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9章 稻田收鱼(2/2)

王刚找了个借口,又站了会儿,才被柳青拉回田埂边。

没等多久,阎武就端着一大锅鱼汤出来,奶白色的汤里飘着姜片和葱花,香味一下子飘满了整个田埂。

兰兰拿着碗,先给苏康盛了一碗,双手递过去:“苏大人,您快尝尝,我爹炖鱼汤最拿手。”

苏康接过碗,喝了一口,鲜得不住点头:“绝了!比池塘里养的鱼还鲜!这就是鱼和稻子的好处 —— 鱼肥田,田养稻,稻护鱼,一点不浪费。”

王刚早就端着碗蹲在旁边,喝得吸溜响,嘴里还含糊不清:“鲜!太鲜了!阎武叔,您这手艺,要是去县城开个鱼汤铺,准能赚大钱!”

“你就知道吃!”

柳青递给他一张帕子,“慢点喝,别烫着舌头,等会儿还要帮着记报名的户数,你要是把脑子占满了,等会儿又把‘李’写成‘理’。”

王刚擦了擦嘴,嘿嘿笑道:“那不是笔误嘛!等会儿我肯定记准了!”

苏康放下碗,清了清嗓子,看向围过来的村民,声音提高了些:“大家都瞧见了,阎武叔家今年试种的稻田养鱼,稻子没收少,鱼还收了满筐。这鱼自己吃着鲜,拿到武陵县城卖,一斤能卖二十文 —— 要是一家种两亩田,明年光卖鱼就能多赚几千文,够买几担米,给孩子们扯新衣裳了!”

村民们都点点头,有人小声嘀咕:“要是能养,确实划算,就是怕自己弄不好,白搭功夫。”

苏康听见了,接着保证道:“大家别担心!今天报名,是先统计户数。等秋收完把地翻好,开春官府就给送鱼苗、发挖沟的工具;阎武叔当技术指导,我和柳青、王刚冬天农闲时就来教大家挖沟,明年种稻时再教喂鱼、换水。真要是养不好,官府补损失;养好了,钱全是你们的!”

这话一说完,村民们立马炸开了锅。

阿木第一个举手,声音响亮:“阎武叔,我报名!冬天您可得教我挖沟,我家三亩田,明年就盼着稻鱼双收!”

“我也报!我家两亩田就在阎武叔家旁边,请教也方便!”

“我家也报!孩子多,明年多赚点钱,能给他们买纸笔了!”

一时间,举着手喊报名的人排起了长队。

王刚赶紧站起来维持秩序,嗓子都喊哑了:“大家别挤,一个一个来!柳青姑娘记着名呢,报完了先把自家田的位置、大小说清楚,冬天好规划挖沟的事!”

柳青拿着纸笔蹲在田埂边,记完名字还不忘叮嘱:“李大叔,您家稻田靠河,冬天挖沟得在边上垒层土,免得开春漏水;张婶,您家田地势高,引水的渠道我让王大哥冬天帮您量量,提前挖好才不耽误明年放鱼苗。”

兰兰也没闲着,举着苏康画的稻田养鱼图,跟没听懂的老人解释:“张奶奶您看,这沟得挖在田边,宽二尺、深一尺五,冬天挖好晾着,明年种稻时把鱼放进去,鱼能游,换水也方便,还不耽误稻子扎根 —— 就跟咱们冬天练扎马步似的,提前备好章法,开春才能顺顺利利!”

苏康看着眼前的热闹劲儿,心里暖烘烘的。

王刚蹲在旁边帮着整理报名名单,还时不时跟村民搭话:“放心!去年种红薯咱们尝了甜头,今年阎武叔试养稻田鱼又成了,明年咱们跟着苏大人干,日子指定更红火!”

太阳渐渐升到头顶,田埂上的人还没散。

报名的村民有的围着阎武问冬天挖沟的细节,有的拉着兰兰打听明年喂鱼的讲究,还有的凑到苏康跟前,问能不能多要些鱼苗 ——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来年的盼头,眼里亮闪闪的。

阎武看着这景象,忍不住跟苏康感慨道:“苏大人,您这法子太实在了!以前咱们种稻子就盼着秋收,现在好了,冬天提前准备,明年稻子、鱼一起收,大家的日子总算有了奔头!”

苏康笑着点头,望向远处金黄的稻田 —— 沟里的鱼是阎武叔今年试养的,再过几天就该收完了;眼前这些报名的村民,正等着冬天挖沟、开春种养。

他看着百姓眼里的期待,心里清楚:这踏实的幸福,就是看着大家为来年的好生活忙着、盼着,而武陵的未来,定然会像这年年秋收的稻子一样,一年比一年红火。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