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骑着自行车,很快就到了县城。
乔染来过不少次,所以对县城早已轻车熟路。
江卫国虽然来的不多,但也来过几次。
到了县城,两个人也没磨叽,直接打听起租房子的事情。
县城的房子不少,可是想要租到心仪的房子,并不容易。
两个人找了一上午,也没寻到头绪。
最后江卫国道,“媳妇儿,咱们不住在县城,对县城也不熟,一时半会儿想找到合适的房子,估计不容易。
这样吧,我去拜托一下我朋友。
他就住在县城,认识的人多,托他找房子肯定事半功倍。”
江卫国所说的朋友,就是他以前在部队时的战友。
两个人因着都来自一个地方,在部队的时候就来往的多,关系挺好的。
这位朋友退伍以后,就回了老家,分配了一份城里的工作。
不过和江卫国不同的是,人家是城里人,他是乡下人。
乔染觉得,江卫国的提议不错。
对城里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找房子,不仅很难找到合适的房子,而且容易被坑。
有靠谱的朋友帮忙,那肯定是好事。
这么想着,乔染点头道,“那行,就是要麻烦人家了。”
“没事,咱们回头给他送点礼品答谢。”
乔染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于是两个人一道,直接去了江卫国的朋友家。
江卫国的朋友虽然住在县城,也有工作,不过这年代的住房资源紧张,也就只有两间房。
本来是一间,实在不方便,才隔成了两间。一间厨房和堂厅,一间卧室。
屋子不大,东西又多。
两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都没多少能下脚的地方。
在县城,大多数人的居住条件都是这样的。
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容身,已经很不错了,总比睡大街来的强。
江卫国过去时,他朋友吴国庆正好下班回家。
他爱人周琴没有工作,是一位全职主妇。
因为家里有四个孩子,日子过的也是非常不容易。
这年代,生育率高,每家基本上都好几个孩子。
相比于二十一世纪,虽说这年代的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可是幸福感却不低。人民的生育意愿也更强,一家基本上都生好几个,家里只有一两个孩子的,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这孩子多了,那么多张嘴吃饭,家里的粮食自然就紧俏。
所以一家人都得省着粮食吃,每顿吃个水饱。
还想要吃的多好,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过来之前,想着要麻烦别人,乔染和江卫国带了点东西。
乔染去供销社买了一包红糖,一斤江米条,还有一把挂面。
这行头,在这年代拜访人,绝对不算寒碜的了。
等人家真的帮了忙,乔染和江卫国打算给人家再多送点儿东西答谢。
看到江卫国来了,吴国庆十分惊讶的打了一声招呼,“卫国,你怎么来啦?快进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