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的清晨,天还未亮,江汉书院大门前已占满了人,甲班的三十余名学生排成两列,个个身着青布襕衫,头戴儒巾,脚穿方头靴,手提着各式考篮,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
"都检查好自已的考篮了吗?
"陆明会斋长转过身,扫过每个同窗的脸,
"这次模拟考试,一切按照县试府试院试的规矩来,若有违禁物品被搜出,立刻逐出考场,不得参加今天的模拟考试。有童生功名者,也需参加,重头开始
"
秦思齐握了握手里的考篮,他的考篮里只有三个粗面馒头、一小罐咸菜和一块酱豆腐,外加笔墨纸砚。昨母亲反复检查考篮中的物品,生怕有任何疏漏。
"思齐,你带参片了吗?
"站在他前面的赵明远转过头问道。看着他的篮子里的的烤鸭和猪蹄,光是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林静之,李文焕考篮里装满了各色精致点心和姜汤罐!张成和自已一样馒头咸菜,而后相视一笑,算是打招呼!
秦思齐摇摇头:
"没那个必要。
"
赵明远撇撇嘴,从袖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塞给秦思齐:
"拿着吧,我们要连续考试十三天呢,没点滋补的东西怎么撑得住?
"(注:院试考五天,府试五天,院试三天)正式考试是分开考试,但是学院要让学生牢记考试感觉,才直接连续考试!
秦思齐刚要推辞,夫子已经高声宣布:
"时辰到,列队入场!
"
书院大门缓缓打开,两排身着皂隶服饰的书院杂役手持灯笼站在两侧,形成一条通往考场的通道。学生们依次前行,秦思齐排在中间位置,心跳如擂鼓。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正式的模拟考试,虽然只是书院内部举行,但规矩与真正的试考一般无二。
"姓名?
"第一个检查点前,一名杂役手持名册冷声问道。
"甲班秦思齐
"杂役在名册上勾画了一下,然后示意他站到一旁:
"解发、袒衣。
"
秦思齐深吸一口气,将考篮放在一旁指定的桌子上,然后开始解开发髻,让杂役检查头发中是否藏有纸条。接着他脱下外衫,只留一件单薄的中衣,在寒风中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杂役仔细检查了他的衣物每一处褶皱,甚至让他脱下鞋袜检查鞋底。
"考篮。
"杂役命令道。秦思齐打开考篮,杂役将每一件物品都拿出来仔细检查,连馒头都被掰开查看里面是否藏有纸条。检查完毕,杂役点点头:
"可以入场了。
"
一名杂役高声宣布着规则:
"搜出藏有小抄者,未带身份证明者,不合规范者,逐出考场,取消本次模拟考试资格!
"而后有一名同窗发现自已未带证明画册,被逐出考场!两名门房拖着逐出考场,考生哭喊声,吓的众人脸色发白!(借用高考,中考忘记带准考证的同学,每年提醒多次,但还是有同学忘记,就写了这一段)
秦思齐心头一紧,加快脚步向前走去。考场设在书院最大的明德堂,此时堂内已经摆好了三十几张考桌,每张桌上都放着一个火炉和一床薄被以及姜茶!他按照号牌找到自已的位置,靠窗的倒数第三张桌子。(学院也怕学生冻坏感冒,毕竟只是模拟考,马上也要真正入考试了,所以发放了火炉,薄被,姜茶!旁边还有大夫)
窗外,天色渐渐亮起,秦思齐将考篮放在桌下,取出笔墨纸砚一一摆好。他环顾四周,发现大多数同窗都已经入座,只有少数两个位置还空着,想必是检查时出了问题被逐出的。
"肃静!
"夫子的声音在堂内回荡,
"现在宣布考试规则。本次模拟县试,府试,院试共十三天,每日黎明入场,日落交卷。考试期间不得离座,不得交谈,不得左顾右盼。如需如厕,举手示意,由监考陪同前往。违者以作弊论处,立即逐出考场!
"
秦思齐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已急促的心跳。他偷偷瞥了一眼其他同窗,只见其他人已经摆好了精致的点心盒,正悠闲地磨着墨,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发题!
"一卷密封的试题由监考一一分发到每个考生桌上。秦思齐等试题放到面前,才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封口,展开试题纸。
第一天的题目是《论语》义理阐发,要求以
"君子务本
"为题作一篇八股文。秦思齐心中稍定,这个题目他准备过。他先在心里打好腹稿,然后才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写下第一个字。
堂内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秦思齐全神贯注于文章构思,时而停笔思考,时而奋笔疾书。不知不觉间,阳光已经透过窗纸,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午时将至,堂内开始弥漫各种食物的香气。秦思齐从考篮中取出一个冷硬的馒头和那罐咸菜,就着热的姜茶,慢慢咀嚼。前排的赵明远享用着烤鸭鸭和猪蹄,时不时喝一口汤。秦思齐强迫自已移开视线,专注于自已的文章。
下午的时光过得格外缓慢。秦思齐已经完成了初稿,正在逐字逐句地修改润色。火炉中的炭火渐渐微弱,寒意开始侵袭他的双脚。他轻轻跺了跺脚,引来监考夫子严厉的一瞥,立刻不敢再动。
"还有半个时辰!
"监考高声宣布。秦思齐赶紧检查了一遍文章,确认无误后开始誊抄到正式答卷上。他的小楷写得极工整,每一笔都力求完美。当最后一个字落笔时,他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时间到,停笔!收卷!
"监考们开始依次收卷。秦思齐交上答卷后,才感到一阵眩晕袭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已一整天几乎没有动过,加上紧张和寒冷,身体已经快到极限。
"列队离场!明日同一时间集合!
"
学生们依次离开考场,秦思齐走在人群中,回到小院,他吃完晚饭,就倒在床上,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沉睡。刘氏看着儿子,默默的给儿子把被子盖着好,而后温柔的看着儿子。
第二天的情况更加艰难。秦思齐凌晨起床时就感到头晕目眩,但他咬牙坚持着完成了入场检查。这天的考题是策论,要求就
"治水之道
"发表见解。而后拿起姜茶小口啜饮起来。温暖的液体流入胃中,他顿时感觉暖和许多。
第五天是诗赋考试,题目是
"早春即景
"。经过前两天的折磨,许多同学有点受不了。他望着窗外初春的景象,枯枝吐芽,灵感如泉涌般涌现。他一气呵成写下一首七律,自觉比平时习作都要出色。
第八天时候已经麻木了,不知道时间的流逝,只知道答题,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科举的难,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伤害。就连赵明远都瘦了,看着这些富贵子弟们如此卷,才知道阶级的难以跨越性。有资源,有背景,有实力!还肯奋斗。摇了摇头,继续下笔!一口气连续十三天!要的就是他们记住这种感觉,那种麻木的稳定感觉,下笔犹如神的感觉!考完试!走出大门许多同窗,嚎啕大哭发泄自已心中情绪!(梦回高三,一直是考试,讲解都没有,完全看自觉,至今印象深刻!)
模拟考试结束后,书院放了旬假。秦思齐刚整理完考卷笔记,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推开门,看见赵明远往这边走来,后面还跟着林静之和李文焕。
"思齐!快收拾一下,咱们出去吃饭!
"赵明远挥着手喊道。
秦思齐刚要开口询问考试的事,赵明远就打断道:
"别急着讨论文章,今天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
"他拍了拍鼓鼓的钱袋,发出银两碰撞的清脆声响,
"我爹刚给我的月钱,正好庆祝咱们熬过这次模拟考。
"
四人沿着青石板路向酒楼中走去,赵明远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考试时的趣事,逗得大家笑声不断。
"你们知道吗?那天我后面的王世修,写着写着居然睡着了,口水把答卷都浸湿了一大片!
"赵明远夸张地比划着,
"监考过来叫醒他时,他那表情,哈哈哈!
"
秦思齐也不禁莞尔,这样轻松愉快的时刻,在紧张备考的日子里实在难得。
他们来到秦记酒楼,小二看到后,叫来少掌柜秦明文安排,迎着他们去二楼!打完招呼才下去忙碌其他客人!
"明远,这也太破费了。
"秦思齐看着伙计记下的菜单,不禁咋舌。那上面有红烧桂鱼、东坡肉、清蒸蟹粉狮子头等名菜,足够十个人吃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