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打椰椰芒
老者叫赵见丙, 对美食颇有研究,颁奖典礼结束后,姜雨禾和他交流了一番, 又在他的引荐下认识了不少粤省饮食界的干部精英,可谓获益匪浅。
她知道, 这一步她是成功了。今天她虽然不算一鸣惊人, 但从今以后在粤省饮食界, 她有了一席之地。
其实她这是谦虚了,在那些饮食界行业人、记者眼中,她今天的表演十分出彩,尤其那一番关于“创新”的言论,结合那道色香味俱全的葱爆海参, 可谓是惊艳了众人, 等到记者将之刊登报道后,更是引起了京圈大佬们的注意,这是后话。
赵见丙离开后, 姜雨禾身边终于清静了下来,她正想离开,又遇到了熟人。
“姜小姐,每一次遇见你, 都让我感到惊讶啊!”韩泳惊叹着走了过来, 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赏。
“韩总。”姜雨禾点了点头。
“前段时间我忙着出差,听老陈说你开了饭馆,恭喜你,希望你不要觉得我这祝贺太晚了。”韩泳笑呵呵道。
“怎么会呢?欢迎韩总你到我的饭馆指导。”
“不敢当不敢当!”韩泳连连摆手, “我是去品尝美食才对!当初品尝过你做的那道九转大肠,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在饮食界闯出名气, 这不,才几个月没见,你就拿下了这届粤省烹饪大赛冠军,真是年轻有为啊!幸好你不是开连锁酒楼的,不然我的瑞阳都得关门大吉了!”韩泳感叹,他心里无比侥幸,虽然姜雨禾拒绝了去瑞阳酒楼担任大厨,但她也没有去别的酒楼工作,就算开了饭馆,也只是在亚市一个小地方而已,否则以她的厨艺,瑞阳的地位岌岌可危了。
“韩总过誉了。”
“等我忙完这一阵子,我一定要去亚市找你,尝尝这道连赵老先生都称赞的葱烧海参究竟有多绝!”
“韩总能来,鄙店蓬荜生辉。”
韩泳寒暄了几句,正想离开,却看到不远处的宋非频频往这边张望,一副踟蹰不前的样子,于是便朝他招了招手。
宋非连忙屁颠屁颠地小跑了过来,一脸好奇地看向姜雨禾。
“这是我们酒楼总厨的徒弟宋非,厨艺一般,才拿了个第三名。”韩泳介绍完又拍了拍宋非的头,轻斥道,“你看人家姜老板比你年纪还要小,就已经拿了省级大赛冠军了,看你小子以后还怎么偷懒!”
宋非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闻言不禁有些羞愧,又是好奇又是崇拜地看向姜雨禾,“你……你好,你的厨艺好厉害啊!你是怎么学的?”
这是在打探她的师承了。可惜,这个世界是没有她师傅这个人的。
她只能怅然道:“我师傅不在这个世界……”
宋非误会了,连声道:“噢,抱歉……抱歉,我不知道……你……节哀不要伤心……”
韩泳看见宋非这窘迫的样子实在太傻了,简直给他丢脸,于是也不好意思待下去了,寒暄了几句就和姜雨禾道别了。
邱国盛一边留意着姜雨禾这边的动静,一边享受着众人对自己的羡慕之情,看见姜雨禾终于清闲下来了,他连忙对众人说道:“咱们有空再聊吧,我得赶回去告诉郭书记这个好消息呢!”
他的脸上满是骄傲和得意,别以为他不知道,昨天之前别市的人得知亚市只派了个名不经传的年轻女孩过来参赛时,还暗地里取笑亚市是穷山沟小地方,连个像样的厨师都拿不出手,但现在他们被打脸了吧?咱们亚市随便一个年轻女孩都能把他们的老厨师打败!
哼哼!你们就羡慕咱们亚市吧!
邱国盛雄赳赳气昂昂地和众人道别,来到姜雨禾身前时脸上满是亲切的笑意,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之前没有的敬意,“姜老板,咱们下午便回去亚市吧?”
虽然他刚才已经打电话给郭书记报喜了,但这样的好事怎么也得赶紧亲自对郭书记说,顺便露露脸刷刷政绩——他带队参加比赛,选手夺冠了,他怎么也能沾沾光的。
姜雨禾自然不会拒绝,她也想早点回家清点这次夺冠获得的奖品。
-
姜雨禾等人还在回去路上,亚市一些饭馆酒楼的老板、厨师已经知道了她夺得烹饪大赛冠军的事了。
他们之所以消息这么灵通,是因为郭书记故意透露的。
当初他省略了选拔过程,直接点名让姜雨禾参赛时,遭到了很多餐饮老板、老厨师的反对,他们觉得他这样的决定太草率,不理智,甚至怀疑他是被姜雨禾的美貌迷惑了,才给她大开后门。
但是郭书记一意孤行地当这个伯乐。
众人看见自己无法让他改变主意,于是便把目光都投向了这场比赛,时刻关注着比赛的消息,就等着姜雨禾失败。
郭书记知道他们就等着看自己笑话,于是一得知姜雨禾夺得了比赛冠军,他便第一时间广而告之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这次比赛这么简单吗?就连一个年轻女孩都能夺冠?”隔壁建平镇某饭馆的老板说。
“虽然听说她做的菜是挺好吃的,生意也不错,但是厨艺真的那么好?这比赛不会有什么猫腻吧?”隔壁富平镇某老厨师说。
“是啊!听说蒋家那个传人也参加了,还有瑞阳酒楼的宋非,他们都是实力强的人,却输给了姜雨禾!”
“姜雨禾一个野路子出身,也没听说她有什么厉害的师傅,能打败蒋小彦夺冠?反正我是不相信的,其中肯定有猫腻!”
“对……”
川味火锅店老板闻言,冷笑道:“呵呵,你们这些人的嘴脸真恶心,猫腻,什么猫腻?你想说姜老板凭借美/色把第二名蒋家的传人打财?你以为评委们都像你这么傻吗?”
当初川味火锅店老板也曾气怒姜雨禾把他的客人抢走,但后来品尝过她的手艺后,他便对她心服口服,现在听到有人诋毁她,他连忙挺身而出。
富平镇厨师恼怒,“你……”
川味火锅店老板怼道:“你什么你?你该庆幸姜老板没在你们富平镇开饭馆,不然你就等着关门大吉吧!”
“对,听说你们镇长一直劝说姜雨禾去富平镇开饭馆呢!”
富平镇的厨师们听了后齐齐变了脸色,也不敢再瞎逼逼了,怕被姜雨禾得知后记恨,然后把饭馆搬过来,到时候他们就没活路了。
这些小人离开后,剩余的人都是站在姜雨禾这边的,众人不断地称赞她。
“姜老板厨艺这么好,别说粤省第一了,连全国第一也能拿得!”
“真想尝尝姜老板夺冠的那道葱烧海参啊!”
“不知道第一名的奖品是什么?姜老板真厉害啊!”
……
傍晚时分,姜雨禾一行人回到了亚市。
不说邱国盛是怎么和郭书记报喜,叨叨其他市的人得知亚市夺冠时是怎样的表情了。
姜雨禾回到家属院后,便受到了邻居们的追捧和称赞。
“雨禾,我今天去镇上,听别人说你拿到了烹饪大赛冠军,这是真的吗?”李婶问道。
虽然姜雨禾平时做事低调,但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于是回道:“是的,李婶,我刚刚从广城回来。”
听到她承认,李婶顿时惊叹,“雨禾,你太厉害啊!那是省举办的大赛啊!你拿到了冠军,这不就是说明咱们整个粤省厨艺最好就是你?”
其他人听到李婶的话语,连忙走过来问怎么回事,李婶解释一遍后,众人都用既羡慕又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姜雨禾。
“乖乖,怪不得平时姜丫头做菜,咱们整个家属院都闻到香味,让人馋得都吃不下饭了,原来这是顶级厨师的水平啊!”
“上次王婶不是说,他侄子饭店的厨师拿了个镇厨艺大赛的什么奖,反正不是冠军的,他侄子很得意,说饭馆生意因此好了不少嘛?这次姜丫头拿了省烹饪大赛冠军,那这饭馆生意岂不是爆棚?”
“这肯定的!一个镇比赛的奖,王婶侄子都这么得意了,可想而知这省冠军的含金量。”
突然被拉出来说道的王婶:“……”
她这是招惹谁了?自从姜雨禾开了饭馆打了她脸后,她看到这丫头都绕路走,不敢招惹这丫头了!就这样还被时不时拉出来做对照组取笑!好气,她就不该出来散步纳凉的!
王婶灰溜溜地转身离开,路上看到了同样灰头土脸的姜丽丽,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不甘和无奈。
姜雨禾好不容易从众人都热情包围中脱了身,回到了家。
“姐姐!祝贺你赢得冠军啊!这是我和彩儿做的花环,送给你!”姜晓娟拿着一个颜色缤纷的鲜花环,踮起脚尖要往姐姐头上戴。
“谢谢你,姐姐很喜欢。”姜雨禾摸了摸她的头。
“吃过饭了吗?我给你留了饭菜,去广城参加比赛累不累……”江海兰则喋喋不休。
“在路上吃过了。”姜雨禾回答了几个问题,然后从背包里拿出比赛奖品,下午一直在赶路,她没有机会好好查看。
“第一名奖金是2万元?!”江海兰愣愣地看着姜雨禾手中展开了支票存根。
“嗯。”姜雨禾点了点头,也有些意外,粤省的手笔果然大气。
除了钱外,还有一些旅游门票、餐饮住宿的抵扣券,例如里面就有举办地盛威酒店的住宿券。显然,粤省是想籍此促进当地的消费。
“等暑假时姐姐带你去广城玩。”姜雨禾对小丫头说。
“好耶!广城有深市漂亮吗?”
姜雨禾拆开了最后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只见里面放着一把镫亮锋利的不锈钢菜刀,它的刀身厚重线条流畅,刀柄是性能稳定的花梨木,看起来既实用又美丽。
“好刀!”姜雨禾不由得赞道,虽然它还比不上自己的“清影”,但对比现在自己在使用的,这把刀确实很不错,正是她目前最需要的。
这份奖品真是深得她的心。
木盒上没有任何关于刀具的商家信息,估计这是行业协会定制的,她打算有机会去询问一下,多定制几把趁手的刀具。
当天晚上,那些从烹饪大赛回去的记者正加班加点写报道,而赵见丙也给葱烧海参的创始人王明君打了电话。
-
王明君今年已经70岁了,作为祖上出过御厨,自身曾在兰香园主持国宴招待外国人的华夏第一代厨师,他是华国厨艺界的北斗之尊。
如今他早已退隐江湖颐养天年,但依旧时刻关注着厨艺界,发挥着余热为华国培养更多的优秀厨师人才。
现在听到好友赵见丙说起今年粤省烹饪大赛的冠军竟然是个小姑娘,而且对自己当初创作的葱烧海参进行了创新,味道还很不错时,他不禁对姜雨禾起了爱才之心。
赵见丙好奇:“老王,你真的没教导过这个叫姜雨禾的小姑娘吗?她做的葱烧海参,味道几乎和你做的一样呢!”
“我确定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更别说见过她了,她的厨艺真的那么好,连蒋家那小子也输给她了?”
“是啊!她的厨艺真的很厉害,而且她还懂得推陈出新,脑子很灵活。”
“听你这么说我也想见见她了,不知道她师承何处?”王明君仔细回忆着厨艺界北斗的徒弟们。
“这个我也不清楚,听说她的师傅不在了。”
“那很可惜,有机会你引荐我和那个小友认识吧,还有我孙子,这两年他的厨艺遇到瓶颈了,多和同龄人交流说不定能有所进步。”
挂了电话后,王明君的孙子王建设凑了过来,“爷爷,赵爷爷说的那个女孩真的那么厉害吗?会不会他夸大其词了?那道葱烧海参就算有你教导,我也没能完全做出你做的味道。”
“你还好意思说!总之有机会你和那个小姑娘认识一下,多交流下厨艺心得准没错的!”
王建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第二天,粤报对本届烹饪大赛进行了报道,并把采访姜雨禾的情况进行了刊登。
首都一家茶楼包厢里,几个老人正在聚会饮茶。
一个老人随手拿起服务员送来的报纸,戴着老花镜看了起来,随之赞道:“说得好!粤省这届烹饪大赛办得有水平!”
程老爷子好奇问:“老杨,你在看什么?”
“昨天粤省不是举办了烹饪大赛嘛!这个叫姜雨禾的小姑娘夺得了冠军,还有她关于美食创新的说法十分不错!”
“姜雨禾?”程老爷子诧异,“这名字怎么那么熟悉?”
“怎么老程,你认识她?”
“哦……我想起来了,那是我小孙子的朋友,听他说这个小姑娘做菜很好吃,还很会研发新吃食。去年中秋老韩家孙子的酒楼推出的冰皮月饼,就是她发明的。”
“还有这回事?这个小姑娘了不得啊!咱们国家要发展,就需要这种钻研劲儿和创新精神。”杨老爷子感叹。
程老爷子讶然,杨老爷子年轻时是从政的,在经济规划这一领域作了很多贡献,如今虽然退休了,但是很多在职官员都会向他请教,可以说,华国的发展有一半都是他推动的,现在他对那个小姑娘的赞誉那么高,实在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可见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很优秀,也不知道小辉成功追到人家了没。
-
海岛的领导也看到粤报的报道,在海岛即将建立经济特区之际能看到这样的好消息,领导们对郭益民的工作进行了表扬。
郭益民喜滋滋的,一大早便来到百味餐厅找姜雨禾。
“这是市对你夺冠的表扬,虽然不及粤省的奖励,但也是市里的一点心意。”郭益明给姜雨禾递上一个红包。
“谢谢郭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