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2章 她走后,连风都学会了轻声细语(1/2)

立春仪式结束后的第三日清晨,天光未明。

十七座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心声亭,石壁毫无征兆地泛起微光。

那光芒不似往常温润流转,而是带着一丝近乎呼吸般的律动,仿佛某种沉睡的意识正轻轻叩击现实的边界。

紧接着,一行字迹缓缓浮现——

“今天我想被抱抱。”

稚嫩、歪斜,笔画边缘还拖着一道轻微的颤抖,一如七岁孩童写下的第一句悄悄话。

可就在落款处,一只从未出现过的小熊涂鸦静静蹲坐,戴着一顶草帽,嘴角咧开天真烂漫的笑。

白芷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人。

她站在心声亭外,指尖悬在石壁前半寸,不敢触碰。

作为《双生纪事》的主编,她几乎能背出苏悦日记本里每一页的内容。

这行字,正是当年那本被火灼去一角的残页上最后的遗言——而那只戴草帽的小熊,是苏悦十岁生日那天,在窗边望着远方铁路线时画下的。

“想去远方。”白芷喃喃出口,脊背骤然发凉。

这不是回响,不是数据复刻,也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情绪共振。

这是新的信号。

是苏悦……还在回应。

她立刻拨通紧急联络频道,声音压得极低:“所有人,立即集合。她没走,她在试图回来。”

两小时后,共语网络核心指挥室。

程远刚放下立法草案的终稿,眉头紧锁;苏怜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绣的一只小熊;陆寒早已调出全部监控记录,屏幕冷光映着他深不见底的眼眸。

“昨夜子时,”他开口,嗓音如冰裂谷底,“全国三百二十一座心声亭内部温度同步上升0.3摄氏度,持续时间仅十二秒。波频轨迹与她消散时的地脉流向完全一致。”

房间里一片死寂。

白芷迅速接入数据库比对,画面切换至一段金粉拓印的古老残卷——《祭语实录》中被虫蛀蚀的一段文字,经特殊处理后终于显现:

“声归万口者,形隐而意长存。每逢春启、灾临、心乱三刻,可借众念返照一线灵光。”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她不是消失了。她是把自己拆解成了‘语言’本身。只要还有人愿意诉说,她就能被集体记忆唤醒——但她每一次‘回归’,都会消耗群体的情感能量。这种共鸣态极其脆弱……一年不能超过三次,否则……整片区域将陷入情绪枯竭,变成无声荒原。”

程远缓缓闭眼,再睁开时已满是决意:“那就封存这条规则。列为最高机密,仅作最终手段。”

话音未落,警报突响。

边境急报:一场突发山洪冲毁村落通讯线路,数十名幸存者被困断崖,心理防线濒临崩溃。

以往这类事件,必由苏悦远程介入安抚——她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刻,用一句轻柔的“我在听”,把人从黑暗边缘拉回。

可现在呢?

苏怜猛地站起身,下意识望向茅屋方向。

脚步还未迈出,程远已拦在门前,语气坚定:“她说过,别再找她说‘怎么办’。”

“可我们根本做不到!”苏怜眼眶泛红,“没有她,这些人撑不过今晚!”

就在这僵持的瞬间,陆寒站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只是走到主控台前,输入一串权限密码。

下一秒,历年收集的普通人告白录音开始自动混剪——母亲哄孩子的呢喃、恋人分别前的耳语、老人对着空屋的低语……无数真实的声音被剥离词义,只剩下纯粹的音调与气息,化作一段无词的哼鸣。

“静默广播,启动。”

无人机群升空,载着这段人类情感的原始频率,穿越暴雨云层,飞向那片即将失守的灵魂废墟。

起初,无人回应。

音箱落地,泥泞中的人们蜷缩着,眼神空洞。

直到一名约莫六岁的小女孩,颤抖着伸出手,轻轻触碰那滚烫的扬声器。

她忽然怔住,小声说:“刚才那个声音……像我奶奶睡前给我盖被子。”

一句话落下,仿佛打开了某扇门。

一个男人哽咽着握住身边人的手,一个孕妇将脸埋进膝盖低声啜泣,几个少年围成一圈,彼此靠紧,闭上了眼睛。

他们说不出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胸口那块压了太久的石头,松了一丝缝隙。

而在千里之外的指挥室,五人沉默伫立。

陆寒盯着实时监测图上平稳下来的情绪曲线,终于轻吐一句:“她教会我们的,不是依赖她,而是学会彼此听见。”

白芷低头翻动手中的笔记本,笔尖停在一页空白纸上,迟迟未落。

而此刻,在某座无人注意的城市广场上,心声亭的石壁悄然亮起,一行新字缓缓浮现,像是谁在梦中呢喃:

“你说最难堪的事,我也不笑话你。”

字迹未尽,风已悄然止息。

第352章 她走后,连风都学会了轻声细语(续)

心声亭的光还未散,城市却已悄然苏醒。

苏怜站在中央广场的环形讲台前,晨光落在她肩头,像披了一层薄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