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初游“林家铺子”(一)(2/2)

前几日和厂里的老周闲聊,他说咱们湖州地界藏着个好去处 —— 德清新市镇,那可是座有着千年底子的古镇,不比那些名声在外的水乡差。

老周咂着烟卷儿,眼里满是回味:“最妙的是清晨的河埠头,青石板路被露水打湿,沿河边一溜儿茶楼都开了门,竹编的茶桌往廊下一架,老少爷们捧着粗陶碗喝绿茶,姑娘媳妇边嗑瓜子边唠家常,茶香混着河水的潮气,那才是南方人的活法。”

他话锋一转,突然提高了声调:“对了!你要是早上去,一定得尝尝东栅口那家羊肉汤馆,熬了整整一夜的羊骨汤,奶白奶白的,撒上一把葱花,配着刚出炉的粢饭团,一口下去浑身都暖。

还有啊,你看过《林家铺子》没?当年谢铁骊导演就是在这古镇拍的,老街上的木楼、石板路,电影里都能看着影子呢!”

听老周说得这般热闹,我心里的馋虫和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当即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

新市镇离厂子不过十几公里,开着车走乡道,一路都是金黄的稻田和白墙黛瓦的农舍,不到半小时就看见了古镇的牌坊。

晨光刚把屋檐上的瓦当染成暖黄色,老街上已经有了零星的行人,卖早点的铺子飘出热气,混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心里格外熨帖。

我按着老周指的路往东栅口走,远远就看见 “百年羊肉汤馆” 的木招牌,可走近了才发现,店门口的长凳空着,锅里的汤早就见了底,老板娘正拿着抹布擦桌子。

“师傅,不好意思啊,今天的羊肉汤卖完啦!” 她笑着摆手,“最近天凉,来喝汤的人多,五点多就开始排队,这会儿都快十点了,早没啦。”

听见这话,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好不容易来一趟,却没尝着心心念念的羊肉汤。

老板娘见我失落,指着隔壁的铺子说:“要不你去那家看看?他家的馄饨和水饺也不错,老板两口子人挺好的。”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隔壁铺子,刚一进门就看见玻璃柜里摆着整整齐齐的水饺,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北方人常吃的那种元宝饺。

我心里嘀咕:南方铺子大多只卖馄饨,很少会专门包水饺,这老板莫不是北方人?

“师傅,要吃点啥?”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后厨传来,紧接着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头戴白色的卫生帽,帽檐下露出几缕黑发,长瘦的脸上带着几分倦意,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想来是一早起来忙活累着了。

他一开口,那股子熟悉的山东口音就让我愣了一下 —— 和我老家菏泽的口音竟有几分相似。

“老板,来碗馄饨,再加十个水饺。” 我笑着说,等他转身去煮馄饨时,忍不住问了句:“老板,听您这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

他端着馄饨过来,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哎呀,师傅也是北方人?我是山东枣庄的,来这儿开铺子快十年了。”

“巧了!”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我是菏泽的,咱们还是老乡呢!”

“老乡?” 他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汤勺都顿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声音里满是惊喜:“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没想到在这南方古镇还能碰到山东老乡,太巧了!”

我也跟着笑,拿起筷子刚要吃,他突然摆了摆手:“老乡,这顿我请了!出门在外,能碰到一个省的不容易,别跟我客气!”

我连忙放下筷子,认真地说:“老板,这话可不行。既然是老乡,我更得支持你的生意,饭钱该多少是多少。你们在外地开店,起早贪黑的也不容易,我哪能让你请客呢?” 说着,我拿起手机走到收银台前,扫了付款码。

他见我执意要付,也不再推辞,只是眼里多了几分暖意,转身从柜子里拿了个苹果递给我:“老乡,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个你拿着路上吃。”

等我吃完馄饨和水饺,起身要走时,他特意放下手里的活,送我到门口,又叮嘱了一句:“老乡,以后要是路过这儿,记得进来坐坐,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别见外!”

我接过苹果,心里暖烘烘的,连忙点头:“好的,多谢你了!以后肯定常来。”

告别了山东老乡,我沿着老街慢慢走。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木楼挂着红灯笼,河面上飘着乌篷船,艄公摇着橹,吱呀的橹声混着茶楼里的谈笑声,格外惬意。

想起刚才没能喝到的羊肉汤,还有意外碰到的山东老乡,心里的遗憾早就烟消云散了 —— 有时候,旅途的惊喜,往往就藏在这些不期而遇的温暖里。

我沿着河边的古道往前走,看着小桥下的流水、岸边的老屋,突然觉得,这趟新市镇之行,比想象中更有滋味。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