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冯仑的想法
“在药品方面,我们这一年多的时间也进行了积极的收购和储备。”
“而且我们还组织了专门的高等学堂药科专业的人才对药品进行的加工,将大部分药品制成的容易携带不易变质的丸、散、膏、丹。”
赵启听到这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看贺俊生和冯仑道:“你们准备的这么充分了,我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明天我们就启程,一边巡视一边向西部边境进发!”
第八军区驻地肯定要留下一名军区级的干部,俩看谁留在驻地负责日常事务。
贺俊生和冯仑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冯仑行礼道:“少帅,我们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也进行过表决,当时大家一致同意由第八军区督察长东方贺留下守家,处理第八军区的日常事务。”
“留下第八军区副总指挥萧春,负责处理第八军区日常军事事务。”
赵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看来你们早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两个人也互相对视了一眼,而后都笑了。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启程开始巡视,当然此次巡视的路线多围绕那些人口众多的地区或者是第八军区的一些冲击平原地区。
第八军区有广袤的山区,在那里人相对要少的多,这些地方有没必要非要赵启亲自去考察,因为这些地区并不代表普遍的现象。
第一步就是一行人沿着海边一直向南行进,路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欣欣向荣。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从笑容中可以看出目前这些百姓生活的还是相对很安逸的,甚至说他们内心深处应该觉得很幸福的。
而且特别是近几年第八军区的平原地区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在那个时代来讲人口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因素。
在封建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人就代表着劳动力,只有人口的不断增长,才能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向前发展。
因而在封建社会时期,曾经出台了很多关于增加人口的政策,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没有婚配的,就要向国家交纳相应的赋税。
而另一个决定人口的至关重要因素,那便是粮食,同样在人类的历史上,人口进入大爆发的关键时期都跟粮食的产量息息相关。
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每当人口增长达到一定峰值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削减人口的若干因素,或者是战争,或者是自然灾害,或者是瘟疫等等。
这些情况主要是体现在当时的王朝的粮食产量不高,粮食作物的品种单一,从而造成粮食生产的总产量决定了人口增加的数量和经济的发展的现象。
而华国建立以后,经过了西晋末年到东晋多年的战乱,此时,华国的人口已经处于中原王朝历史的低谷时期。
经过赵启父子不懈的努力,才建立了安定统一的国家,这几年华国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
而处于华国最南部的第八军区也是这样,第八军区首先的问题就是因为气候的因素,每年可以种植两季到三季庄稼。
因此,限制人口的最重要因素—粮食不存在问题。
随着农业科研院在皇甫英的主导下,研制出了化肥等相关农业生产资料,给华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莫大的助力,相应的华国的粮食生产也比以前翻了两倍。
赵启一行人一直沿着海岸线走到了最南端后世的眉公河三角洲。
这里是整个第八军区最富庶的地区,这个地带是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地势平坦,雨水充沛河,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稻田密布。
是第八军区最大的产粮地之一,也是第八军区蕞为富庶的地区之一。
贺俊生在攻占这一地区后,便在这一地区成立了众多的生产建设兵团,来开发这片广袤的冲击平原。
经过多年的建设,这里已经开垦出了大量的土地。
因为气候原因,这里降水非常丰富,因此特别适合于种植热带的水稻。
在农业科研院成立之后,还专门在这片冲积平原成立了专门研究热带水稻种子培育的安南科研院。
与其他地区生产建设兵团不同的是,在第八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冯仑便考虑到以后各地男女人口比例的问题,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需要考虑成家的问题。
在这些新占领的区域,将那些年轻的女性平均安置到各个生产建设兵团,组成了非常有特色的男女混编生产建设兵团。
这些年来的生产、建设和发展,这些兵团已经为社会孕育出了兵团的下一代子女。
兵团的战士们在各个兵团的引导下大多数都已经成家。现在每个生产建设兵团的团级单位的人口都增加了一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