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龙汉初劫后,巫妖两族成为天地的主角,妖族于九重天上立了天庭,从此,有了执掌一方的妖皇帝俊与东皇太一。与之相对的,便是围绕不周山,以族群的形式生活的巫族,其领导人便是十二祖巫。”
“两族有鉴于开天三族的下场,各自约束自己的族人,在洪荒大陆上相安无事地发展着。然,时日渐长,新生的一辈未曾经历过量劫的洗礼,自恃力量的强大;老一辈仍然怀有警惕之心,但谋取霸权的渴望已经悄然上升,成为两族间的主要矛盾。”
“随着女娲娘娘所创人族的出现,圣人纷纷立教,新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巫妖两族初现战争端倪,危机渐深。”
——洪荒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与政治3》,著作人:多宝道人;
(本书由玄门出版社出版,三教出品,必属精品。)
一气的目光由上至下,一掠而过,整个洪荒大陆尽收眼底。
借着天道的权柄,连思维也不自觉地受了些影响。祂看着底下渺小如草芥的众生,自顾自地挣扎着生活,从一方围墙跳向另一方围墙,又囿于自身,驻足于四四方方的一块天地。
生是欢喜的,掺杂着苦涩;死是悲凉的,又含着未尽的希望。
死生复来,无穷无尽,再平凡不过。
看得久了,也便淡了。
长明灯的光闪烁了一瞬,似已燃至尽头,将熄未熄。一气自蒲团上起身,霜雪长发披肩,又拖曳至地面。
祂的脚步很轻,一声连着一声,却似敲在人心头。
道祖随手点起了灯,接着神色漠然地坐回蒲团。
“但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无穷无尽的事物。”祂低低地念着,眼底闪过些微的兴味,“一个,偶然?”
妖族,天庭。
九重天阙之上,万千云霞喷涌而出,云涌雾腾间,金碧辉煌的殿宇若隐若现。一如新生之朝阳,霞光万丈,明耀灼灼。银色长阶垂地,低调奢华,又似月华如水,缥缈无痕地,自太阴星上垂落。
群星环绕着这天上宫阙,形成了九曲回环的银河,浩浩汤汤,无穷无尽。可谓一句,揽尽天地厚爱,独得三分奇绝。
妖族的天庭,除却朝会之时,历来是静的。
近日,来来去去的人多了些,却也皆是肃容静默的模样。尤其是靠近几座主殿时,来人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带着无形的敬畏。
此刻,娲皇宫内。
庭院中的海棠款款盛开着,鲜艳夺目,又于拂过的微风中,落了一地的绯红。
女娲圣人着了一身绯色宫装,斜倚在云榻旁,手中还捧着一册书籍。她漫不经心地翻阅着早已熟记在心的文字,略显奇异的目光,又时不时地,轻轻掠过身旁的少女,带起几分若有所思。
很快,她等的人便来了。
伏羲一袭白衣,舒朗清阔,穿过红尘万丈的朦胧烟雨,无声无息地涉足此间,在他身旁,则是一位耀如烈日的青年,此刻微凝了眉眼,随着他一道,不急不缓地踏入殿中。
后者略略扫了一眼屋内摆设,随即收回目光,一副平静自若的模样。
女娲微垂眼眸,小心地将信手折来的一朵海棠压入书页中,又将之整理好,放在桌案上,方才挽起鬓发,整理着装,起身与来者见礼。
伏羲立于一旁,看见她自寝殿款款走出,再自然不过地望了他一眼,脚步微顿,又视而不见地从他身侧走过,不由摸着鼻子,苦笑一声。
“东皇陛下。”女娲眉眼淡淡,走至他近前,随即微微俯身,执了半礼。
太一神色不改,侧身避让,又转而郑重地回了一礼:“女娲圣人安好。”
两人礼貌的客套过后,女娲干脆利落地开口道:“此次烦请陛下前来,乃有一事相请。您向来与我师兄上清圣人交好,不知……您是否能辨认其门下弟子?”
太一微微颔首道:“若是嫡传弟子,自是无碍。”
他思及先前伏羲所述,思绪略转,便已明了,目光便微微往寝殿的方向一探,又一触即收。
太一转而道:“圣人所说的,可是那位无端落于我天庭境内的道友?”
女娲见此,略一停顿,便点了点头:“我先前也掐算过这位道友的来历,大致指向昆仑,若无意外,约莫该是通天师兄的弟子。而且,不久之前我也听闻师兄最近新收了一个小徒弟,风姿卓绝,心性出众,实乃美玉良才。”
女娲:“既然陛下有空,不妨帮忙看看。如果当真是截教门下,也好麻烦师兄过来一趟。在此之前,可让她暂且于我宫中安置。”
太一拢在袖中的手指微微一动,稍带诧异地望了一眼女娲。
女娲平静地回望,浅浅地露出一个笑容,她轻声道:“只是来一趟罢了。相较您或者兄长亲自上昆仑,意义也差不了多少。”
旁边的伏羲一怔,想要说些什么,又顾忌着场合,不便开口。
太一默然了一瞬,擡眸道:“圣人所思所虑,太一心领。且让我先行见过来人,再议其他。”
女娲微微一笑,从容应下:“自当如是。”
作者有话说:
次日洪荒八卦头条:
震惊!上清圣人亲自前往天庭,与东皇言谈甚欢,巫族恐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