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着乔染介绍就不一样了,将乔染嫁出去,他三哥每个月二十块钱的补贴就是他的了,他自然愿意献殷勤。
江卫华道,“娘,小妹那模样,城里人看不上。三嫂虽说嫁过人了,可是长的好看啊,还是有城里人能看上的。
不过她条件到底还是差了点,想要嫁条件好,各方面都优秀的城里人,肯定是有点难的。
我认识一个朋友,家里有个傻弟弟,脑子有问题,所以一直找不到对象呢,他们家没啥要求,只要有女人愿意嫁,他们就愿意明媒正娶。
我看看,能不能骗一骗,回头领一个相貌好点脑子正常的人过去给她相看一下,等她答应了,人嫁过去以后,知道受骗,反悔也来不及了。”
蔡金花听江卫华这么一说,心里稍稍平衡了一点。
虽说她想闺女嫁到城里来,可是却不希望闺女嫁给一个傻子。
她的宝贝疙瘩,不仅要找城里人,还得找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城里人。
“成,老四,就按你说的来。”
母子两个人商量完这事儿,原本蔡金花还想等吃完午饭再回去的,结果直接被江卫华的媳妇儿撵走了。
江卫华的媳妇儿是城里人,一向看不起乡下人,对于蔡金花这个婆婆,也是非常不待见的。
蔡金花自觉低人一等,也就打消了吃午饭的念头,默默地回了乡下。
……
乔染这边,根本不知道江卫华和蔡金花母子两人对她的算计。
上午炸完肉丸子,下午在家里歇了一下午。
晚上,乔染摸黑给吴大爷他们送了肉丸子过去,顺便补了点粮食,送了些鸡蛋,腊鱼腊肉。
他们也分了点肉,所以乔染就没有额外送肉了。
这段时间,因为吃的好了,吴大爷几个人的气色相比较之前来说,明显要好了许多。
尤其是李大娘,身体营养跟上了,气色大为改观。
周教授的病也彻底好了。
原本周教授觉得,自己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没想到福大命大,撑了过来。
说起来都是自己的运气好,要不是遇到乔染这个贵人,自己很可能已经丢了命。
这次过来,几个人对乔染又是一番道谢。
送完东西,乔染便准备回去。
谁知道刚出牛棚,就碰到了生产队的一个下乡知青。
这知青乔染认得,叫徐勇,二十多岁,是从省城下乡插队的。听说徐勇之前是个高中生,有点文化。
这些知青在生产队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吃穿住行完全比不上城里,最重要的是有时候干的活儿,还比他们这些生产队员来的重。
之前原主和这些知青接触不多,认识归认识,但都不熟。
乔染被知青撞见了,有些心虚。
她和吴大爷他们接触多了,要是被传出去,对她非常不利。
乔染正寻思着该怎么应对时,没想到徐勇主动打招呼道,“乔同志,你别害怕,放心,我不会出去乱说的。”
乔染硬着头皮回了句,“你有什么好乱说的,我就是来问一下吴大爷他们这儿稻草多不多,我家没稻草烧了,能不能匀点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