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大茂那声哨响。\"何大清难得夸了许大茂一句。
许大茂难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大家伙儿的功劳。\"
林默站在院子中央,环视着一张张疲惫却兴奋的面孔:\"同志们,这次咱们打了个漂亮仗!但是——\"他话锋一转,\"特务既然敢来,说明他们确实盯上了咱们院。接下来,联防工作还要加强!\"
\"林局长放心!\"刘海中挺着肚子说,\"我已经想好了,咱们要在院墙上插碎玻璃碴子。\"
\"我再贡献几床破棉被,\"何大清接口道,\"挂在墙头,能防攀爬还能消音。\"
晨雾还未散尽,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门槛就被踏得锃亮。
昨夜擒获特务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院里的大爷大妈们早早就聚在了老槐树下,七嘴八舌地复述着昨晚各自的英勇事迹。
\"我那盆洗脚水泼得那叫一个准!\"二大妈挥舞着搪瓷盆,水珠溅了阎埠贵一脸,\"滚烫的开水,直接浇在那特务的裤裆上!\"
阎埠贵嫌弃地抹了把脸,正要反驳,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众人回头望去,只见街道办的王主任推着辆永久牌二八自行车,笑吟吟地站在门口。
\"哎哟,王主任来了!\"易中海赶忙迎上去,接过自行车把。
\"老易啊,听说你们院又立大功了?\"王主任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我这一大早就听派出所汇报,说你们活捉了个带刀的特务?\"
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刘海中挺着肚子挤到最前面,官腔十足地说:\"王主任,这是我们院联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我作为二大爷,制定了详细的巡逻排班表...\"
\"得了吧二大爷!\"许大茂不知从哪儿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根油条,\"要不是我第一个发现特务吹哨,你们这会儿还在被窝里做梦呢!\"
王主任被逗得哈哈大笑,拍了拍许大茂的肩膀:\"好小子,有出息!\"转头又对易中海说:\"老易,把昨晚的情况详细说说?\"
易中海刚要开口,何雨柱端着碗豆浆从厨房出来:\"王主任,您吃了没?要不边吃边聊?\"
\"哎哟,柱子也在家呢!\"王主任眼睛一亮,\"听说昨晚是你最后制服特务的?好样的!\"
众人簇拥着王主任往中院走。刘玉梅和一大妈,三大妈手忙脚乱地收拾着石桌上的早饭残局,二大妈已经麻利地沏好了一壶高末。
王主任在石凳上坐下,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红皮笔记本:\"来,谁先说说?\"
于是,昨晚的擒特过程被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许大茂说自己如何火眼金睛发现敌情;何大清强调那张渔网是他从厂里借来的;连阎埠贵都忍不住演示了一遍他那招谭腿。
\"好!好!\"王主任边记边点头,\"群众联防的典范啊!\"他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对了,林默同志呢?\"
\"一早就去局里了。\"何雨柱递过一根油条,\"说是要突击审讯那个特务。\"
王主任咬了口油条,突然正色道:\"同志们,我这次来,除了表扬你们,还有个重要通知。\"她环顾四周,压低声音:\"根据公安部门的情报,敌特分子很可能还会来报复。\"
院里顿时鸦雀无声。三位大妈和几个小媳妇不自觉地往一起靠了靠,刘玉梅的手紧紧攥住了围裙。
\"所以,街道党委决定,\"王主任提高声调,\"以南锣鼓巷95号院为试点,开展十户联保活动!\"
\"啥叫十户联保?\"有人小声问。
王主任笑着解释:\"就是十户人家结成一组,互相监督、互相保护。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一家有事,十家支援!\"
\"这个好!\"何大清拍大腿,\"咱们院十八户,正好分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