落,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锋利的剑刃已然划过自己的脖颈!鲜血如同喷泉般涌出,这位性情刚烈、镇守上庸多年的蜀汉宗室名将,壮烈殉国,身躯缓缓倒在了他曾誓死守卫的关墙之上。
主将自刎,标志着上庸关抵抗的终结。残存的蜀军或降或逃,这座战略要地,在经过惨烈无比的攻防之后,终于落入了北汉军之手。
不久之后,浑身浴血如同魔神般的典韦,与率领飞豹军主力入关的白善,在关城中心的广场上胜利会师。
两位北汉名将,一南一北,历经苦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关键城池。尽管代价惨重,但战略意义极其重大——汉中与荆州南阳郡的道路,自此打通!
“典将军辛苦了!”白善看着典韦那骇人的模样,由衷赞道,“将军今日之勇,足以名垂青史!”
典韦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咧嘴一笑,声音依旧洪亮:“白将军用兵如神,飞豹军亦是好样的!此关已下,看那诸葛亮还能嚣张几时!”
……
当上庸关陷落、刘封自刎、吴懿战死的噩耗,如同冰冷的箭矢接连射到大熊山蜀军营地时,陈到如遭雷击,僵立当场。
他苦心经营的“围魏救赵”之策,终究是晚了一步。西城虽摇摇欲坠,但未能攻克,而救援的目标上庸关却已易主,还折损了吴懿这员大将和刘封这方镇守。
“刘将军……休昭兄……”陈到虎目含泪,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巨大的挫败感和悲伤笼罩着他。
此刻,再围攻西城已毫无意义,反而可能被回师的白善、典韦与城内的王方内外夹击。
“传令……全军停止攻城,收拾营寨,即刻撤退,退回大熊山固守!”陈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命令却清晰果断。
他最后望了一眼那依旧屹立却已不再属于己方的上庸关方向,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翻涌。
“速派快马,以八百里加急,将上庸失守、刘将军殉国、吴将军阵亡的消息,详细报知丞相!”
他知道,汉中之战的局势,因为上庸关的失守,已然急转直下。所有的压力,此刻都汇聚到了仍在斜谷与司马懿对峙的丞相诸葛亮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