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课堂进入了核心环节——小组合作,构建能量流动图解。林雪萍下达了明确的指令,并将预设的几个关键物种和能量值分配给了不同的小组。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围拢,展开讨论。
江韵华所在的小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数据,画出“湖泊生态系统”中从浮游植物到顶级肉食性鱼类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这对于基础扎实的他来说并不难,但同组有个同学对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总是搞混。江韵华正准备开口解释,却听到旁边许清瑶所在的小组传来了她清晰而耐心的声音:“不对,你看,能量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平均传递效率大约是10%到20%,我们取中间值15%来计算的话……”
江韵华忍不住侧头看去,只见许清瑶正用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画,给组员讲解,神态认真,逻辑分明。阳光透过阶梯教室高处的窗户,恰好落在她因专注而微微泛红的脸上和握着笔的纤细手指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江韵华一时有些怔住,直到同组同学催促,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收敛心神,加入讨论,也学着许清瑶的样子,尽量用简洁易懂的方式帮同学理清思路。
林雪萍在小组间巡视,不时俯身倾听学生的讨论,或给予一两句关键性的点拨。她走到江韵华他们组时,正好听到江韵华在解释能量金字塔的概念,虽然语气还有点少年人的急躁,但思路是正确的。她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没有打扰,又走向下一组。当她经过许清瑶身边时,许清瑶刚好抬头,两人目光相遇,许清瑶立刻露出一个略带腼腆却又充满自信的笑容,林雪萍也微笑着朝她轻轻点了点头。这种课堂上的默契,让林雪萍感到欣慰。
小组展示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本组的成果并讲解。有的组图解清晰,分析到位;有的组则出现了一些有趣的错误,引发了全班的讨论和纠正。林雪萍适时地进行总结和提升,将同学们自主构建的知识与课本理论完美衔接,并巧妙地引出了能量流动研究的现实意义,如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对环境保护的启示等,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和社会责任。
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节奏张弛有度,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圆满达成。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不少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流露出意犹未尽的神情。林雪萍做完了简洁有力的课堂总结,再次鞠躬:“下课!”
“老师再见——”学生的回应比上课时更多了几分由衷的敬意和收获的满足。
掌声响起,尤其是后排的观摩教师区,掌声尤为热烈。林雪萍轻轻吁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她知道,这堂课,成功了。
学生们陆续离开阶梯教室。江韵华混在人群中,听到身边几个别班的同学在议论:“林老师这课讲得真棒!”“是啊,比我们老师讲得清楚多了!”“那个穿白毛衣的女生是许清瑶吧?她反应好快,讲得也明白。”……这些议论声飘进耳朵,让江韵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与有荣焉的骄傲感,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许清瑶则安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随着人流走出教室。她心里也为林老师感到高兴,同时,一种通过努力参与并贡献了一堂成功公开课的喜悦,也让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她不经意地回头,想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正好对上江韵华也望过来的目光。两人视线一碰,都迅速移开,许清瑶耳根微热,加快脚步融入了前方的人群。江韵华也有些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心底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甜意悄悄漾开。
林雪萍被几位前来观摩的老师围住,交流着教学心得。她耐心地回答着问题,分享着自己的设计思路,神态从容自信。这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她趁着交流的间隙拿出来快速看了一眼,是江明华发来的:
“刚忙完。课怎么样?一定非常精彩。”
虽然只是文字,但她仿佛能看见他带着笑意和肯定的眼神。她心里一暖,快速回复了一个笑脸和两个字:
“顺利。:)”
简单的回应,却承载着满满的分享欲和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她知道,他懂。
午休时间,林雪萍婉拒了同事一起去食堂的邀请,她想先回办公室稍微休息一下,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也整理一下听课老师们的反馈。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看见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等在那里,手里还提着一个印着某家知名甜品店Logo的纸袋。
是江明华。
“你怎么来了?”林雪萍又惊又喜,快步走上前。现在明明应该是他的工作时间。
“项目现场的事比预想结束得早,顺路过来看看你。”江明华看着她因为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而容光焕发的脸,眼底满是温柔的笑意,将手中的纸袋递给她,“奖励。你最喜欢的栗子蛋糕和热拿铁。”
纸袋里散发出咖啡和奶油的香甜气息。林雪萍接过袋子,心里像被这杯热拿铁熨过一样,暖烘烘的。“谢谢……”她抬头看着他,眼里的笑意藏也藏不住,“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啦。”
“在我这里,就是很厉害。”江明华语气笃定,很自然地伸手帮她理了理因为忙碌而微微有些散落在颊边的一缕发丝,“累了吧?进去坐下歇会儿。”
两人走进办公室,其他老师大概都去吃饭了,室内很安静。林雪萍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打开蛋糕盒子,香甜的栗子蓉气息扑面而来。她用附带的小勺挖了一勺送入口中,细腻绵滑的口感瞬间在舌尖化开,甜而不腻,带着栗子特有的醇香,极大地满足了消耗大量脑力后对糖分的渴求。她又喝了一口温度恰到好处的拿铁,咖啡的微苦与牛奶的香醇完美融合,进一步驱散了疲惫。
江明华拉过椅子坐在她对面,没有多问课堂细节,只是安静地看着她享受甜点,偶尔说几句自己工地上遇到的趣事。这种不急于探问结果,只是陪伴和分享美食的体贴,让林雪萍感到格外放松和舒适。她一边吃,一边忍不住还是和他分享了几处课堂上她自觉发挥得不错的小细节,以及学生们出色的表现,特别是提到江韵华和许清瑶在小组活动中的积极互动时,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欣慰。
“看来这小子没给你丢脸。”江明华笑着,语气里带着对弟弟的些许骄傲,目光却始终温柔地落在林雪萍身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将两人笼罩在一片温暖静谧的光晕里。蛋糕的甜香,咖啡的醇厚,还有眼前人专注的凝视,构成了一幅比公开课的成功更让林雪萍心安的画面。
这一刻,工作的成就感与爱情的甜蜜悄然交融,化作了这个春日午后最熨帖人心的暖流。而对林雪萍而言,无论是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检阅的公开课,还是此刻无人打扰的安静分享,都有同一个人在场或不在场的支持与懂得,这便是生活赋予她的,最坚实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