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板见苏康来了,赶紧诉苦:“苏大人,您看我这布店,全靠开门做生意吃饭,这一停工,我一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风啊!”
苏康笑着说:“张老板,我理解你的难处。这样,你先去武陵市场租个临时摊位,租金我让县衙出,你把布搬到市场去卖,等路修好了,你再搬回来。要是搬东西需要帮忙,我让民工们帮你搬,保证不耽误你做生意。”
张老板一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苏大人,您真是为百姓着想!俺听您的,现在就去搬布!”
民工们赶紧过来帮忙,有的扛布架,有的抱布匹,没一会儿就把张记布店的布搬到了武陵市场。
张老板在市场里摆了个临时摊位,因为市场里人多,他的布卖得比以前还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有了张老板的例子,其他店铺的老板也都很是配合。
有的店铺老板还主动给民工们送水送干粮,一个卖包子的王老板,每天早上都给民工们送两笼热包子:“苏大人为咱们修水泥路,民工们辛苦,俺也没什么好送的,就送点包子,让大家垫垫肚子。”
一个月后,县城里的所有街道就都全部硬化好了,焕然一新。
以前坑坑洼洼的石板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街道两边的排水沟修得整整齐齐,每个店铺门口都有半尺宽的台阶。
百姓们走在新路上,都忍不住感叹:“这路真平啊!走在上面,一点都不硌脚!”
有个小孩,拉着娘的手,在路边跑个不停,笑着说:“娘,这路好走,我再也不用怕摔跤了!”
苏康和阎武一起走在新修的主街上,阎武指着路面说:“苏大人,您看这路,水泥抹得平平整整的,排水沟也通畅,以后下雨再也不用踩石头了。俺昨天试着拉了一车石头,从东头走到西头,一点都不颠,比以前快了半个时辰!”
正说着,一个赶牛车的车夫路过,看见苏康,赶紧停下来打招呼:“苏大人,您这路修得真好!以前我赶牛车,得绕着坑走,现在不用了,直接就能走,可省了不少劲!”
苏康赶紧含笑回应道:“这路是给大家修的,只要大家走得舒服,我就高兴。”
翌日清晨,县城里的店铺都开了门。
张记布店的张老板,把布店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在门口挂了个新招牌,上面写着 “感谢苏大人修水泥路”。
武陵市场里的商贩们,用牛车拉着货物往回运,牛车在水泥路上跑,车轮滚滚,一点都不颠簸。
百姓们在街道上散步,有的去店铺里买东西,有的在路边聊天,整个县城都热闹起来了。
苏康站在县衙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 —— 平整的水泥路,热闹的店铺,开心的百姓,心里特别踏实。
他知道,修好了路,商市会更红火,百姓的日子会更好。
以后,他还要在武陵建更多的学堂,更多的工坊,让武陵县成为这一片最富裕、最热闹的地方,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