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1章 共振危机与红土筑基(2/2)

两天后,首批硫基固化剂送达安置区。工人将固化剂与红土混合,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原本松散的红土逐渐变得坚硬。当压路机的轮子再次压过时,地面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再也没有塌陷。

“地基强度达标了!可以开始搭建住房模块了!”基建工程师拿着检测仪器,兴奋地向李扬汇报。远处的吊臂已经吊起第一块住房模块,缓缓放在改良后的地基上,模块底部的锚桩深深扎入红土,稳稳固定。

李扬走到一块刚搭建好的住房模块前,推开房门——120平米的三居室,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窗户正对着远处的北极农业区,能看到成片的温室大棚。“这就是移民未来的家,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出任何问题。”他对身边的项目经理说,“每一套住房都要经过三次检测,水压、电路、结构强度,缺一不可。”

项目经理点头:“您放心,我们组建了‘质量监督小组’,每天巡查施工进度,发现问题立刻整改。月底前3万套住房就能交付,下个月就能接收首批移民。”

同一时间,北极农业区的温室大棚里,农民王建国的远房亲戚王强正在查看水稻长势。王强是首批“火星农业移民试点”,三个月前通过申请,来到火星种植改良水稻。他看着稻穗上饱满的谷粒,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批水稻再过20天就能收割,亩产预计能到800斤,比地球的高产水稻还多!”

农业区负责人告诉李扬:“目前北极农业区有5000亩温室大棚,年产粮食500万吨,等下个月新增的1000亩大棚建成,年产就能突破600万吨,足够供应500万移民的口粮。”

李扬走进温室,伸手触摸稻穗——绿油油的叶片上还沾着水珠,阳光透过大棚的玻璃,洒在稻穗上,泛着金色的光泽。他想起地球内罗毕的王建国一家,想起他们渴望在火星种“发光树”的愿望,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一定要把农业区建好,让移民不仅有房住,还有饭吃,能在火星扎根。”

当天晚上,李扬在火星管委会召开会议,汇总安置区、农业区的进度:“新城区3万套住房月底交付,北极农业区产能提升至600万吨,地球星环城月底完成半环对接——所有准备都在按计划推进,下个月咱们就能启动首批500万移民的输送。”

会议结束后,李扬收到了秦思远发来的消息:“星环城已对接65段模块,总长3250公里,月底前能完成100段,半环合拢没问题。夸父级运输舰已准备好,就等移民名单确定。”

李扬回复:“移民名单下周就能确定,优先安排农业从业者和工业工人,他们是火星急需的人才。”

挂了通讯,李扬走到管委会的观景台,望着火星的夜空——红色的星球在黑暗中泛着微光,远处的火星环像一道淡蓝色的光环,守护着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他知道,地球星环城的建设还会遇到更多挑战,火星的安置区也需要不断完善,但只要团队同心,只要移民的期待还在,这些困难都能克服。

同一时间,地球内罗毕的移民集散中心,王建国收到了“移民资格初审通过”的通知。他拿着通知,手都在发抖,赶紧叫醒熟睡的妻子和儿子:“咱们的申请过了!再过一个月,就能去火星了!”

6岁的儿子揉着眼睛,听到“去火星”三个字,立刻清醒过来:“爸爸,那我的发光树种子能带过去吗?”

“当然能!”王建国笑着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生物团队培育的“火星夜光树”种子——这种树能在火星的夜晚发出淡绿色的光芒,是专门为移民准备的“家园礼物”。

王建国一家的喜悦,正在地球20个移民集散中心同步上演。那些曾经排队等待的移民,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地球星环城的银色轨道在太空延伸,火星的红土上正建起一座座新房,他们的未来,正随着这两项宏大的工程,一步步从梦想变成现实。

深夜,地球同步轨道的移动预制车间里,林薇和赵磊还在检查刚对接的模块。赵磊看着屏幕上的轨道总长数据,忍不住说道:“林工,等月底半环合拢,咱们就能看到‘半个环’绕着地球转了,想想都觉得震撼。”

林薇笑着点头,走到观测窗口前。下方的地球已经进入夜晚,城市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而她身边的银色模块,正沿着轨道缓缓延伸,像一条连接地球与火星的“希望纽带”。“这只是开始,”她说,“等全环建成,等移民踏上火星,咱们才算真正完成了任务。”

当天,秦思远在地球星环城的建设日志上写下:“第4周,共振危机解决,模块对接突破65段,总长3250公里。火星安置区同步推进,红土改良成功,住房建设复工。地球与火星的两条战线,都在朝着‘3000万移民’的目标,稳步前进。”

日志的配图里,地球同步轨道的银色模块与火星红土上的住房模块遥遥相望——一边是太空里的钢铁骨架,一边是红土上的家园雏形,它们共同编织着人类星际移民的梦想,也书写着地球星环城与火星新生的传奇。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