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
洱海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静静地镶嵌在苍山十九峰的怀抱之中。
晨曦初露,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水面上,远处点点白鹭掠过,激起一圈圈涟漪。
诸葛亮站在岸边,望着这如梦似幻的景色,手中羽扇轻摇,不禁赞叹: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若非肩负王命,亮真愿在此结庐而居,终日与这山水为伴。”
徐庶立于其身侧,闻言轻笑:
“孔明雅兴不减当年。只是这美景之下,恐怕暗藏杀机啊。”
他抬手指向远处云雾缭绕的苍山。
“据探子回报,段氏已在洱海周边布下重重埋伏,就等我军深入。”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依然流连在山水之间:
“元直所言极是。”
“陛下既将此重任托付于我,亮自当全力以赴。”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方传来。
随军出征的黄忠身披轻甲,快步走到诸葛亮身前:
“孔明,前方斥候回报,在苍山南麓发现大理军队活动的痕迹,数量不明,但看其布置,似有埋伏。”
诸葛亮羽扇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果然来了。”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按令行进。”
号角声顿时响彻洱海湖面,明军开始变换阵型。
明军完成变阵,行了片刻,便听苍山之上突然传来一声炮响。
刹那间,无数箭矢如飞蝗般从山林中射出,直扑明军船队。
几乎同时,各处涌出大量大理士兵。
“果然不出孔明所料!”
徐庶抚掌笑道。
诸葛亮神色不变,羽扇轻挥:
“点火。”
命令层层传下,明军阵中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火声。
炮弹呼啸着飞向两岸,在大理伏兵中炸开。
他们本想埋伏明军,趁着明军火炮尚未布置好的时候偷袭。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动作已然被诸葛亮料到。
在他们没注意到的地方,明军的大炮已然蓄势待发。
大理士兵何曾见过这等猛烈的火器攻击,顿时阵脚大乱。
他们原本倚仗地形熟悉,以为能够凭借埋伏重创明军,却不料反被明军火力压制。
段正明站在苍山半腰一处隐蔽的观察点上,看着山下战况,眉头紧锁:
“这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竟能提前识破我们的埋伏。”
身旁的段延庆铁杖顿地,腹语中带着几分恼怒:
“明军火器犀利,正面抗衡绝非良策。”
段正明点了点头。
“三十六洞的人马现在何处?”
段延庆独眼中闪过一丝不确定:
“按理说,他们此时应该已经出现在明军侧翼了才是...”
就在洱海主战场激战正酣之时,李定国率领的两万明军精锐,正悄无声息地穿行在苍山北麓的密林之中。
“将军,前方发现蛮军踪迹!”一名斥候压低声音报告。
李定国抬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自己则悄悄潜行到一处高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