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4 第 64 章 回到了赵家于情于(第1页)(2/2)

在拜别双亲后,新娘子出门。

压箱底的嫁妆被杠夫擡着,拖了长长一路,还跟着陪嫁的奴仆仆妇。虽及不上高门大户为女郎准备的十里红妆,却也是尽够了,而能得到平北王妃送来的贺礼,更是整个盛京的独一份,引起了一众宾客侧目。

夏氏眼里盈着泪,看着迎亲队带着自己唯一的女儿离开,欣慰与不舍两种复杂的情绪,不断地在心底交加着……

赵筠是家中还未出阁的女郎,因此并未在外头观礼,可待锣鼓吹打的声音逐渐远离后,她心里也清楚,大姐姐这时已经出了门子。

出了门,便是嫁人了。

嫁了人,便是要离开家中的亲眷,离开一直亲近的人。

人人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后嫡母为自己择婿后,自己也会同大姐姐这般,离开姨母吗?

赵筠摸着从头上拔出的梅花钗子,想着昨夜祖母的话,拧着眉,怔怔出神。

“姑娘。”翠云看着自家异常沉默的女郎,有些担忧唤道。

赵筠回神,抿了抿唇,对着翠云安抚一笑,“我没事。”想了想,又道,“既然大姐姐已经出门了,我们也出去一趟吧。”

翠云询道,“姑娘可是想回王府?”

赵筠摇摇头,将梅花钗缓缓插回发间,起身就往外走,“我们再去东市的首饰铺子看看。”

端正节快到了,她还是想选一样好看的饰物给姨母。

翠云眉目舒展,脆声应下。

部曲进不来内院,都在前厅候着。

一主一仆,在前厅宾客的一众喧闹声中,又从侧门里悄悄出去了。

很快就来到了东市。

东市里买卖饰物的金银坊不少,赵筠一家铺子一家铺子地看着,看了许久,还是没有看到喜欢的,每次都是空手而出。

时而皱眉,时而抿唇的秀丽女郎,很快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正好碰到同窗的刘观舟勾起唇角,居高临下地看着只带着一个小婢从铺子里出来女郎,看了片刻,才对着身侧的女郎意有所指道,

“我观这位女郎在这些金银坊里已经逛了许久,却不见买下一件饰物,次次空手而出,阿姊,我们不如猜一猜,这是为何?”

这还能是为何?

只看不买,无外乎是两种原因。

一是眼光高,看不上寻常的饰物。

二则是囊中羞涩,付不起银钱。

身后唯有一奴仆跟随,看起来也并非大家出生,无外乎就是囊中羞涩。

显而易见的答案。

刘楚悦不明所以,看了眼身侧的小弟,温婉地饮了一口茶汤,没有理会他无趣的揣测。

刘观舟摸了摸鼻子,自觉无趣,眸光落在一侧的看得认真的同窗上,他笑意渐深,散漫询道,“康年,你以为呢?”

可被询问的马康年也和刘女郎一般,并未回答他这个询问。

反而是垂眸看了片刻后,然后立即起身下楼,来到了街道上,一把抓住了从女郎身上窃走了荷包的小贼,这时随从也跟了下来,一窝蜂地将小贼擒住。

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的刘观舟挑眉,也起身下了楼。

坊市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赵筠注意力都在寻饰物上,初时并未注意到腰间的荷包失窃。待身后街道上出现了混乱,在翠云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系于腰间的荷包已经被窃了。

又被偷荷包了。

赵筠纳闷,贼人怎么光盯着自己的荷包偷。

也幸好,今日戴的不是姨母给自己做的荷包,而且荷包里也不过装着一些散岁吃食……她松了一口气,朝着街道混乱的中心走了进去。果然在被擒住的小贼手里看到了一个眼熟的荷包。

围观的人见是贼人被捉住,也只看了几眼,很快便散开了,而没有离去的女郎,也变得显眼。

马康年眸色闪了闪,亲自弯腰将荷包从小贼手上拿过,来到了赵筠面前,将荷包递了过去,“赵女郎,你的荷包。”

哦,这位郎君还认识自己?

赵筠挑眉,接过对方递过来的荷包,抿唇一笑,疏离道谢,“多谢这位郎君相助。”

马康年风度翩翩,只拱手道,“赵女郎客气,坊市小贼不少,赵女郎往后出门,还是要带着部曲才好。”

话里的关切听起来十分真切,赵筠将荷包交给身后的翠云。对于面前郎君的叮嘱也只是随声应和着。

待对面郎君话音落下,她才敛眉疑惑道,“我好像从未见过这位郎君,不知郎君贵姓。”

马康年顿了顿,面上似又有迟疑,犹豫了许久,还是道,“在下姓马。”

哦,马郎君。

很熟悉的姓氏呢。

赵筠脸上笑意霎时淡了下来。

马康年不动声色,正欲说些什么,却听见身后传来了唤自己的声音,他回过头,就见刘观舟带着自己的部曲和侍从往自己这里走。

“康年下来得这般急切,这位女郎,莫不是你认识之人。”刘观舟停下脚步,视线在两人不断游移,言语带着揶揄

没想到刘观舟也会下来,马康年眉目轻拧,很快就面露难色,“我也只同这位女郎见过一面,又遑论认识,观舟莫要以此戏谑。”

刘观舟颔首,眼底的兴味更浓了,上前两步,近乎嬉皮笑脸道,“既然如此,相见即是有缘,那不妨,康年给我介绍介绍。”

马康年闻言,只无奈道,“观舟说笑,只有一面之缘,又何谈介绍。”

赵筠抿唇,她对于眼前油嘴滑舌的郎君的郎君有些不喜。时候不早了,她正要离开,却听见身后略有些戏谑的声音传来,

“平北王的外甥女,整个盛京中鼎鼎大名的赵筠赵女郎,康年竟是不识?”

擡起的脚步停下。

赵筠回过头,只见方才还嬉皮笑脸的郎君此时已经缓缓勾起了一抹笑,如同一位有礼的郎君般对着自己拱了拱手,含笑说着

“端正节快到了,还望赵女郎归家时,替我刘观舟给姑父带一句祝语,侄儿祝姑父端正安康。”

赵筠怔住。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