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海城馅饼
今天百味餐厅来了一行特殊的人, 他们都是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闯海人”。
“我们都是在船上结识的。”一个戴着瓜皮帽子的年轻男子对姜雨禾说道。
“对,听他说亚市有家叫‘百味餐厅’的饭馆,味道很不错, 我就跟着来了。”一个戴眼镜的男子指了指另一个穿运动鞋的男子,说道。
穿运动鞋男子自我介绍道:“我是一个旅行家!在《国家旅游杂志》上看到了关于‘百味餐厅’的报道, 后来我还在报纸上看到这家店的老板获得了今年粤省烹饪大赛的冠军!这次我就是特意从沪市来这里品尝美食的!”
“真的?这家店的老板也太厉害了吧?年纪轻轻的就是省级烹饪大赛冠军了, 对比起来, 我真是惭愧啊!”
“就是啊!唉!我之前是在广城做会计的,但是大城市生活不容易,听到海岛建立经济特区了,我就来了。”
“我也是!反正在家乡也没什么发展,就来海岛闯一闯了, 说不定到时候能赚大钱衣锦还乡呢!”
“我也是这样想的, 海岛现在百废待兴,机会肯定多,就是这里的条件太糟糕了!”来自广城的会计男叹了口气。
“可不是!马路上连红绿灯也不多, 缺水缺电的,打个电话也要排一个多小时队……”众人纷纷附和。
姜雨禾听着这些闯海人聊天,觉得颇有意思。
她记得前世看纪录片,海岛建立经济特区时, 成千上万的“闯海人”一下子涌入海岛, 海岛的基础设施本来就简陋,如何应付得来?所以当时有不少“闯海人”夜间无处住宿,只能露宿在大街上。
不过幸好这个问题政府很快就解决了,联合旅社、招待所、农垦三所、居民屋等, 为这些“闯海人”提供暂时的栖身之所。
海岛住宿便宜,他们可以结伴住下, 等找到工作后,生活就会好起来了。
姜雨禾给他们提供了些建议,几人很感激地记下了。
聊完登录海岛的初体验,众人又开始聊起百味餐厅的盒饭。
“这道花芋烧猪蹄,真的好有家乡的味道啊!呜呜,来海岛不过一个星期,我就好想家了。”一个说着闽南话的男子说道。
花芋烧猪蹄是经典闽菜。
“这道蚝皇凤爪比我在广城大酒楼吃得还要美味啊!”来自广城的会计赞道。
“我介绍得没错吧?”穿运动鞋男子得意地笑了笑,“老板能获得冠军,还被杂志、报纸报道,这厨艺肯定差不了的!”
“兄弟是懂美食的!听说你也是旅行家?”一旁的戴安凑了过来。
“是啊!你也是?”
“对!但是自从来到亚镇,品尝过姜老板做的美食后,我就留下来了,说起来也快大半年了!”
“我觉得我也会像你一样了,姜老板做的盒饭真的太美味了!”说着,运动鞋男又去买了一个盒饭。
第一天上班的黄美暗自咋舌,一个盒饭得一块多,不便宜,饭馆的生意怎么还这么好?这人来人往的,连等位置也要排队。
还有这些人都是从海岛外过来的,听他们说是在报纸上看到报道特意过来吃盒饭的,这盒饭真的那么好吃吗?
黄美带着疑惑洗着盘子。
终于,差不多下午两点时,客人全都离开了。
姜雨禾连忙拿出预留的盒饭,招呼几个员工吃饭,“今天客人太多,来不及吃饭,你们辛苦了,都饿了吧?”
“不辛苦!”冯庆霞乖巧道,“以后都像今天这么多人才好呢!”
“会的,你没听他们说吗?他们都是闯海人,咱们海岛建立经济特区了,虽然亚市偏僻了些,但总有人来这边找工作的。只要他们到了亚市,就必定会来咱们饭馆品尝美食!”刘庆东信心十足。
“就你嘴甜。”冯庆霞嘀咕,夹起一只烧猪蹄吃了起来,“唔!好好吃!”
蒋小彦也不客气地吃起了盒饭。
姜雨禾看见黄美不敢动筷,便道:“黄姨,你别客气。”
“这……这都是免费给我的?”黄美不敢置信。
“对啊,这是姜老板给我们这些员工的福利!”刘向东骄傲道。
黄美震惊地看着眼前的盒饭,烧猪蹄、凤爪,还有两道素菜,一个汤,这么好的饭菜卖给客人起码得一块多,而姜老板竟然免费提供给员工!之前她听说饭馆包午晚餐,她以为就是一些素菜、白米饭,就算是这样,都已经很好的了,谁料到姜老板直接给员工两荤两素一汤!她这真的是来打工的吗?
一时间,黄美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冯庆霞理解黄美的感受,当初她初来乍到,看到饭馆提供的员工餐时,也是震惊得完全不敢相信。
“黄姨,赶紧趁热吃,吃完咱们还可以午休呢!”
“啊……好……好……”黄美回过神来,恍惚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只凤爪。
天啊!好好吃!她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美味的吃食!怪不得饭馆的生意那么好!怪不得别人特意从其他地方过来吃!
姜老板真的太厉害了!最重要是她还那么善良!
饭后,黄美躺在由椅子拼接起来的“临时床”上,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福窝一样,姜老板说了,她可以带折叠床过来,方便中午午休。
工资高,伙食好,还有午休,活不算太重,老板人又好,这样的工作哪里找?没看到那些闯海人从千里之外过来,还找不到工作吗?
黄美觉得自己运气实在太好了!她一定要努力工作,回报姜老板!
-
如同刘向东所说,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多“闯海人”来到亚镇,他们无一例外都来到了百味餐厅吃饭。
谁让他们一向当地居民打听当地美食,居民都推荐百味餐厅呢!更何况,亚市政府有意打造城市美食名片,作为被官方报道到的百味餐厅,自然是重点推介对象。
一时间,姜雨禾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一天午饭时间过后,饭馆里突然来了一位老人,他穿着老旧的衣服,背着一个看不出颜色的袋子,脚下是一对发黄的运动鞋,那特别大的鞋子和他瘦弱的身体明显不匹配。
他先是踌躇地在饭馆门口张望了半晌,像是想进来,但最后又怯懦地收回了脚步,准备离开。
姜雨禾疑惑地走上前,“请问有什么事呢?”
老人布满风霜的脸上闪过一丝慌张,嗫嚅着嘴唇没有说话。
姜雨禾隐约听到一道“咕咕”声,恍然道:“老人家,请进来用餐吧,今天饭馆还卖剩一些饭菜,免费的。”
“唔唔唔……”老人闻言,连忙摆手,转身便要离开。
姜雨禾连忙拉住他,“真的只剩下一些剩菜,倒掉怪可惜的。”
说着,她给冯庆霞打了个颜色。后者回过神来,连忙去拿饭菜。
老人看着拉住自己手臂的双手,眼里闪过一丝泪花,最后任由这双手拉着自己进了饭馆。
他小心翼翼地将背着的袋子放在地上,然后拘谨地坐了下来,伸手咿咿呀呀地比划着什么。
姜雨禾前世在孤儿院时的玩伴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女孩,所以她会一点手语。
老人的手语虽然并不标准,但是她猜得出来,他这是在表示感谢。
于是她笑道:“不用谢。老人家,您慢慢吃,不够还有。”
老人看着盒饭里大块大块的肉,还有满满一大碗的白米饭,脸上满是震惊,拘束地不敢动筷。
“别客气。”姜雨禾将筷子递给他。
老人迟疑了半晌,最终抵不过饥饿感,用饱含热泪的眼睛看了她一眼,尔后接过了筷子。
姜雨禾打了个眼色,让冯庆霞、刘向东等人该干嘛干嘛,别看着老人吃饭,免得他更加不自在。
两人连忙进了后厨帮黄美洗碗。
老人一边吃饭一边抹眼泪,他饿狠了,恨不得狼吞虎咽地把所有饭菜倒进肚子里,但又不舍得,这样美味的饭菜,他应该慢慢品尝才是。
大概20分钟后,老人将饭菜都吃光了。
姜雨禾走过去,问:“老人家,还需要添饭吗?”
“唔唔……”老人连忙摇头,随后手伸进了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旧手帕小心翼翼地打开,将里面的钱全部都递给了姜雨禾,“啊……”
是两张皱巴巴的一毛钱,但那折叠得整齐的模样,显示着其主人是多么的珍惜。
姜雨禾眼眸里闪过一丝温热,连忙把老人的钱推了回去,“老人家,不用收钱,这是免费的。”
“啊……”老人又朝她递钱。
姜雨禾只能接过他的钱。
老人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朝她弯腰表示感谢,然后拿起地上的袋子离开。
“老人家慢走!”姜雨禾把他送到门口,不着痕迹地把那两毛钱塞进了他的口袋。
老人背着袋子蹒跚地离去,许久后,他习惯性地摸了摸上衣口袋,想确认钱还在不在。手伸到一半,他愣了愣,才想起刚刚他把身上所有钱都给了饭馆那个好心的老板了。
然而,他还是神差鬼使地把手伸进口袋,指尖传来熟悉的感觉,他掏出来一看,正是自己的两毛钱。
连纸币那翘边的地方都一模一样。
他抹了抹眼角的泪,把钱收了起来。
……
“那个老爷爷是靠拾荒为生的,我之前在村子里见过他,听说他没有结婚,也没有家人,年轻时收养过一个孩子,后来那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好像去打仗还是什么的,没有再回来。”冯庆霞唏嘘道。
“唉,老爷爷真可怜,这世道穷苦人家还是有很多啊!也不知道咱们普通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全部脱贫。”刘向东苦闷地挠了挠头。
一时间店铺气氛变得沉闷起来。
姜雨禾低头沉思,她想起了前世刚离开孤儿院的情景。当时她找不到工作,身无分文,肚子饿得咕咕叫,眼巴巴地看着餐馆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敢进去,是一个好心的老板娘发现了她,并且免费给她煮了碗面。
那只不过是一碗素面,汤水零零星星漂浮着几滴油沫,面条也软塌塌的,没有一点筋道,但这是她记忆里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哪怕后来她尝遍了各种山珍海味。
因为记得这一碗面的善意,后来她有钱后参与了不少公益活动,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个老板娘一样,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今她虽然没有前世有钱,但是为有困难的人免费提供一顿饭,还是可以做到的。
于是第二天,前来百味餐厅吃饭的客人看到店铺上贴了一张纸,只见上面写着:
如果您遇到困难,可以来本店,告诉店员来份一号餐,吃完直接离开就好,不必客气。只希望您在有能力的时候记得去帮助他人。
-
戴安看着店铺门口的告示,诧异道:“姜老板,你真的打算这样做?你不怕有些人会浑水摸鱼吗?”
他走南闯北旅游,见惯了形形式式的人,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有些人就爱把别人的善意当成是理所当然,一旦别人没满足自己,就会心生怨怼。
姜雨禾前世也是从底层奋斗出来的,自然明白戴安的担忧,但她做这个决定时,就已经想好各种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了,于是宽慰道:“我有分寸的。”
“姜老板你心里有数就好。”戴安松了一口气之余,心里又不禁佩服起来,“我见过那么多人,没有人比你更善良了!姜老板你真是人美心善啊!”
黄美也附和地点了点头。
其他食客也感叹道:“是啊!免费为别人提供饭餐,看似只是一顿饭,但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对!当年我南下打工,找了大半个月都找不到工作,身上的钱连买个馒头都不够,饿得连力气都没了,那个时候我路过饭馆,盯着别人吃剩的饭菜,想等别人离开就冲过去吃,结果被店员赶走了,如果那个时候我能遇到姜老板这样的好人就好了。”
“姜老板这份善心真难得啊,虽说只是一顿饭,但积少成多,损失的都是钱。”
“真是太让人敬佩了!”
姜雨禾被众人夸赞得有点不好意思,“举手之劳而已,曾经我也受过别人帮助,现在只是希望这份善意能传扬下去,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好一个让社会充满正能量!”门口突然传来一道满是欣赏的声音,只见郭益民笑着走了进来。
“市长!”众人连忙打招呼。郭益民是个很亲近群众的领导,平时没少上山下乡走访调研,很多老百姓都认识他。
郭益民朝大家挥了挥手,他今天难得休假,特意过来百味餐厅品尝美食的。一走近百味餐厅,他就被店铺门口的告示吸引住了视线,正想夸赞几句,耳边就传来姜雨禾的一番言论,“‘正能量’这个词实在太好了!一听就很积极健康、催人奋进,能给人带来力量!”他夸赞道。
这个女孩子的脑袋怎么就这么灵活呢!之前是“文化创新”,现在是“正能量”,都是字字珠玑!
姜雨禾不禁反省起来,“正能量”这个词2013年才出现,对于现在的时代来说太超前了,她有时候说话习惯了,思维一时没转变过来,难免冒出些不该存在于现在的话语,以后她说话得注意些才行!
“我看到门口的告示了,姜老板你的觉悟很高啊!这本该是我们政府该做的。”郭益民感叹,最近亚市涌进了不少“闯海人”,而亚市各项基础设施、制度等都还不完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大到“闯海人”的就业发展问题,小到穿衣吃饭问题,领导班子还在想解决办法,而一个饭馆老板已经行动起来了,这让他不得不感叹。
“郭市长是做大事的,您的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得慎重,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不用考虑太多,只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了。”姜雨禾认真道,这是她的真心话,郭益民确实是一个勤政为民的好官员。
“你太谦虚了,我看你的头脑就很灵活!”郭益民随手将所有菜肴都点了个遍,然后接过饭盒,一边吃一边说,“现在来亚市就业的人太多了,但是我们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少,这人岗不匹配的问题,还有闯海人的住宿问题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否则时间一长肯定会出乱子。”
可能是姜雨禾给自己的印象一直都是很有能力,还有这里的菜肴实在太美味了,让自己很放松,郭益民不知不觉间对姜雨禾说起了正在烦恼的问题。
姜雨禾沉吟了一下,建议道:“市里可以举办一些技能培训,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还有对他们的就业意愿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这样提供就业岗位时就有的放矢,再有就是给予那些招聘‘闯海人’的企业一些补助,当然这需要协调好本地的就业人员,免得引起两方人员矛盾……”
郭益民闻言,之前一直模糊的想法突然清晰起来,他说了一句“你的建议不错,我回去琢磨一下”之后,便匆匆离开了,连盒饭也顾不上吃。
姜雨禾再次感叹,亚市有这样的市长,实在是一大幸事。
-
过了几天,饭馆来了一个60来岁的老伯,他站在饭馆门口踟蹰着,不断朝店内张望,却又不敢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