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她过去县城一趟,多卖点东西,换点钱。
再过大半个月就得过年了,到了年关,大家的采买也会多起来。
现在出货方便,多成交几笔,多挣点钱回来。
毕竟她还励志要买房子呢,现在奋斗奋斗,买一套四合院,等老了可就能彻底躺平了。
上次只给了谢大爷和谢大娘一点粮食,这次过去,再给他们补上一些,顺便去旧货市场淘一点旧的袄子,被褥过去。
两位老人过的并不容易,她收了人家价值不菲的大钻戒,给的东西太少了,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对于乔染时不时去县城的事儿,江家人也见怪不怪了。
“三弟妹,你去县城能不能帮我带一包红糖?”见乔染要去县城,李翠菊问道。
她如今怀了身孕,身体得补一补。
别的好东西吃不上,只能指着喝点儿红糖水。
正好,她娘家给她送了一张糖票,可以用上。
不过顺手的忙,乔染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行,我帮你带。”
“那好,三弟妹,谢谢你啦。”李翠菊说着,将买红糖的糖票和钱给乔染塞了过去。
“二嫂,别客气。”
乔染吃过早饭,才骑着自行车出门。
如今天气更冷了,出一趟门都是对身体的巨大考验。
大冬天的,躲在家里猫冬才是最舒服的事。
她一如既往的先去给几个老熟人送了货。
快过年了,城里需要备货的人更多。
老熟人又帮忙介绍了不少客户。
于是乔染没去黑市,光靠着熟人的关系,一共成交了三百多块的生意。
加上之前她出的货,还有吴大爷给的钱,手里差不多有近一千块钱的存款。
在二十一世纪,一千块钱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年代,有一千块钱,绝对算得上小富婆了。
再努力多攒攒,离她的北京四合院就不远了。
出了货以后,乔染去了旧货市场,淘了点旧衣服,鞋子,还有被褥。
这些东西虽然是二手的,可是保暖御寒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拿去送人,谢大爷和谢大娘肯定也不会嫌弃。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招眼。
像谢大爷谢大娘那样的情况,要给他们送新的东西过去,那才是害了他们。
之前乔染还注意到谢大娘家的锅破的都快不能用了,也没有暖水瓶,于是又去了供销社,给李翠菊买了糖,顺便帮着谢大娘买了一口锅和一个暖水瓶。
这大冬天的,烧点热水喝,总归是舒服一点的。
采买好了,乔染拎着东西去了谢大爷和谢大娘那儿。
看到乔染过来,两口子很高兴。
“闺女,你真来了呀。”
上次乔染给了她那么多的细粮还有肉,她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想给她道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