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章:备战(6)(1/2)

第298章:备战(6)

“第十二军一个师驻扎在托管的军区,一个师驻扎在十二军区北界,一个师驻扎在南边。”

“我选拔了两万战士驻扎到黄海省南端,军营离我们这港口不远。”

“两年来一直强化训练,我还从海军的军营借来了很多教官,训练我第十二军的战士们。”

“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渡海作战首先得让这些战士们都会水啊!”

“这两年的训练,战士们都提高很大,也都学会了游泳、泅渡等等海军的技能。”

“我们还按着华国制定的军人服役规定,每年陆续有老兵退役,新兵入伍。”

“现在对于这种老新更替,目前已经有了成熟的训练体系和管理办法。”

“少帅,你是知道的我是个粗人,所以我有自知之明,我只负责第十二军区的军队管理和训练。其余的事情都是老刘在做,其他方面的就让老刘向您汇报啊!”

赵启笑着指了指赵武,这时旁边的刘宠接着说道:“好!少帅!我看先让高车俊参谋长向您汇报一下咱们第十二军区以及北伐后第十二军区托管的几个军区的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

赵启点了点头,目光看向旁边的高车俊,现在的高车俊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高车俊也庄重地起身,给赵启敬了一个军礼。

赵启擡手示意他坐下,微笑着说道:“高车参谋长几年不见了,现在怎么样?”

高车俊忙回道:“少帅,一切都好!多谢少帅方面知遇之恩!”

赵启摆摆手道:“高车参谋长不必客气,看状态不错!”

高车俊这才开始了他的汇报。

“少帅,目前第十二军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又快又好!”

“在第十二军区辖内,目前各地总共有农业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师,牧业生产建设兵团二十个师。”

“北面托管的两个军区目前组建了农业生产建设兵团五个师,牧业生产建设兵团十个师。”

“当然了,这里边有的师辖四个团,有的是辖三个团,也有些局部地区还有的达到了六个团的规模。”

“近几年,我们开垦了大量的良田,总开垦出良田近五十余万亩,特别是在东部平原地区,现在已经让我们改造成了良田。”

“而且这里的黑土地土地肥沃,种植的农作物产量都很高,只是有些个别地区无霜期要短一些。”

“当然啦,农业科研院功不可没,他们根据我们第十二军区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季节变化等等诸多因素指导我们在各地分别种植了不同的农作物。”

“而且针对很多水资源充足的地区,我们还将南方种植的水稻移植到这里,还获得了大丰收,产量比南方种植的还高。”

“目前我们的粮食生产除了供应给国家的以外,在各地建立的粮食储备库,目前已经全部装满了粮食。”

“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我们还要陆续建设几处大型的粮食储备库。”

“现在看即使遇到灾害天气,我们靠粮食储备就能维持生计。”

“牧业方面,我们近几年又组建了很多牧业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了大量的设施。”

“改变了过去的游牧方式,变成了定点放牧的方式,让牧养相结合,提高了抗击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牛、羊、马的存栏量年年都在在上升,特别是十二军区北部和后来北伐建立的几个代管军区,牧业发展非常好,可以稳定的向关内各个省份提供羊肉等肉食。”

赵启一边听一边不住的点头道:“看来你们第十二军区这几年的工作成效非常显着,这一点值得肯定。”

当然,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赵启知道东北有辽阔的土地。

在那个时代,居住在那片土地上的民众多数以游牧和渔猎为生。

因此,第十二军区可以开垦大量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都能够进行灌溉,土壤非常肥沃,一直到后世的时候,这一地区依然是全国的粮仓。

向后世新中国成立后还特地派遣了生产建设兵团开发三江平原东部附近的土地,将那里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且一直以来的东北地区便是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的地方。

有很多地区盛传着一句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从这句谚语中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的资源条件非常丰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