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正好,菜马上就好。”张妈从厨房探出头。
“嗯,我洗把脸。”江明华对林雪萍笑了笑,示意她稍等,便径直走向洗手间。
等他换了一身干净的家居服,擦着湿漉漉的头发走出来时,晚餐已经摆上了桌。清炒河虾仁、油焖春笋、腌笃鲜、一条清蒸鲈鱼,还有张妈拿手的红烧肉,色香味俱全,充满了家常的诱惑。
四人围坐餐桌。张妈不停地给林雪萍夹菜:“多吃点这个春笋,最嫩的时候。还有这河虾,今早市场买的,活蹦乱跳的。”江父也温和地让她别客气。
饭桌上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展开。江明华说起今天工地钢结构吊装时遇到的一个小插曲,如何与施工队沟通解决;江父则关心地问了问林雪萍高三复习的总体情况,以及她带竞赛学生的进展;张妈絮叨着小区里的新鲜事。气氛温馨而自然。
就在这时,江韵华也回来了。他大概是刚打完球,浑身冒着热气,看到林雪萍在家,愣了一下,随即咧嘴一笑:“林老师好!”然后很自然地拉开椅子在空位上坐下,伸手就去抓红烧肉。
“洗手去!”张妈拍了下他的手。
江韵华嘿嘿笑着跑去洗手。回来后,他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兴奋地说起今天篮球赛他们班如何逆转取胜,尤其提到许清瑶带领的啦啦队如何给力。“瑶瑶那个新编的加油动作,简直绝了!把我们班士气都喊起来了!”他语气里的赞赏毫不掩饰。
张妈笑着打趣:“哟,一口一个瑶瑶,叫得这么亲热。韵华,你跟那许家丫头,是不是……”她意味深长地拖长了语调。
江韵华耳朵尖瞬间就红了,扒饭的速度更快了,含糊道:“张妈你说什么呢!我们那是……革命友谊!一起为班级争光!”
江明华和林雪萍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林雪萍低头抿嘴笑了笑,夹了一筷子嫩滑的笋尖。江明华则清了清嗓子,对弟弟说:“不管是友谊还是什么,都要以学习为重。人家许清瑶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列,你得多向人家看齐。”
“知道啦哥!”江韵华嘟囔着,但并没反驳,反而偷偷瞄了一眼林雪萍,似乎想从这位亦师亦“未来嫂嫂”的脸上看出点支持或调侃。
这个小插曲让饭桌的气氛更加活跃。晚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林雪萍要帮忙收拾碗筷,被张妈坚决地推回了客厅:“你是客人,哪能让你动手,去看电视歇着。”
江明华陪林雪萍在客厅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窗外天色已完全暗下来,小区里路灯亮起,一片宁静。时间不早,林雪萍起身告辞。江明华自然地说:“我送你回去。”
夜晚的风比白天凉一些,带着植物清冽的气息。两人并肩走在静谧的小区道路上,影子被路灯拉得忽长忽短。
“今天这顿饭,吃得很舒服。”林雪萍轻声说,手很自然地被他牵住。
“嗯,张妈是真喜欢你。老头子话不多,但对你印象一直很好。”江明华握紧了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力度,“以后常来。就当自己家一样。”
“嗯。”林雪萍点点头,心里被一种饱满的幸福感充盈着。这种融入对方家庭生活的感觉,如此真实而美好。她想起饭桌上江韵华提到许清瑶时发亮的眼睛,不由笑道:“韵华和清瑶,看起来进展不错。”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节奏。”江明华笑了笑,“只要不影响正事,顺其自然就好。就像我们当年一样。”
他提到“当年”,让林雪萍想起高中时那些朦胧而美好的时光。时光荏苒,如今他们已能如此坦然地将彼此纳入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图景之中。她将头轻轻靠在他的手臂上,感受着那份坚实的依靠。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两人身上。这段从江家到教工宿舍的路并不长,但他们走得很慢,享受着忙碌一天后独处的宁静时光。不需要太多言语,只是这样并肩走着,感受着彼此手心的温度,便已足够。这个春日的夜晚,因为一顿家常便饭,一次温暖的送行,而显得格外圆满。生活的诗意,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细节里,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