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偏差呢?也许只是伊佩菲尔偶然出现的谨慎让他并没有将足够的人派往盖勒斯的生物实验基地,导致证据不足,伊吉欧与贺兰没有办法在大选上将梅林击溃,从而让梅林与地联舰队在大选之中胜券在握。
总而言之,伊吉欧与贺兰的大选竞争失败了,梅林与地联舰队所代表的极端激进派上台执政,他们上台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星耀帝国正式宣战。
宣战的之后没过多久,地联就启动了他们的维度打击武器,重点打击了星耀帝国的首都周边恒星系,贸易节点恒星系,军工与船舶建造恒星系等等。
虽然当初剑鱼为了逃脱给地联提供了一份过时的星耀帝国运输网络情报,但为了确保情报的真实性,这份情报中还是有不少真实信息的。
地联通过自身的情报网络收集能力,与银河贸易网络中透露出来,星耀帝国内部民用物资运输流量等等信息,推导出了星耀帝国内部几个重要的物流中转节点恒星系,并用维度打击武器对这些恒星系发起了攻击。
甚至于,星耀帝国主要的造船工业中心,超结构装配厂的位置也被地联探明,并受到了维度打击武器的攻击,整座超结构装配厂连带其恒星系内所有的设施都被维度打击所二维化,彻底的毁灭了。
地联的打击可以说是卓有成效的,星耀帝国的工业物流网络重要节点被切断,完整的工业体系变得支离破碎,重要的造船工业中心被摧毁,短时间内失去了大规模补充舰船的能力。
战略性质的维度打击结束后,就是常规舰队的碰撞,长期备战中地联总共准备了将近15万艘战舰尽数出动,对星耀帝国的势力圈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北方星域执行保护任务的伊科里斯拒绝向北方星域的零伊连继体舰队发起攻击,从而被直接免职,他的北方舰队由麦西尼接收整编。
有四万艘战舰对还在地联境内的长白山号行星战星与战争之月发起了合围之势,当时的长白山号虽然还没修理完毕,但是已经装备了空间曲率引擎与部分空间武器,在灰夜的操控下成功突围。
而战争之月则缺乏突围的手段,被大量的地联舰队限制在原地,战争之月在江风的远程操作下拼尽全力战斗,但她也看出来了地联舰队想要消耗战争之月的能量储备,将其缴获的想法。
在战争之月即将失去战斗能力的前一刻,她选择将战争之月自毁,避免地联舰队窃取相关的科技。
与此同时的,还有L星门终端星系战役,L星门是没有限制的双向星门,星耀帝国掌握终端星系之后可以利用L星门网络向银河各地快速的投送舰队,那地联舰队没有理由让星耀帝国保持这个优势。
地联舰队组织了五万艘战舰连带和平使者号主宰的庞大编队,通过地联境内的L星门反向入侵了终端星系,并在终端星系与星耀帝国的守备舰队发起了激烈的战斗。
之前和索林虫群的最终决战已经抽干了星耀帝国的舰队储备,就算是重中之重的终端星系守备舰队,实际上也没多少可用舰船,但终端星系的守备舰队司令Ioc-1684 哈尔西还是依靠建立在终端星系的永久防御设施,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地联舰队的进攻。
在付出了大约八千艘战舰和和平使者号重创的代价后,地联舰队认识到想通过L星门入侵终端星系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在最后一次进攻时,他们将一发维度打击武器带进了L星门之中,并成功启动。
L星门终端星系在维度打击武器的降维攻击中彻底毁灭,全银河的L星门在那一刻失去了作用,而负责守备终端星系的哈尔西并没有来得及撤离,消失在了降维攻击之中,守备舰队也几乎全灭。
在后来,灰夜成功开启了备用星门,恢复了星耀帝国与L星团的联系,但想要重启银河中的L星门网络,已经不大可能了。
有大约6万艘地联战舰从东部星域的边境出发,对星耀帝国的领土发动大肆的入侵,在几乎没有守备舰队的星耀领土内长驱直入。
不过大量的恒星系基础防御设施和殖民行星的防御设施下,地联舰队的推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这些绊脚石只能延缓地联舰队推进的脚步,为星耀帝国争取宝贵的时间。
地联首都太阳系内,在宣战的那一刻,撤离计划就已经开始了,贺兰与伊吉欧被地联舰队软禁,无法救出,但还有几个星耀帝国的AI在地球上呢。
莫妮卡与江风不是本体出场她们的仿生体毁了也就毁了,但2403和洛雨是本体前来的,他们两个是星耀帝国的重要战力,必须将他们送回星耀帝国境内。
在地联内部的星耀帝国情报网尽数启动,掩护2403与洛雨回到星耀境内,在这过程中,情报网络大量的舰娘为了掩护她们而牺牲,这其中就包括在这个事件中功勋卓着的谍报舰娘剑鱼。
灰凌在掩护行动中受到了重创,虽然没死,但也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回来了,星耀帝国自身的AI都难保,送进地联境内的那些伊佩菲尔的人,自然也一个都没能逃出去。
成功回到星耀帝国本土的2403对地球联合国彻底失望,与江风一起制定着针对地球联合国的计划。
地球联合国的第一波攻势迅捷而猛烈,但取得的战果实际上非常有限,星耀帝国的造船工业中心虽然也被摧毁了,但星耀帝国境内还有其余零散的造船厂,建造空间战舰的隐秘造船厂也并没有受到攻击,星耀帝国还有一定的造舰能力。
星耀帝国的工业体系虽然被维度打击的支离破碎,但是那只是因为物流中转节点被毁灭而导致的,工业行星本身并没有受多少损失,只要能够想办法恢复物流,星耀帝国的工业就能恢复。
恢复物流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成功突围回来的长白山号,长白山号内部的物流星门联通了星耀帝国内部几个重要的工业核心,通过长白山的物流星门,可以互相交换物资,虽然物流量没法和船舶运输比,但还是能救急。
仿照长白山内部的物流星门结构,在其余工业核心行星上,属于它们自己的物流星门也开始了建造,星耀帝国的工业体系只是在整体层面上被击溃了而已,但是局部星区的体系还在,建造物流星门的能力也还有。
工业核心之间的物流星门建造完毕后,就可以不那么依赖船舶运输了,除非是行星本身被毁灭,否则工业能力将会一直存在。
恢复工业能力的这段虚弱期,最需要的是时间,需要尽力去拖延地联舰队进攻的脚步,工业能力还没恢复之前,正常的舰船是别想建造了,但如果是不正常的舰船,那还是有一些办法的。
2403找来了工程部的AI们,对之前设计的轻竹型战舰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改进,这些轻竹战舰将会简单到只会有最基础的防御火力和太空航行能力,连中轴武器都舍弃掉。
进行如此的简化后,轻竹的造价和门槛将会低到一个十分恐怖水平,只要行星有最为基础的冶金电子等等工业,就能够大批量的生产这种轻竹战舰,甚至不需要太空造船厂,在行星表面造好然后用传统火箭或者太空电梯送上去就行。
2403将这种新型轻竹命名为太空伊蚊,命名致敬地球上传奇的烦人物种蚊子,这些太空伊蚊哪怕是沦陷区的行星都能生产,在地联舰队后方成百上千的结队出现,对他们的后勤等等后方产生巨大的干扰。
当然,这些太空伊蚊由于只有基础的防御火力,能对地联舰队造成的损失十分有限,地联舰队有时候不管它们就行了,为了对付这种情况,2403还在一些太空伊蚊身上加了点料。
有一些能够生产负物质反舰导弹或者暗物质反舰导弹的行星,就能在一些太空伊蚊身上装载这些导弹,让太空伊蚊直接变成疯狂伊蚊,对地联舰队发起自杀式攻击。
面对逐渐增加的损失报告和暗物质反舰导弹袭击事件,地联舰队高层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件事情来了,在他们发现这些太空伊蚊甚至连沦陷区的行星都能生产,更加绝望了。
星耀帝国已经完成工业世界改造的行星对于地联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些行星被满满当当的工业区划所铺满,这些自动化的工业区划只能由星耀帝国的总督AI去驱动,人类基本上没办法操控这些区划。潜藏在这些工业区划中的星耀帝国行星自动防卫AI,也会给登陆上来的地联陆军迎头痛击。
地联舰队占领这些工业行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占领这些行星之后又几乎没什么收益,但如果你不管它的话,它可就要生产一大堆太空伊蚊来烦地联舰队了,这些工业行星可以说是又难缠又烦人的硬骨头。
2403提出太空伊蚊计划之后,极大的延缓了地联舰队进攻的步伐,为了保证自己后方的安全,地联舰队不得不步步为营,将进攻路线上的所有工业行星尽数摧毁,这样才能保证太空伊蚊不会造成过大的损失。
在北方星域,零伊联继体的伊鹤和奇科琴达成了协议,同意让新生北联有一定自治权,换取新北联全面参与星耀帝国与地球联合国之间的战争。
(正史里面奇科琴2403年才死,这里还没死。)
零伊联继体的近百万艘战舰跨过了北方星域,对地球联合国的势力圈发起了攻击,零伊联继体的舰船质量不如地联,战术素养不如地联,唯一超出地联水平的,就是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数量。
面对超大量的舰船海,地联不得不发射了几十发维度打击,将零伊联继体的舰队数量削减了将近40%,再加上五万艘战舰驰援北方,才堪堪挡下了零伊联继体的进攻。
零伊联继体的进攻极大的缓解了星耀帝国正面战线的压力,给了星耀帝国喘息之机。
以上,便是2401年一年内发生的事情,地联猛烈进攻,星耀帝国勉强防御,战争进入勉强的相持阶段。
在这个时间线中,星耀帝国的空间战舰完成时间更长,数量也更少。