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甘露阿芷低呼一声,攥着林欢的衣袖微微发颤。只见像的指尖真的凝着一滴水珠,圆润如珍珠,在月光下亮得惊人,眼看就要滴落,却又稳稳悬着,像被无形的手托着。
小沙弥也看见了,慌忙放下木桶,跪地叩拜。水珠终于“嗒”地落在供桌上,溅起的细痕里,竟浮出根极细的银线,顺着桌面往地下钻——那是九域的根须在呼应,将这滴凝聚了千年善念的甘露,往石羊场的土地深处送,去润那片曾被烈火灼伤、又被慈悲滋养的土。
“书上说,观音成道日那天,这滴甘露会顺着根须,淌到塔子山的山洞里。”青禾的声音里带着向往,“就是伏仲奇看见紫竹姑娘避雨的地方,洞壁上的刻痕还在呢,雨水打上去,会传出‘咚咚’的声,像木鱼在敲。”
夜风卷着香火的气息过来,带着点檀木的沉郁。林欢忽然觉得,这石羊场的每一寸土,每一缕风,都浸着故事里的温度——是彭佛婆牵起紫竹时掌心的暖,是伏仲奇刻刀下木屑的香,是火场里那声“让我再进去”的决绝,也是复明时那句“光真的来了”的轻颤。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咚——”敲得夜色愈发静。小沙弥已经添完香灰,轻手轻脚地关了侧门,佛堂的烛火又恢复了先前的安稳。林欢三人往回走,巷子里的紫藤蔓在月光下舒展开叶片,像无数双温柔的手,托着坠落的花瓣往泥土里送。
“明年二月十九,咱们还来吗?”阿芷忽然问,发间的紫竹枝扫过脸颊,带着清冽的气。
“来。”林欢和青禾异口同声。
她们都知道,这尊紫竹观音像早已不是冰冷的石头。它是千年岁月里,无数人将善念、敬畏、期盼一点点刻进去的活物——是石羊场的晨雾会为它披衣,是节令的风会为它梳发,是每个心怀暖意的人走过时,都会忍不住抬头望一眼的、属于人间的慈悲。
梆子声渐渐远了,只有佛堂的长明灯,还在夜色里亮着,像颗永不熄灭的星,照着那些藏在烟火里的、关于救赎与温柔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在二月十九的月光里,静静流淌。
能告诉我这是你的化身?还是真身嘛
你能看到我?哦原来是女娲宫的弟子
有缘自会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