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3章 血溅城垣填破阙,尸堆壕堑阻胡兵(2/2)

“粮呢?” 陈忠揪着王福的衣领,指节因愤怒而发白。王福吓得腿软,瘫在地上哭喊道:“是…… 是刘尚书!他上月就把粮卖给了南城的官宦,李嵩大人买了五千石,张文大人买了三千石,还有…… 还有二十多位京官都买了,共得银两万两!他说…… 他说瓦剌早晚破城,留着粮也是给胡骑的!”

陈忠攥着王福的供词,快步赶回兵部。谢渊看着供词,气得手发抖 —— 战报里兵卒们饿着肚子守城,有的甚至晕倒在城头,刘焕却在私卖军粮中饱私囊!他立刻点齐三百玄夜卫,直奔户部。此时的刘焕正在书房清点银子,见谢渊带着人闯进来,慌忙将银箱往桌下塞:“谢太保,你这是……”“刘焕!你私扣军粮,通官宦,误国误民!” 谢渊将粮库清单摔在他脸上,“德胜门兵卒今日只喝了稀粥,安定门百姓已在吃树皮,你却在这里数银子!”

刘焕脸色惨白,仍想狡辩:“我是怕粮库被细作烧了,暂存官宦家中……”“暂存?” 谢渊冷笑,命玄夜卫将他押入诏狱,转头对陈忠道:“立刻去查买粮官宦,粮必须如数征回!今日日落前,若见不到粮,休怪我按通敌论处!” 陈忠领命而去,可他心里清楚,官宦们藏粮避祸,哪会轻易交出 —— 这内忧外患,比瓦剌的攻城更棘手。

玄夜卫北司接到急报:京师与宣府卫、大同卫的通讯全断,派往边卫的三批驿卒,无一人返回。秦飞(从二品北司指挥使)在北司衙署铺开地图,指尖划过宣府卫的方向 —— 没有援军,京师就是孤城,撑不了七日。谢渊下了死令:选精锐暗探突围,务必联系上宣府卫副总兵李默(从三品)。

十名玄夜卫暗探换上胡服,趁着黎明前的黑暗,从德胜门密道潜出。可刚到高粱河,就遭遇瓦剌伏兵五十余人 —— 细作早已泄露了突围路线。“杀出去!” 暗探队长张青(从七品)一箭射穿胡兵头领的咽喉,暗探们抽出短刀,与胡兵缠斗起来。箭用完了,就用刀劈;刀断了,就用拳头砸;有的暗探被胡兵按在地上,竟一口咬断对方的颈动脉。

半个时辰后,张青拖着中箭的左臂,骑着唯一幸存的马,往宣府卫方向狂奔。身后,九名暗探的尸体已被胡兵挑在枪尖上 —— 战报他记在心里:十探出,一人生还,伏兵五十,斩杀二十余。他不敢停,左臂的箭伤还在流血,每颠簸一下都钻心地疼,可他知道,这匹马的背上,驮着京师数万军民的希望。

两日后,张青终于跌进宣府卫军营,见到李默时,他只说了句 “京师被围,速援”,便昏了过去。李默立刻点齐五千边军,星夜驰援,可行至居庸关时,又遭瓦剌伏兵拦截 —— 也先早已料到援军会来,在此设了三千骑。边军虽奋勇厮杀,却因连日行军疲惫,伤亡近千,只能退守怀来 —— 这一战报,张青醒来后得知,急得当场呕血:“谢太保还在等…… 等我们的消息啊!”

各城门战报愈发吃紧:德胜门城防又添五处破损,兵卒折损两百余人;安定门胡骑架起云梯三次,均被打退,卒伤亡一百五十人;西直门发现瓦剌细作传递的城防图,已被玄夜卫截获。更让谢渊揪心的是,内城开始流传 “瓦剌三日后破城” 的谣言,部分官宦已在收拾细软,百姓们涌上街头,哭着求官府放粮。

此时,秦飞带着一份更凶险的战报赶来 —— 玄夜卫暗探在张文(正三品吏部侍郎)府中搜出也先密信!信是瓦剌狼毫墨所书,字迹与之前截获的密信一致,上面写着 “初六夜开正阳门,献城后封你为平章政事”,末尾还盖着瓦剌王庭的狼头印。“张文竟敢通敌献城!” 谢渊将密信拍在案上,怒火中烧 —— 战报里外城厮杀惨烈,内城却有高官勾结胡骑,这是要断京师的生路!

玄夜卫卒突袭张文府时,他正与三名旧党成员围着地图密谋,桌上还摆着瓦剌送来的 “献城 reward”—— 白银五百两。见玄夜卫冲进来,张文吓得魂飞魄散,抓起烛台就想烧毁密信,秦飞一把夺过,将密信扔在他面前:“张侍郎,这信是也先写给你的吧?狼头印,瓦剌墨,你还想抵赖?”

张文瘫在地上,涕泗横流:“是刘焕逼我的!他说瓦剌破城后会杀我全家,我才……”“刘焕已被押入诏狱,你以为攀咬他人就能活命?” 谢渊冷声道。次日午时,张文及其党羽七人被斩于西市,首级悬挂在正阳门示众。这一战报传遍内城,官宦们再不敢私藏粮、传谣言,人心稍稍安定 —— 谢渊用斩佞的手段,暂时压下了内患。

也先集中中路、东路军共三万骑,猛攻安定门。辰时,五十架投石机同时发力,“轰隆” 一声巨响,安定门城墙被砸出一道三丈宽的缺口,胡骑如潮水般往里冲。岳谦(从二品都督同知)接到战报时,正在德胜门修补城防,他立刻率两千京营卒驰援,刚到安定门,就见胡兵已冲上城头。

“填城!” 岳谦嘶吼着,拔出佩刀冲上去。京营卒们跟着他,有的举着盾牌挡住胡兵的刀,有的抱着石块往缺口填,有的甚至直接扑上去,用身体挡住胡骑的马蹄。周虎(十五岁,乡勇)肩上的伤还没好,见一名胡兵举刀要砍向岳谦,他猛地冲过去,短刀刺中胡兵的腰腹,可胡兵反手一刀,长刀从他胸膛穿过。“爹…… 守住京师……” 周虎望着赶来的周老汉,嘴角淌着血,缓缓倒在地上。

周老汉抱着儿子的尸体,老泪纵横,他捡起周虎的短刀,嘶吼着冲向胡兵:“我跟你们拼了!” 短刀刺中一名胡兵的咽喉,可另一名胡兵的弯刀也从他背后劈下,老人的身体晃了晃,倒在儿子身边。城墙上的尸体越堆越高,有的兵卒断了胳膊,仍用单手挥刀;有的腹部中箭,捂着伤口继续厮杀。岳谦的右臂被砍伤,鲜血顺着刀柄往下流,他却死死盯着缺口 —— 战报已递往兵部,谢太保正调兵支援,只要守住这半个时辰,就能撑到援军。

暮色降临时,安定门的缺口终于被堵住,可京营卒也折损近千,百姓参战者伤亡三百余人。岳谦靠在城垛上,望着城下的尸山血海,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周虎父子白死,绝不能让京师破城。

谢渊在兵部接到的战报几乎全是坏消息:各城门兵卒饿晕者已达两百余人,德胜门昨夜又折损卒八十人,瓦剌已开始在城外架设攻城塔。就在他焦头烂额时,陈忠终于送来好消息 —— 征粮得粮万石!

原来,陈忠昨日找到吏部尚书李嵩(正二品)时,李嵩正闭门不出,府中囤着五千石粮。“李大人,” 陈忠站在李府门前,声音沙哑,“安定门昨日战死卒千余,周老汉父子殉城,兵卒们饿着肚子守城,您藏着粮,是要看着京师破城吗?” 李嵩望着陈忠递来的战报,上面 “卒饿晕五十人”“百姓易子而食” 的字眼刺得他眼疼 —— 他终是叹了口气,命人开仓献粮。有李嵩带头,其他官宦不敢再抗,一日之内,共征粮万石。

粮车刚到德胜门,兵卒们就围了上来。陈忠亲自给兵卒们分粮,粗粝的麦饼递到兵卒手中时,有的卒子竟哭了 —— 他们已两日没正经吃饭,有的只喝了点稀粥。“吃饱了,把胡骑赶出去!” 一名卒子咬着麦饼,抹了把眼泪,重新握紧了长刀。战报传到谢渊手中时,他终于松了口气 —— 粮有了,士气回来了,接下来,就是突围找援军。

秦飞(从二品北司指挥使)带着五百精锐玄夜卫与京营卒,从德胜门密道突围。这是谢渊的死命令:务必联系上李默的援军,今日清晨内外夹击。刚出密道,就与瓦剌伏兵三百人遭遇,“杀!” 秦飞左臂中箭,却仍挥刀砍向胡兵,精锐们跟着他,弩箭精准射向胡兵咽喉,京营卒的长刀劈开胡兵的盾牌,血溅在冻土上,瞬间凝成冰。

半个时辰后,秦飞终于突破防线,见到了李默的边军 —— 五千边军已在常营布阵,李默正等着他的信号。“李总兵,谢太保令:辰时三刻,内外夹击!” 秦飞喘着气,箭伤的疼痛让他几乎站不稳。李默立刻下令:“吹号,进军!”

辰时三刻,边军的号角声终于传到京师。谢渊站在德胜门城楼,望着远处边军如潮水般冲向瓦剌大营,立刻下令:“九门全开,冲!” 京营卒与百姓们呐喊着冲出城门,与边军形成夹击之势。瓦剌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也先见大势已去,下令撤军。胡骑们纷纷上马,往北方逃去,京营卒在后追赶,斩杀胡兵三千余人,缴获马匹两千余匹,兵器无数。

谢渊接到最终战报:七日围城,京师共折损卒七千三百余人,百姓伤亡两万余人,瓦剌伤亡一万五千余人,粮道已通,援军陆续入城。他站在德胜门城楼上,望着满地的尸体与废墟,百姓们的欢呼声就在耳边,可他心里没有半分快意 —— 若不是刘焕私粮、张文通敌,伤亡绝不会如此惨重。他转身对赶来的萧桓(德佑帝)道:“陛下,京师虽安,边患未除,需重整防务,严惩奸佞,方能保长久太平。” 萧桓望着城楼下的忠骨,眼眶泛红:“谢太保,都依你。”

片尾

瓦剌围城得解后,萧桓下旨:斩刘焕、张文等通敌奸佞,抄没其家产,充作军粮;追赠岳谦为 “镇国将军”,周虎、周老汉等战死百姓为 “忠民”,家属由户部按月发放抚恤金,入祀 “忠勇祠”;陈忠因查粮征粮有功,升户部尚书(正二品);秦飞因突围传信有功,升玄夜卫指挥使(从一品);谢渊总领抗胡之功,加 “太师” 衔(正一品),赏黄金百两、绸缎百匹。

谢渊则奏请萧桓,改革户部粮饷制度:设 “粮饷督查司”(从四品),隶御史台,专司粮饷调度核验,防私扣;加强边卫通讯,设 “烽燧联动制”,确保军情及时传递;工部赶造火器,加固九门城防,防瓦剌再犯。萧桓准允,命李嵩、张毅(正二品工部尚书)牵头落实。

京师百姓为纪念抗胡守城之功,自发于德胜门内立 “护京碑”,碑取青石,高两丈,额题 “忠勇安邦”,碑阳刻谢渊、岳谦、秦飞等忠良名氏,碑阴刻守城百姓名录,旁刻 “七日夜死守,万余人捐躯,京师乃安” 十二字。每至初一、十五,百姓皆来碑前祭拜,香火袅袅中,总能听见老人对孩童说:“当年瓦剌围城,谢太保带着咱们死守,才保住了京师 —— 要记住,无论敌人多强,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卷尾

《大吴史?列传第三十二?谢渊传》载:“德佑京师之围,渊死守七日,斩佞臣、征私粮、励军民,终待援军至,解京畿危。帝赞曰:‘渊之忠勇,胜似长城;京师之安,全赖此臣。’”

《玄夜卫档?抗胡录》补:“围城案后,帝命将‘刘焕张文通敌案’与‘瓦剌攻城战报’编为《京师守御录》,颁行天下,诫‘边患之烈,在防外寇,更在防内奸;官官相护,乃亡国之根’。兵部推‘边卫联防制’于九边,宣府卫、大同卫皆增兵筑城,瓦剌自此数十年不敢南犯。德佑末,时人谓‘七日夜守城,百年无胡尘’。”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