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章 新岁砺锋(2)(2/2)

当别人批阅他的文章时,他则虚心聆听,认真记录每一条意见,无论赞同与否。激烈的讨论常常在这个时段爆发,关于某个典故的用法,关于某句破题的优劣,关于义理的深浅,书斋里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声。秦思齐是其中最投入、也最善辩的一个,他将每一次讨论都视为提升的契机。所有讨论中无法达成共识或深有疑虑的问题,他会清晰地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疑义录”上。(就是问题本)

申时末(17:00): 书院课业结束。秦思齐并不立刻离开。他会带着“疑义录”,恭敬地前往夫子们休憩的“明伦堂”外等候,或者直接去请教当日授课的夫子。

他态度恭谨,问题却提得极其刁钻和深入,常常让夫子们也要凝神思索片刻才能解答。每一次解惑,都让他感觉拨云见日,对义理的理解更深一层。

酉时(17:00后): 踏着暮色归家。路上,他的大脑并未停歇,仍在反复咀嚼着白天的收获、未解的难题以及夫子们的点拨。回到家,简单用过母亲准备的晚饭(通常是粗米饭和青菜,或者族叔送来的鱼和肉),他立刻回到自已那间狭小却整洁的书房。

戌时(19:00-21:00甚至更晚): 油灯点亮。这是他梳理、沉淀、拓展和预习的时间。他将白天的笔记重新整理誊抄,将讨论的心得和夫子的解答补充进去,形成更系统的复习资料。他翻阅《破题要诀》和李文焕等人留下的笔记,印证、比较、汲取精华。

他会预习次日要学的课程,提前思考可能的问题。最后,他会拿出那本厚厚的“疑义录”,反复研读,力求彻底攻克每一个拦路虎。直至夜深人静,油灯的火苗因灯油耗尽而变得微弱摇曳,他才揉揉酸涩的眼睛,吹熄灯火。躺下后,脑海里依旧如同走马灯般回放着经义章句、破题技巧,直至沉沉睡去。

日日如此,循环往复。

他的书袋里,那本“疑义录”越来越厚,边缘已被翻得起了毛;他常用的几支笔,笔尖磨损得厉害;砚台里的墨,总是被他研磨得浓黑如漆;粗糙的纸消耗得飞快,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工整的小楷和反复修改的痕迹。

他的脸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清瘦下去,颧骨微凸,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近乎执拗的专注和对功名的强烈渴望。

赵明远有时看着他近乎自虐般的作息,忍不住咋舌:“思齐,你这绷得太紧了!弦绷得太紧会断的!”

秦思齐只是从厚厚的书卷或写满字的草稿中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语气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明远兄,时不我待。李文焕、林静之已在更高学院处砥砺,你我岂能松懈?这弓,唯有绷紧了,箭才能射得远。”

说完,又埋首于书卷之中,仿佛要将自已与这方寸书桌,这浩瀚典籍融为一体。赵明远无奈,只好跟着好友一起学习。

窗外,冬去春来,柳条悄悄抽出了嫩芽。武昌府的书生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院试做着最后的冲刺,而在江汉书院的一角,秦思齐的身影,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书山墨海间,日复一日地旋转着,旋转着,积蓄着破茧成蝶的力量。每一个满满当当的日子,都像一块坚硬的磨刀石,将他心中的锋芒,打磨得愈发锐利,只待那决定命运的一刻,寒光出鞘!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