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就是居民诉求多,需要反复沟通磨合。”江明华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很自然地伸过来,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才放回方向盘,“不过看到初步效果图时,几个老住户眼里有光,觉得值了。”他语气平静,但林雪萍能听出他话里那份属于建筑师的成就感——不仅仅是完成一个项目,更是参与和改善一方空间的生活记忆。
车子在艺术楼附近停下。两人拿着饮料和点心,再次走向那间活动室。这次,里面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许清瑶正站在临时充当舞台的空地上,手里拿着节目串词稿,声情并茂地练习着开场白。江韵华则坐在一旁的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灯光控制界面,他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时不时抬头看看许清瑶的位置,又低头调整参数。
“这个地方,情绪要再饱满一点!”许清瑶停下来,对自己不太满意,微微蹙眉。
江韵华头也不抬地接话:“嗯,等你念到‘我们相聚于此’的时候,我这边给你打一个追光,然后背景光缓缓变亮,突出你。”他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林雪萍和江明华站在门口,没有立刻出声。他们看着眼前的画面:明媚自信的少女在空地上练习台词,眉飞色舞;沉稳专注的少年在电脑前操控着光影,默默配合。阳光透过高窗,形成一道光柱,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仿佛为这专注协作的场景罩上了一层柔光。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和相互支撑的力量,在两人之间静静流淌。
“哥?林老师?”还是江韵华先发现了他们,有些惊讶地站起身。
许清瑶也停下练习,看到他们,脸上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明华哥,林老师!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们这个大功臣,”林雪萍笑着走进来,将手里的纸袋放在桌上,“辛苦了,给你们带了点补给。”
江明华把果汁递给许清瑶,把另一杯和蛋糕推到江韵华面前:“听你林老师说,你解决了灯光的大难题?干得不错。”他语气带着兄长式的肯定,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江韵华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也没什么,就是瞎琢磨……”
“才不是瞎琢磨呢!”许清瑶立刻反驳,吸了一口冰凉的果汁,满足地眯起眼,然后迫不及待地跟林雪萍和江明华分享,“韵华可厉害了!那个灯光过渡问题困扰我们好久了,他一下就找到了解决办法!还有之前背景板的材质选择,也是他建议用那种哑光带点纹理的,说在灯光下不会有廉价反光……”她语气里的赞赏几乎要满溢出来,看向江韵华的眼神亮晶晶的。
江韵华被她夸得耳根更红了,低头猛吸果汁,含糊道:“就是……刚好知道一点。”
林雪萍和江明华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林雪萍笑着对许清瑶说:“看来江韵华同学是个宝藏啊,关键时刻很靠得住。许同学,你这个总策划有他帮忙,真是省心不少。”
“那当然!”许清瑶扬起下巴,一脸与有荣焉的骄傲,仿佛被夸奖的是她自己。
又聊了一会儿校庆筹备的进展,鼓励了他们几句,林雪萍和江明华便适时地告辞离开,把空间重新还给两个年轻人。
走在夕阳西斜、树影婆娑的校园小径上,周围是三两两放学回家的学生。金色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年轻真好。”林雪萍轻声感叹,语气里带着怀念和欣慰,“那种为了一个目标全心投入、彼此支撑的感觉。”
“嗯,”江明华应道,很自然地伸出手,牵住了她的手,指尖穿过她的指缝,十指紧密相扣,“就像我们当年一样。”他的手掌温暖干燥,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林雪萍侧头看他,夕阳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她想起高中时,他们一起筹备班级新年晚会,他也是这样,默默帮她处理所有她不太擅长的后勤和技术问题,在她紧张时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时光流转,角色似乎在进行着奇妙的传承。她不禁莞尔:“是啊,就像我们当年一样。不过,韵华好像比当年的你……更闷骚一点?”
江明华挑眉,故作不满:“我那时是沉稳。哪像他,心里高兴还得强装镇定,道行浅了点儿。”
林雪萍被他逗笑,肩膀轻轻撞了他一下:“你这是嫉妒弟弟比你当年更受欢迎吧?”
“我需要嫉妒他?”江明华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故意板起脸,眼底却满是笑意,“我拥有的,可是最好的。”他的目光深邃,专注地凝视着她,带着毫不掩饰的爱意。
林雪萍的心跳蓦地漏了一拍,脸颊在夕阳下泛起微红。周围是放学的喧闹声,但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结界里。她回望着他,看着这个从少年时代就走进她生命、如今依然紧紧牵着她的手的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踏实和幸福。
“走吧,”她紧了紧与他交握的手,声音轻柔,“回家。妈说留了鱼头汤。”
“好,回家。”江明华笑意加深,牵着她,继续朝前走去。
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放学的人流和金色的夕阳里,紧握的双手,预示着晚餐桌上关于家人、关于工作、关于弟弟和校花同学趣事的温馨闲聊,也预示着未来无数个这样平凡却闪烁着幸福微光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