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逸把其中三张摆在流云斋的二楼,挂上“台球厅”的牌子,每小时收费五块钱。
消息一传开,来打球的人络绎不绝。
“这台球桌真好!”一个年轻人打完一局,赞不绝口,“比街上那些台球厅的桌子强多了!”
“哪儿做的?我们老板想买几张。”另一个人问。
“自己做的。”韩云逸笑着说,“如果想买,一张6000块。”
6000块在90年代初不是小数目,但考虑到台球桌的质量,这个价格还算公道。
很快就有人来订货了。
一家台球厅的老板看了台球桌之后,当场订了八张。
“韩老板,你这台球桌做得太好了!”老板竖起大拇指,“我那边的台球厅刚开业,就缺几张像样的台球桌。”
韩云逸和对方签了合同,约定一个月内交货。
王师傅和铁柱加班加点,终于在约定时间内把八张台球桌做好了。
块钱到手,扣掉成本和工钱,净赚了。
王师傅和铁柱分到了8000块工钱,两人乐得合不拢嘴。
“韩老板,这活儿我们还能接吗?”铁柱憨厚地笑着。
“当然能。”韩云逸说,“以后还有很多活儿要干呢。”
就在这时,韩云逸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省城一家台球城的老板打来的,说想订购二十张台球桌。
“二十张?”韩云逸愣了一下。
“对,我在朋友那里看到了你们做的台球桌,质量真不错。”对方的声音很热情,“价格方面好商量。”
韩云逸算了一下,二十张台球桌需要两个月才能做完。而且省城路途遥远,运输也是个问题。
“这样吧,我亲自去趟省城,咱们当面谈。”韩云逸说。
“好啊!我等你。”
挂了电话,韩云逸决定带上铁柱一起去省城。
一来可以让铁柱长长见识,二来也方便谈生意。
两天后,韩云逸和铁柱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绿皮火车,硬座车厢,挤满了人。
铁柱是第一次坐火车,兴奋得像个孩子,看着窗外不停变化的景色,眼睛都不够用了。
“韩老板,省城是不是特别大?”铁柱问。
“比咱们那儿大多了。”韩云逸笑着说,“到了你就知道了。”
火车开了三个多小时,车厢里越来越闷热。
韩云逸正打算眯一会儿,突然看到前排座位上一个男人的钱包被人偷了。
那个小偷手法很熟练,趁着男人打瞌睡,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了钱包,转身就往车厢连接处走。
韩云逸看了一眼那个被偷的男人。
三十多岁,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一脸书生气。
这张脸……
韩云逸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电视新闻里,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主席台上,发表讲话。那是十几年后的事情,那个男人已经是省长了。
而眼前这个被偷的男人,就是他!
韩云逸猛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