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章 陶艺烧成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2/2)

速写本上的线条一如既往地精准,却在角落画了个小小的简笔画:一个人蹲在窑边看手机,屏幕上画着跳动的火焰图案。郭静认出那是自己的侧影,头发被画成了蓬松的一团,像沾了陶土的蒲公英。

“建筑监测系统会生成能耗分析报告,比如空调在哪个时段最耗能,哪个区域的保温性能需要优化。”赵环指着图纸上的曲线,“类比到陶窑,我们能知道哪种松木在含水率15%时燃烧效率最高,釉料在1280c时的能耗最低却能达到最佳效果,甚至能算出你添柴的频率与温度曲线的关系——就像给窑火写日记,记下来它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闹脾气。”

郭静忽然笑出声,拿过那支铅笔在速写本空白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温度计,液柱顶端画成了火焰的形状:“那这个系统能告诉我,泥土什么时候最愿意记住我的指纹吗?”

“或许能。”赵环认真地看着她画的温度计,“如果我们在泥坯里埋个微型压力传感器,就能记录你捏塑时的力度变化,再对应烧成后的肌理效果,说不定能找到‘指纹记忆’的最佳压力值。”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打在工作室的铁皮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郭静起身去关窗,冷风卷着潮湿的空气涌进来,让窑边的温度计降了两格。赵环跟过来,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能闻到陶土混着松木的气息——那是郭静身上独有的味道,像被阳光晒暖的河床。

“其实我不是想把你的世界变成图纸。”他低声说,手指划过她腰间的布料,那里沾着点釉料的淡青色,“只是觉得,当你为了烧出满意的作品在窑边守到天亮时,那些跳动的数据或许能替我多分担一点焦虑。就像你看我画图纸时,总说‘这里的线条太硬了,该像揉泥那样松一点’——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让对方的世界更温柔些。”

郭静转过身,鼻尖蹭过他的衬衫领口,那里还留着白天去工地的灰尘味。她想起上周赵环为了赶美术馆的节能报告,在办公室睡了三个晚上,回来时眼窝深陷,却还记得给她带那家长队才能买到的桂花糕。那时候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把桂花糕切成小块,放进自己烧制的青瓷碟里,看着他一口口吃完。

“那我们来试试吧。”她踮起脚,吻了吻他虎口那道划痕,“不过你得答应我,不能让那些曲线变成束缚。比如某天我突然想把整窑的坯体都捏成不规则的形状,就算系统提示‘能耗过高’,你也得帮我搬柴。”

“我可以在系统里加个‘郭静任性模式’。”赵环笑着回吻她的额头,“优先级最高,任何数据都得让路。”

他们回到工作台前,赵环已经开始修改图纸,郭静则找来几张废陶片,用马克笔在上面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窑火的余温透过砖地慢慢渗上来,暖着他们的脚背,像某种无声的共鸣。赵环画到兴起,突然在图纸边缘画了个小小的星轨图案,恰好与郭静陶片上的火焰纹样重叠。

“你看,”他指着重叠处,“建筑的星轨和陶窑的火焰,在这里共振了。”

郭静低头看着那处重叠的图案,忽然觉得那些即将被安装的传感器,不再是冰冷的仪器,而是他们伸向彼此世界的触角。就像赵环设计的美术馆穹顶,既要让星光有轨迹,也要为偶然的风留下空隙;就像她捏陶时,既要让泥土记住指尖的力度,也要给窑火的脾气留有余地。

雨还在下,工作室里却越来越暖。赵环已经开始计算传感器的布线方案,郭静则在旁边给他的咖啡杯里续满热水,粗陶杯壁上的指纹在灯光下若隐若现。或许真正的能耗监测,从来不是监测窑火或电流,而是监测两个灵魂在彼此的世界里,如何用理性的温柔,守护着感性的珍贵,让每一次共振都更清晰,更长久。

当赵环在图纸上写下“第一阶段监测周期:三个月”时,郭静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父亲在窑边对她说:“好的手艺,既要懂规矩,也要懂破例。”此刻她看着赵环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所谓灵肉共振,或许就是有人愿意为你把规矩写成诗,也愿意陪你把破例酿成酒。

夜色渐深,陶窑的温度还在缓慢下降,但某种新的温度正在悄然上升——那是数据与诗意的温度,是理性与感性的温度,是两个生命在漫长共振里,为彼此校准的,最恰好的温度。而那些即将跳动在屏幕上的曲线,终将与他们的呼吸、心跳、窑火的脉动、星轨的运行一起,谱写成一首关于永恒的,未完待续的长诗。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